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常常发现,某些孩子有着过人的学习天赋,有着优越的客观条件,但是却突破不了自己想要达到的那个高度。看新闻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些更让人心痛的孩子——明明达到了某种高度,却毫无预兆地突然跌落下来。
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痛苦和悲剧?明明是那样优秀的种子选手,明明长势喜人,且枝丫葱茏生機蓬勃,被所有人寄予了厚望,却在拔节的过程中突然就萎靡了,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
孩子越优秀却越难有所成就,这到底是个什么魔咒?
我观察和思考了很久,突然间发现,我们的社会在火急火燎地对所有孩子进行精英教育的时候,却忘了对他们进行一个更加重要的教育——“打破人设”的教育。
于是我们会看到,我们花了好多年,让孩子学会了自信,得到了骄傲,甚至是踩到了云端,却没有注意到,那种自信和骄傲有一天竟然会变成枷锁牢牢地困住他们,以至于让他们再也打不破自己的天花板。
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最容易得到的夸赞就是聪明;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最容易得到的封号就是“学霸”。对那些小学和初中轻轻松松就名列前茅的孩子来说,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就有了一个人设——“天之骄子”。当然,不是说真的就有人这样去称呼他们。但当他们的老师们拿他们去做其他孩子的榜样的时候,当他们的同学用崇拜的眼神来看着他们的时候,这种人设便树立起来了,而且会随着鲜花和掌声的浸淫,一天天地变得越来越坚固。
当然,这种被人认可乃至于崇拜的高峰体验,对孩子的成长无疑也是有益处的,这会帮助他们树立强大的自信,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挑战困难的决心,这还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能量,对未来充满了向往。然而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是,这种高峰体验所产生的自我人设,里面其实隐藏着几个致命的漏洞——
漏洞1:作为天之骄子,被赞扬被佩服是人生常态;轻轻松松地取得成功,也是人生常态。
漏洞2:作为天之骄子,超前和跳级是一种习惯,遥遥领先也是一种习惯。
漏洞3:最爽的体验就是——自己在飞,低头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爬;最大的快乐就是——活成了别人眼里的传说。
我听见有人在说,兰姐你智商下线了吗?这些哪里是漏洞啊!这三个画面明明是人生赢家的宣传片串烧好吧!
但是,我们谁又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活成“天之骄子”呢?在高台上站着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下一个情节就是“下台”。差别只是在于,有的人是走下去的,有的人是摔下去的,有的人则是被赶下去或是被踹下去的。
拿破仑是天之骄子吧,他坐拥江山美人的时候何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兵败滑铁卢,沦为阶下囚?
乔布斯是天之骄子吧,他怼人怼得意气风发的时候,何曾预料到有一天竟会被自己的公司踢出门去,成为一大笑话?
李开复是天之骄子吧,癌症来的时候,病魔可曾因为认得他董事长或是首席执行官的名号而拐弯吗?
有人说,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非同凡响的伟人,常常都承受过非同一般的艰辛。
哈哈!上面那句话孩子们写作文都已经写“烂”了吧。一般来说,这些事例让我们通常得出的结论是——上天很公平,“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你得到的荣耀和你承受过的痛苦是成正比的。
你们怎么能这样堂而皇之地误会上天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经不起推敲的话了。十分耕耘能得到一分收获,这就已经是上天很给面子了。
不要说有多少普通人努力奋斗了一辈子依然是为了生存,哪怕是天赋的英才,最终能成功的也都是少数。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败在了“坑崽”的爹妈手里(比方仲永之类),一部分败在了运气手里(比方庞统之类),还有更多的天才其实败在了自己的那些漏洞手里。
漏洞1:作为天之骄子,被赞扬被佩服是人生常态;轻轻松松地取得成功,也是人生常态。
所以,那些不赞扬和佩服自己的人,看不惯自己的人,统统都是善妒的小人。(详情参见永远跟同事搞不好关系的王勃同学。)所以,从来都是“躺赢”的我,怎么可能会输给别人?开玩笑!我只要稍微发力就能分分钟秒杀了他们!(详情参见死到临头还迷恋单挑的项羽同学。)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成绩特别好的孩子,性格却比较孤僻。而赢惯了的孩子,输了之后脾气常常会变得异常暴躁。
漏洞2:作为天之骄子,超前和跳级是一种习惯,遥遥领先也是一种习惯。
所以你要我走路看路,一步步来,避开那些坑和雷区?你搞笑了吧!你什么时候看我走过路?我生来都是跑和跳的好吧?你是不是没见过真正的天才?我回头飞一个让你开开眼!(详情参见思想前卫、敢说敢作,最终却遗臭万年的王莽同学。)然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会看到许多能力超群的孩子认为基本功训练是在浪费他的宝贵时间,谨慎小心在他那里则成了胆小婆妈。
漏洞3:最爽的体验就是——自己在飞,低头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爬;最大的快乐就是——活成了别人眼里的传说。
