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基础课中的教学探索

2020-01-13 21:22:28徐玉玲
河南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机基础微课

徐玉玲

(武汉轻工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0 前言

我校基础有机课程面向化学各专业、生物类各专业及食品类专业,是一门基础课,第一年完成公共基础课学习后,才能开始学习基础有机课程。而基础有机作为学习化学类课程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以后学习其他化工类专业课将有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我校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化学基础弱、重工轻理”的问题,对基础有机的学习目的理解不足,认为基础有机与其专业关联不大,缺乏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基础有机讲述内容多数是属于基础理论,非常抽象又难于记忆,有抽象难于理解的有机反应机理,有内容繁杂缺少规律的化学反应,以上几个特点确实也使学生很难全面掌握这门课,且有些同学高中并没有选学有机化学,因此,从心理上难于接受这门复杂的新课,基础有机一直被食品类学生认为是最难掌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尝试以学生为本,以自主学习为主体,辅助多样化教学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基础有机课堂教学现状

基础有机是高校化学化工、环境、医学、动物科学、生物科学类、食品类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课时的调整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部分。以我校为例,动物科学和生物类专业用一学期上完基础有机课程,教学改革前基础有机72课时,改革后48课时,压缩课时的一半。确定合理的授课内容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理解、消化、吸收基本知识,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一直以来都是沿袭传统教学方法,所有讲授的知识点都是以板书的形式出现,学生只能被动式记录笔记。随着时代的变迁,计算机大规模使用,课堂中引入了PPT已经是普遍方式,同时有机分子模型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以实体模型教具,通过近距离观察分子模型,迅速理解分子空间结构,加快对分子空间构造的理解。近些年,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各大高校也都随之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在教学中摒弃了那些过去无法看清内部结构的教具,而是更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软件模拟分子内部结构,学生像看“动画片”一样,更直观和全面立体地了解分子的内部结构,对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目前,基础有机教学模式与传统相比,有了很大改变,以多媒体为主,书写板书为辅。但是因为基础有机还有很多抽象概念在里面,还是很难完全用多媒体直观形式来体现,所以即使我们大量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也无法改变填鸭式教学的模式,学生被动的学习依然是常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慢慢丧失了参与的主动性,授课形式的按部就班使学生感到缺少兴趣,无法提高其内向驱动力。基础有机特点是大部分内容是经典课程,它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一些重点、关键点的内容一直在反复强调,这样会造成学生无法更多地了解相关最前沿的学术知识,也不能对基础有机和本专业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体会,特别是基础有机对本专业将来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不能理解。

2 针对教学现状的改革

2.1 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基础有机教学中由于课程经典内容较多,课堂中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如果师生互动不够,会导致学生上课时“人在心不在”,老师在拼命卖力讲课,学生无精打采、三心二意,导致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针对这一现状,需要解决学生教师两方面的问题。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学生成为思维主导的主体,让其能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学会在思考过程中上课学习的方法,不再是被动学习和接受,完全机械式地去理解课堂内容。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控全局整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教学时间分配,把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对话。针对课程上需要讲授的重点,用讨论、问答、学生上讲台、释义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使用分组教学的模式,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制、轮岗制。例如,在讲解烷烃、烯烃、炔烃、苯等基础知识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上课开始时各组相互提问、打分,形成竞争机制,对于大家都无法把握的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充分讨论,统一做出最后的解释。针对课程内的非重点知识的讲解,例如,烷烃、烯烃和炔烃的制备,可以采取知识串联的方式,将前面讲的各类物质的性质运用到合成设计中,最后由教师负责与重点内容相比较,既学了新知识又进行多维度复习。使用这样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产生思考的压力,迫使他们提前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堂中一定会认真听讲,随时准备发言、总结;在压力下,学生的讨论和发言肯定是经过他们认真思考的,这样会促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重点内容。通过以上的教学形式实验改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成课堂上的主体,由于压力的存在,学生只有静心去挖掘、体会、理解每节课的知识点,才能在分组讨论环节应付自如,体现他们的价值。通过这种带有压力和动力并存的学习模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课堂氛围及最后的学习效果和传统教授模式比较起来有了显著的提高,真正将课堂教给学生。

2.2 加强学生课外主动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课程。与此同时,由于我校食品专业其他课程繁重,针对基础有机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有限,但其内容又比较繁多、难度大,还有部分学生化学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引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是我们基础有机教学团队在基础有机教学改革中重要举措,让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能更好理解基础有机、更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做到课前及时预习、课后有效复习巩固,利用网上在线评价及交流系统,使教学资源、教师、学生形成及时共享互动,激发学生课外时间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现代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随着我国4G、5G的迅猛发展,微信、直播平台等一系列信息化新鲜事物的出现,专题式视频教学即微课,也在逐步推行、推广,其特点在于完全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限制,其具有典型特征是信息化、高效化、形象化、目的性强、灵活性强,是新时代下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做好微课,我们有机化学课程团队花费了大量精力,精心拍摄了基础有机教学全部内容微课,采取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两种方式,把知识点一个个分别录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各取所需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既可以提前做好预习,也可以对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弥补。自组织学习上,各个班级进行学习小组分配,组长定期选举轮岗,组长定期组织本组同学进行微课及其他学习、讨论,对每次讨论、学习过程及碰到的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各组反馈问题既可以直接网络回答,也可以针对普遍性问题回馈到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总结。针对成立学习小组教学后评估显示,学习小组的成立一方面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团队精神,大家在一起起到了扶、帮、带作用,在分组期间由于团队作用,明显增加了学习时间,效果非常明显。面对课程难度大、课时少的困难,需要我们任课教师能主动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因材施教、合理组织,高效利用课堂,课上、课下形成联动,教师、学生、微课等立体协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基础有机课程。多年教学实践表明: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是选择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实践方式是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微课)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积累。近年来基础有机教学团队在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方法上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效果。紧密结合、深入了解食品类专业背景,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在理论中展开实践,让学生增强兴趣和参与度;掌握基础有机教学技巧,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一规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大有裨益;培养提问意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度;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程和教师的讲课速度保持一致,提升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设计特色课后活动和作业,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丰富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知识储备。

3 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效果

3.1 实现了自主化教学

由于学生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造成学生之间对基础有机课程学习效果有很大差异,通过引入微课,让不同的人针对性地去学习不同的知识点,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好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巩固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在课堂上提出,小组内讨论并请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解答,这样学生不会因为某个知识点不理解而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实现这种差异化教学后,学生在学期中途因听不懂而放弃本门课程的学习的现象明显减少。

3.2 实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与传统模式比较,该教学模式做到了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气氛不再死气沉沉,每一名学生都会主动积极思考。这种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生内在驱动力的提高才是此次教改模式的最大亮点。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这种混合式多元化教学模式是适应学生需要及专业需要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其内在驱动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学生在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让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学会主动思考,让学生真正理解本课程对将来专业课学习的作用,也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精神;通过分组讨论等模式,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带来了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变。总之,多元化教学模式在食品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另一方面在考试、测试及课堂验收中学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有机基础微课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2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7:52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