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式外治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01-13 21:37郑熙圆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期
关键词:腧穴皮下耳穴

郑熙圆,耿 双,金 红,陈 颖,孙 振,张 敏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称为“不寐”,属神志病范畴,其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或醒后不易入睡等,《灵枢·大惑论》云:“夫卫气者,昼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阴阳失衡则卫阳不入于阴,故不寐。长期睡眠障碍易引发紧张焦虑、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等,对健康危害极大[1]。西医临床治疗本病以口服药物为主,但其毒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较差。近年来针灸治疗等便捷式外治疗法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2]。便捷式外治疗法是指运用简单便捷、治疗效果显著的外治法,如穴位埋线、皮内针等,作用于相应的腧穴或施治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治法施治后对患者日常活动影响较小,可缩短在院治疗周期,减少患者来院治疗频率,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尤其适用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学生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同时该治法可提高患者主动参与能力度,依从性较好。

1 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传统针刺在新时代下发展变化而来的一种新式针灸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以中医针灸学为理论基础,根据腧穴皮下脂肪深浅,选取规格适当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或羊肠线埋于穴位、皮下,利用异种蛋白对人体产生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产生经气感传效应,同时具有刺激时间持久的特点,产生等同于针刺“静留针”的得气效果,以达到刺激腧穴、催发经气、调节脏腑阴阳的目的[3]。李伟鸿等[4]采用埋线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取双侧神门、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等腧穴,2周埋线1次,疗程为1个月。结果显示,穴位埋线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优于普通同穴针刺与口服复方枣仁胶囊,可以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改善睡眠质量,延长夜间睡眠时间。田阡陌等[5]在面部浅筋膜及体穴进行周期阶段性加穴埋线以治疗女性亚健康失眠,初期五脏俞、膈俞埋线,2周后面部皮下浅筋膜埋线,4周后选取五神加膈关埋线,6周后督七针埋线,治疗8周结束时和治疗接受后8周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个月随访,总有效率为85.0%(34/40),表明埋线治疗女性亚健康失眠具有良好的长远疗效。张海峰等[6]观察头穴埋线对失眠患者PSQI的影响评价穴位埋线疗法对失眠的疗效,埋线组将羊肠线埋至百会、神庭、双侧风池等穴位皮下组织或肌肉内,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针刺百会、神庭及双侧内关、风池、三阴交,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周3 次,4 周为1 个疗程。结果显示,1个疗程后,两种方法对PSQI的总体改善没有明显差异,但埋线组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方面优于针刺组。

2 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疗法又称埋针疗法,是将特制针具固定、埋置于皮下静置一定时间,持续刺激施治腧穴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现多采用一次性揿针按压于皮下静置[7]。皮内针疗法是皮部理论与经络腧穴理论结合的产物,腧穴是经络之气输布体表之处,将皮内针置于腧穴皮下,可以通过皮部激发十二经脉之气,达到调和阴阳和脏腑的目的[8]。皮内针多见于耳穴疗法,耳穴疗法为全息疗法的集中体现之一[9]。梁肖媚等[10]采用耳穴揿针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揿针置于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脾、肾、垂前等穴,每日按揉3次,每次约1 min,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表明耳穴揿针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效果明显。罗美凤等[11]采用耳穴贴压治疗肝火扰心型颈性失眠,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颈椎区、神门、心、皮质下、肝、枕,每日按压4~5次,每次2~3 min,配合清淡饮食及情志调理,4周后发现耳穴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肝火扰心型颈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董巧云等[12]观察耳穴压豆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疗效,观察组于神门、皮质下、心、交感、肾、肝、内分泌等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3~4次,每次1~2 min,配合穴位按摩、饮食及情志护理,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情志、用药等护理,治疗10 d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耳穴压豆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另外,皮内针亦选取体穴施治,李春香等[13]选取背部、头部及脾胃经腧穴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结果显示,睡眠改善方面揿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

3 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即选取特定的膏方,贴敷于穴位上,使药物经皮吸收或拔邪外出[14],刺激腧穴的同时渗透药物以达到双重治疗的目的。徐静茹等[15]将吴茱萸、酸枣仁、黄连、肉桂等药物制成药饼于睡前贴于两侧涌泉、神阙,次日早晨取下,每周3次,治疗2个月。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达到96.36%,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组,且治疗后穴位贴敷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表明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疗效安全可靠。穴位贴敷膏方因人而异,贴敷时应注意避免过敏,众多膏方加减很难形成一个固有标准,但其相对于口服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毋庸置疑[16]。

4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是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的新式疗法,在针刺、腧穴、药物三者共同作用下,注射入腧穴内的药物通过经络输送至人体各部,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操作时选取适当的一次性注射器,辨证取穴,选取腧穴避开眼等体表腔隙性器官,用注射针管吸取一定量的皮下注射液,穴位严格消毒后,缓慢进针,回抽无血,即可注射,注射完毕后缓慢出针,用棉球按压针孔。王声豪等[17]取安眠皮下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失眠患者60例,每周1次,连续治疗2 周,结果显示,60 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黄椿等[18]辨证选取耳穴行耳穴压豆治疗,联合维生素B12注射液在丰隆穴位注射以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治疗2周后,患者夜间睡眠时间能持续达到6 h以上,睡眠质量良好。龚媛媛等[19]通过在风池注射0.9%氯化钠溶液治疗老年性失眠,每侧注射2 mL,注射后轻轻按揉2~3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的对照组,表明风池注射0.9%氯化钠溶液治疗失眠不仅操作简单,且疗效显著。

5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传统针灸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古又称角法[20],是以制造罐内负压等物理现象为操作手法,使罐吸附于体表或腧穴的局部,至该部位皮肤充血甚至瘀血,从而促进身体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1]。随着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发展,罐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玻璃罐外,还衍生出便携不易破碎的易罐,以及操作方便的真空抽气罐等。苟洪娟等[22]采用真空拔罐法治疗脾胃不和型失眠症48例,于临睡前分别拔于中脘、气海、心俞、胃俞、足三里等腧穴,留罐1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 周,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75%。可见拔罐可以催发脾胃之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 小结

失眠是临床及生活中的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患病率不断增高,严重者会造成身体功能紊乱,对其健康及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绿色、健康便捷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该病的发展趋势。针灸治疗该病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既缓解了西药毒副作用的影响,又避免了中药口感差、服用困难的缺点,适应了广大施治群体。但针刺种类繁多,个体差异明显,很难形成统一标准,其机制研究亦不够深刻,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溯本求源,充实理论研究,为该诊疗方法提供更有利的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腧穴皮下耳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旅途止泻按脾腧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