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胜(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料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2)
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其安全性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若煤质没有达到相关规定,将会给国家经济及煤炭产业带来极大的损失,而配煤掺烧可有力解决上述问题,为了保证机组运行安全,将煤炭以一种适当的比例调制掺烧,不但能提升煤炭利用率,还能降低企业压力,提高企业效益。
若相关工作人员想要掺烧长焰煤,在掺烧前,需控制机口温度,以不超过80℃为宜,由于煤质的挥发量较高,如果在炉膛内的燃烧时间过短,则极易引起煤的燃烧恶化,从而产生危险,因此,在磨煤机断煤的过程中,需快速将油枪投入其中,以避免锅炉灭火。一次风压通常保持在3.5~4.2Kpa 之间,而二次风压则在0.4~1.2 Kpa之间,依照长焰煤的比例进行掺配,风粉浓度、火检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掺烧长焰煤的过程中,若锅炉的受热面发生结焦时,工作人员需调节三次风,从而使火焰远离墙壁。在控制氧量方面,最好在4%-6%之间,应选择合适的氧量进行运行,以保障燃料与空气的科学混合。
若配煤以后其低位热量多于17 000KJ/Kg 时,即为中煤或劣质煤,该煤炭在掺烧时,使用第一台磨煤机前,需保证较为充分的点火源,避免出现炉膛爆燃的情况,并合理安排稳燃工作,科学使用磨煤机,若其发生下层给粉机跳闸或无因跳闸,需立即进行投油稳燃工作。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氧量、火焰电视显示、火检波动、炉膛压力等具体情况当发现火检不好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消除。如果炉膛负压与汽包水位的变化幅度同时增大时,表明燃烧趋势趋于恶化,可马上投油助燃。
针对高硫煤的掺烧调配,工作人员可及时注意在燃煤掺配后硫的变化,并立即调整吹灰与燃烧的方式,尽量减少受热面硫腐蚀或结渣的不良现象,与此同时,依照不同的机组脱硫能力,科学控制机组的炉煤硫份。若掺煤烧值与合适的温度偏离时,应适当增加脱硫催化剂,从而改善脱硫率。此外,工作人员应及时调整与监视参数数值的变化,如果烟气参数值出现异常时,应立即通过管理人员,并检查CEMS装置,及时改变PH值,使各项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工作人员发现脱硫系统缺陷时,需马上处理,保障脱硫设备使用正常[1]。
使用燃煤泥煤掺烧技术,该技术极易产生磨煤机断煤的情形,若三台机器一起运作时,在磨煤机断煤时可立即使用至少三支油枪,若断煤时间较短,在20秒以内,可减少缩风操作;若时间较长,大于1分钟,可调整风量,并增加煤炭量。机组在正常运行时,若出现煤机的煤量为零时应按照断煤方式处理,可增投油枪若炉膛负压的波动较大,汽包水位的波动增大后,工作人员可将方式调整切换到手动模式,防止水位浮动过大。综合分析磨煤机的有关参数,并精准判断是否存在断煤情况,关于磨煤机的风量、出口温度等,发现有上涨趋势后,需适当调整风量。
相关机组管理人员应严格管理燃料的数量与质量,并通过检查,将入炉煤检质率与入厂煤检斤率提高到100%,企业应常年不懈地监督进厂煤数量、质量,并定期抽查煤炭数量,使煤炭货源分量充足。在质量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多种手段对煤炭的进口严格控制,并向船方、港方、燃料公司了解相关煤炭的数量或煤种信息,并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到其他部门,在船靠岸后,可马上检查煤炭,若发现与已知信息不符,应立即告知对方,从而方便有关部门调整锅炉燃烧,保障燃烧安全、可靠。针对煤样结算,工作人员可采用采样方式,并在制样之前通知制样方,并通过摄像头监视远方,若发现某些煤种不明,可依照相关经验及数值指标分析其产地、煤种,利用多种渠道证实以后,对煤种进行科学调配[2]。
若煤场的容量较小,存煤量在15万吨以上会影响卸煤的速度,卸煤时间过快会导致其堆放的秩序杂乱,很难进行科学作业,再加上不同种类的煤炭堆放在一起,其热值差会增大,因而会导致煤场自燃,因此,规范煤炭燃料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在用煤紧张期间安全卸煤的方案,一方面密切联系海运局,并时刻关注船的动向;另一方面加强卸煤设备的保养工作,使该设备运转良好,提高卸煤效率。其次,关于煤场存煤的数量,应最少达到10万吨左右,并将不同种类的煤分堆存放,使其更加合理有序。与此同时,加强多个煤场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煤炭严格调度,并依照其调度及动态进行计划。最后,企业相关管理人员需掌握煤质情况与煤场存煤的具体数量,采用岗位轮流责任制,并科学安排各运行岗位的具体职责,保障煤场掺烧工作的顺利运行,企业的机组也实现盈利[3]。
例如,某电厂在规范燃料管理时,采用了全新的管理手段,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对煤堆科学分类,使其在装煤卸煤时,更加快捷,还能增加煤炭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关于煤炭设备的保养工作也在同步进行,管理人员定期擦拭设备,并检查维修,使其使用时更加灵活,通过该管理模式,燃料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煤炭的使用率也更加高效。
由于煤场的工作量较大,人工统计程序较繁琐,其统计出来的数值很难及时、准确,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可建立一套配煤掺烧的动态管理系统,一方面,在了解各煤厂存煤状况时可采用数据或直观式的立体图,使管理人员观看更加清晰,在立体图的颜色上,通过煤质来区分,煤质较好的颜色深,反之亦然,煤质若出现异常,可采用特殊颜色代替。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需制作出强大的查询体系与清晰的报表功能,并利用智能化的操作取代手工操作,不但能减少人为失误,还能使数据变得更加准确。此外,可采用科学的配煤方式进行调配,能有效提升配煤工作的效率,依照配煤指标的级别由后往前为全水分、稳燃性、低位热值、灰熔点。
例如,某电厂建立了配煤掺烧的动态管理系统,一方面,利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对煤炭进行动态管理,使煤炭的优劣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替代手工,使数据信息更加准确、快捷,通过该系统,公司对煤炭的管理变得科学化。
企业管理人员可改进输煤控制系统,一方面,通过熟悉燃煤流程,工作人员应了解该系统,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远程配煤,在改进输煤系统后,提升了入炉煤、入厂煤计量的精准度,配煤比例实现了量化。另一方面,采用分炉计量的方式进行入炉煤的统计,降低了因煤种适应性而产生的配烧难度,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实时监控输煤系统方面的相关设备,燃料设备利用率获得极大改善,从而保障了配煤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方面,相关运行技术人员可改善配煤掺烧的配制方式,机组运行人员在整理燃料后,需调整燃烧工作,相关值长应将配烧结果及时反馈到管理人员处,如果发现燃烧效果并不理想,立即改变配煤方法,该方式中的封闭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企业中的配煤掺烧。
另一方面,针对入炉煤人工取样的方式,由于取样次数较少,入炉煤的数值存在偏差,其化验出来的煤质并不具备较强的指导性,因而该方式会影响配烧最终的结果。基于此,相关管理人员适当调整了入炉煤取样次数,在取样次数增加后,通过连续取样,使上煤获得煤样的概率增大,使入炉煤的煤质更具准确性。
综上所述,基于煤炭行业的现状,提高机组盈利的模式仍在探索中,通过配煤掺烧的手段使用煤炭仅是改善机组盈利状态的第一步,相关工作人员需提升烧煤技术经验,改进设备自动化程度,建设较为完善的配煤掺烧的管理系统,从而使机组运行平稳,增加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