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办学理念。当前,高职院校逐步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本文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专业劳动教育现状,从课程融合、实训实习、多元活动和接轨生活四个角度,探讨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辞海》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德育内容之一,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1]。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深刻阐释,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把要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尤其要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尽快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更高水平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化生产的人才大军。本文将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專业为例,就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劳动教育开展有益的尝试。
一、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相融合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实践中,我们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教育相融合,开发并设置了一批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课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玩教具制作、幼儿美术、儿童简笔画、幼儿蒙氏教育、幼儿西点烘焙等。在这些课程标准的设置中,我们将专业课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渗透。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娴熟的技能,使其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能够深刻领悟到只有劳动才能得到收获的真谛,更为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既符合推崇劳动教育的理念,又能发扬本专业特色,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多元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本专业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多元平台,校园企合作,实现教育联动,落实劳动教育。专业将校内劳动服务作为实现劳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从事校内公益性劳动服务,分组包干负责琴房、舞蹈房等专业实训场地的卫生,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学生社团活动也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点,专业组建生命绿芽志愿服务团队,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到幼儿园、早教机构开展全国营养日宣教、学习雷锋精神交流会、防治肺结核病主题日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锻炼了专业技能、增强了劳动责任感,丰富了劳动教育成果。其次,专业整合了校内外优质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始业教育等学习机会,邀请校外幼教专家与早教行业资深办学人,传授办学从业经验,提升学生对岗位以及职场的认知,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丰富和外延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三、见习实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劳动教育的实践不能囿于校内,而要不断拓展校外资源,建立校内外互相融合的劳动教育体系。专业践行早接触、早规划、早实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与托幼机构和早教机构双导师合作育人,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安排学生每周一天进入托幼机构、早教机构见习。因此,学生能更早明白企事业单位对劳动者要求,在见习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劳动理念。在大三学年,学生进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始全日制实习,在一线工作岗位锻炼职业技能,体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成为立足本职兼具劳动素养的幼教人。此外,专业与宁波红黄蓝集团合作建立订单班,师资互聘,建设混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企业场地、内部员工培训机会,实现教育同频共振,落实劳动教育。在疫情深度影响应届生就业情况下,17级幼发专业的14名订单班学生,具备了企业认可的劳动者素质,均提前就业,就业率100%。
四、生活与劳动教育相结合
将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轨,能够使劳动慢慢渗透入学生生活的方方方面面,达到劳动教育育人成果。我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学生文明素质与学风建设月活动、垃圾分类主题班会等活动,形成劳动教育的校园氛围,浸润式培育具有劳动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能够让学生介入并参与设计,增强学生对班级以及学校的情感归属与联结。例如:“低碳行、垃圾分类”之手绘海报、吉祥物设计活动,垃圾分类在线趣味答题等。此外,我校每月评比星级寝室,并将寝室星级与学生评优评奖相关联;定期组织“最美寝室”卫生、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寝室”评选活动等,通过文明宿舍的评比,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行为习惯。
五、小结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分,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劳动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养成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我专业在融合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方面开展了实践,从课程融合、实训实习、多元活动和接轨生活等多角度,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尝试形成新的育人模式,进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为出色的幼儿教育和健康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
[2]新华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0(01).
作者简介:
赵丹1(1987-),女,浙江宁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基金: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2017Y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