没有了鲜花和掌声的世界好空虚,失去了天赋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详情参见……好吧,太多的悲剧弄得我都不忍心往下说了……)
事实上,一种称赞和夸奖,一旦变成了一种人设,就会扭结成捆人的绳索。
所以对发现了自己天赋,并因之而获得荣耀的那些孩子来说,接下来一定要修一门必修课,就是——如何打破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让自己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
只有打破了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一个天才的主持哪怕在舞台上掉链子卡壳了,也会觉得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他会认为那些诧异的目光都是大惊小怪,下台之后他最多也就是在幕后吐吐舌头,然后笑笑地去背下一段稿。
只有打破了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才会在碰到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时,也感觉稀松寻常,才能不慌乱地依旧保持自己的节奏,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也才更容易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手,如饥似渴地从对方身上汲取长处,甚至感谢对手的精彩发挥,让自己有机会能学到更多。而不是矫情地端着身份装作蔑视的样子,心里面却怕得要死,甚至为了赢过对方,让自己长出了心魔,在背后给对手使绊子下黑手,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只有打破了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才会预见到自己也有着凡人的弱点:也会有难以抵抗的诱惑(所以华盛顿会拒绝君主立宪);也会有想懈怠放弃的时候(所以勾践会卧薪嘗胆);也会有脆弱崩溃的瞬间(所以张学良会要他的侍从官把可能犯毒瘾的自己捆绑起来)。
只有打破了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才能发现自己的成就不完全是自己拼来的结果,还有贵人的帮助、命运的垂青、时代的机缘。他才能平和地看待荣誉和欢呼,冷静地对待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光环;才能明白结果何其“轻”,过程何其“重”;才会发觉过程中的收获才是最值得感到幸运和最值得珍惜的财富;才能真正地懂得感恩,同时因为这份感恩而得到更多的机缘和更大的成就。
只有打破了自己“天之骄子”的人设,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才会在千万豪宅遭遇了台风、阳台漏水、厕所阻塞、物业不能及时来处理、自己通马桶通得一脸水等困难的时候,明白哪怕自己拼尽全力赢得了再高的社会地位,也一样不会幸免于生活的鸡毛蒜皮,也一样会被命运捉弄取笑。得到了再多的权和钱,那又怎样?在上天的视野中,有谁不是在时间的沧海中像粟一样沉浮着?有谁不是两手攥紧了出生,再两手撒开了离去?
其实,但凡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谁好意思说自己不是“凡人”?个别方面比较牛有啥好得意的!要知道在某一方面具有过人天赋的,在另一些方面肯定就有着要命的弱点。哪怕是被誉为全能王的达·芬奇,你让他跑个马拉松,参加个铁人三项赛试试!
而我们现在常被称为天才的孩子,往往也不过是些考试可以得高分的孩子,但如果我们换一个参照系数呢?我们如果比谁更会爬树,谁更能编故事,谁更懂得察言观色,谁的手腕更有力气……试试!这些孩子还一定能独占鳌头吗?事实上,只要找到合适的角度,每个孩子都可以被说成是“天才”,“天才”不过是在某一方面有点特长的凡人而已。
打破人设,也并不仅限于是“天之骄子”的必修课,更是每一个对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已经习以为常的人,都应该重视和修炼的课程。
只有打破了人设,做老师的才不会因为害怕学生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无知”,而信口开河胡乱搪塞,掩盖不足,而是想办法去弥补不足,这才是对自己最起码的“诚意”。
只有打破了人设,做官员的才不会因为害怕面子挂不住,而应承不该应承的人情,让自己卷入难以脱身的漩涡——对自己的“力所不及”不回避、不遮掩、不矫饰,才是对他人最起码的“诚意”。
打破了人设,官员的太太们才可能发现,用脑子讲理比用嗓门讲理、用权势压人更有用。
只有打破了人设,父母才会不脸红地对孩子说“对不起”,专家们才会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冠军们才能在不合适参赛的时候平静地转身离去,演员们才能在生活中自然地摘下角色的面具。
……
是的,可以说许多匪夷所思的荒诞剧的上演,其实都是因为“人设”惹的祸。
而当我们对挤地铁的周润发,穿便宜T恤的扎克·伯格,自己提着篮子买菜的朱丽倩,推着购物车逛超市的郭晶晶、霍启刚夫妇交口称赞的时候,人家或许会诧异地看着你说:
谁还不是这样过日子的呢?
其实这也就是打破了人设。
活得没有人设,才能对命运所有的安排都安之若素,才能敞开怀抱去迎接一切可能性,才能从骨子里对世界有一种敬畏心,才能真正学会谦卑、包容,也才能真正地做到从容不迫。
所以我才会说,一个有天赋的人,恰恰只有在他学会如何用一个平凡人的心态生活,用一个平凡人的方式努力了以后,他才能突破最难突破的瓶颈,挣脱最难挣脱的枷锁,以最轻松的方式来争取自己想要争取的荣耀。他也才能在万丈光芒之中,依然活得逍遥自在,活得幸福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