魏敏
“诗性”这一看起来新鲜的术语源于十八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一部关于人类历史社会及其发展观的学术著作——《新科学》。从维柯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诗性”的实质就是人凭借想象进行创造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行为。有学者认为“诗性”是针对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阅读方法,例如王荣生教授就认为,“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超现实性。”“诗性”就是指让学生在充分的自由中通过把握诗歌的特性感受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审美性,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而言,“诗性”的失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积累浅薄,忽视诗歌特性
教师诗歌的文学积淀是教好诗歌的前提,但许多教师的目光集中在课本中仅有的诗歌当中,视线狭窄,在课外没有多读诗歌以及与诗歌有关的材料来充实自己对诗歌的感悟,积累不够,理解能力自然有限,在教学时难免会力不从心,理解不了诗歌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将“诗歌”与“生活”隔开来,文本解读平面化、程式化,难以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给学生讲课时,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因文悟道”难以达成,学生也深入不到情感的体验层面。
诗歌积累浅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看不到诗歌的特性,对诗歌特质的忽视,直接后果就是诗歌教学目标的定位失准,将扫清字词障碍、翻译诗句、概括大意、提炼主题当成主要的教学任务,对于诗歌的语言、意象以及意境缺乏分析,学生无从感受诗歌凝练含蓄、意象独特隽永等的特点,更难通过诗歌的独特魅力使学生感受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
二、缺乏朗读指导,难以深入意境
诗歌韵律独特、节奏鲜明,因而朗读法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很多课堂上,我们能看到许多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朗读方法,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表面的热闹并不代表诗歌教学效果的良好。学生的朗读是需要指导的,诗歌的朗读并不是简单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朗读需要节奏、需要感受美妙的韵律和诗人勃发情感的朗读,需要一定朗读技巧。如何将这些朗读技巧运用到朗读之中,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才能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诗意美,才能读得入心、入情。教师对诗歌朗诵的作用认识不充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指导学生朗读或指导不到位,甚至在多媒体普遍进入课堂的条件下,以音像课件代替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化、体悟性朗读,朗读就只能流于形式,诗歌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环节机械
诗歌是一种具有意境的文学体裁,可以通过独特的创作方式将社会生活呈现,在小学教育中也已逐渐引起更多的重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诗词,培养诗性,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诗歌鉴赏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破坏了诗歌的审美意境,消解了诗歌的趣味,压抑了学生对美的享受,对诗歌的鉴赏停留在文字层面,过分强调方法、逻辑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诗歌的情感体验只会让诗歌教学流于“术”,“文”与“道”没有达成和谐,太在意诗歌的形式,忽视了诗歌蕴含的深邃思想、丰富情感。更有甚者,为了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滔滔不绝地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要抄写大量注释、诗歌思想内涵、艺术特点和写作目的。也有教师常在机械拆解字句和意会诗境的两极间跳跃,而不是由字句关键点上升到对诗歌的感悟,再到对诗人生命境界的体认与感知,所谓“诗境”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的,甚至是套路化的解题词汇,而非学生自我发现、感悟。教学内容和环节的机械化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学生对诗歌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四、新媒体越俎代庖,剥夺自由想象
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多媒体手段进入到语文课堂中。影画、声音比文本有着更强烈的刺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影画、声音更为直观形象,比文本更容易理解和記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读图的时代,读图的直观性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过分依赖多媒体,影画、声音滥用会挤占学生的想象、思维的空间,虽然暂时满足了学生的感官,但是长久来看,学生的感官变得肤浅、芜杂,想象的空间被挤占,人们的自由精神实际上是被剥夺了,不知不觉中学生便成了感官的奴隶。新媒体课件越俎代庖,诗歌的丰富内涵变成了浅白的语言,含蓄之美被破坏。
关于诗歌教学“诗性”的探讨很多,“诗性”的失落与社会大背景、语文教学的传统、教师自身的素质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诗性”的失落是由一系列主客观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的直接后果就是诗歌课堂教学中“诗性”的失落,如何“诗性”地教学诗歌,“诗性”地学习诗歌,值得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