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雅宜,岳仁宋△,周建龙
(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5; 2.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鼻鼽为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的鼻病。鼻鼽古代又称鼽、嚏、鼽嚏。《灵枢·口问》说:“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表明“嚏”与心密切相关。笔者以《黄帝内经》“心部于表”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为契机,阐述心不部表导致鼻鼽的机理,提出以宣通心阳法治疗鼻鼽,以使医理更好地服务于鼻鼽的临床辨证施治。
“心部于表”出自《素问·刺禁论篇》:“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提出脏腑各司其职,共同配合,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共司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部,《康熙字典》中谓:“总也,统也”,有统领,率领之意。如《史记·项羽本纪》所用:“汉王部五诸侯兵。[1]”二为分布、布散之意。正所谓张介宾所释:“心火主阳在上,故其气部于表。[2]”
“鼽”首见于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3],提出气运反常是导致鼽嚏的直接因素。“鼽”字在《黄帝内经》运气7篇中多次出现,也可表明鼻鼽发病与时令气候关系密切,自然界中五运六气不及、太过或胜复均可引发此证。心主神而部于表,皮表作为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部分,不仅有抵御外邪侵袭的防护功能,还具有感知外界变化的作用,正所谓“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云:“心藏脉,脉舍神。”《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是以心主身之血脉,由里出表,络于周身。心之能任物在于神,神之能受于外在于血。故心部于表,其重要基础在于人之血脉出入表里,神气随脉而动,因此能够受外物而知,并为心所忆。鼻鼽常因气候寒冷等因素出现喷嚏、鼻痒、流清涕等症状,正是因为神气能够感知气候变化,而血脉充盛于表、津液外泄所致。另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感知外界之变化应时而动,以调节各脏腑之阴阳变化,相随而动。若是心神不灵,感知不当,任物不得则导致机体一身之阴阳与外界阴阳不相协调,五脏六腑之精气受扰逆乱,不循常道,亦不能上荣于面并走空窍,空窍失养进而发为鼻鼽。病发日久或反复发作,表神迟滞,感知变化其应之速缓于常人,不能速达以顺四时阴阳,甚则一日之中的阴阳消长交互变化对机体阴阳也可造成影响,故鼻鼽多发生于冬春之交,又于一日之清晨、睡眠等阴阳交互之时加重或复发。
太阳经为诸经之藩篱,“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凡外感之邪,均自表而入,首犯太阳。心部于表,杨上善注曰:“心者为火在夏,居于太阳,最上,故为表。[4]”诸脏腑经脉中以心、肺、足太阳经与表的关系最为密切,心所司之表包含肺所主之皮毛,亦包含太阳经所主之经脉。又《素问·血气形志篇》云:“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是知太阳少阴为表里。手少阴属心,足少阴属肾,心为君火,肾者主水,两肾中含命门真火,少阴心肾合化,水火既济,火蒸水汽而成热气,故《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少阴热气为人身气化之根底,与太阳为表里。足太阳属膀胱为水腑,少太阳属小肠为火腑,膀胱以藏津液,得心肾阳气蒸化,其布于表而为人卫外之阳气。故太阳之表的阳气,亦需要得助于心阳的外布。心阳不布,不能助太阳御邪气,藩篱欲坠,邪气侵扰,上犯鼻窍,鼻窍不和,津液壅滞;不能助皮毛散邪气,邪壅腠理,经络不利,振阳而驱邪外出故嚏多;皮毛合肺,肺气不疏,升降失司,鼻窍不利,积之日久则发为鼻鼽。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云:“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心气上从,而火且明,丹起金乃眚,寒清时举,胜则水冰,火气高明,心热烦,嗌干善渴,鼽嚏,喜悲数欠。热气妄行,寒乃复,霜不时降,善忘,甚则心痛。”太阳在人则膀胱、小肠之经以应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太阳为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之,其标为热,其本为寒,病则寒热分离[5];寒水盛则太阳经气不利,心不部表,阳不外出,故转而向上刑金发为鼻鼽。
《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心阳部运有常,渐满充盛,上而为生理之嚏。心阳布散路径,一为外出部表,二为下交肾水,三为载神四布,四为运血输血。若体内功能稳定则心阳布散正常,按径以布,平衡稳定。若心阳布散功能不及或路径受阻则部分阳气不得出,郁滞于内。积阳伺机而动,另循出路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有:“岁木不及……赤气后化,心气晚治,上胜肺金,白气乃屈,其谷不成,咳而鼽。”《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少阴司天,客胜则鼽嚏。”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亦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大暑流行,甚则疮疡燔灼,金烁石流。”当岁木不及时,火气大行,火盛而刑金,肺金受损,屈而不伸则鼻为之不利,故为鼽。当少阴司天之时,外热盛极,而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火性炎上,迫水从鼻窍出而为涕,故涕流频繁;当盛寒之气过后,则少阴热气复之,外曾受寒邪闭郁,内有热气来复,故热气不散,燠热内生。肺金从之,风木反病疏泄失常,故发为鼽嚏。又由于本身阳气内郁而暴亢,其来极速,故水液来不及被煎灼便被迫而外出,故为清涕不为浊涕,是所谓“常流清涕名鼻鼽,肺热者,肺热则气盛,化水成清涕,其不为稠浊者,火性急速,随化随流,不及浊也。[6]”正是由于六气过极反见胜己之化,故肺热盛,反见清涕而非浊涕。故《素问玄机原病式》[7]云:“鼽者,鼻出清涕也。或言鼽为肺寒者,误也。彼但见鼽嚏鼻窒,冒寒则甚,遂以为然,岂知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热极怫郁,而病愈甚也。”又云:“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或故以物扰之,痒而嚏者,扰痒属火故也。”故《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之谓也。
此“火”不为心阳出路受阻,郁滞于内,向上呈现“寒”象,其非阳虚之寒,实为郁热反化之寒,治疗应当重在 “通阳”或“宣阳”。
生理上的嚏是心胸阳气和利宣通之象。但鼻鼽之人常清嚏量多如水,或反复发作,阳随嚏出,从鼻而泄,且津血同源,津液大泄,血气亦损,心主血脉而心阳耗伤,则可显现阳气津血不足之象。鼻腔肌膜淡白肿胀(白为血虚象,寒为阳虚象)、涕清稀量多等。“天气通于肺”,天气从鼻而入与肺相通,“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嚏从鼻出,天气不入,心不部表,宗气随之而上出鼻,鼻不知臭,日久则可发为鼻鼽。心不部表,皮毛失养,肺阳不足,气化失职,统摄失司,亦可发为本病。如“按鼻流清涕一证……从内伤而得者,由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清涕出”[8]。
心不部表应是鼻鼽的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恢复心部表作用为主。大抵可分为三期,早期心阳未损,以外邪束表为主,当主疏风透表;中期邪气滞涩,阳气布散失常,心阳郁滞,当以通阳宣达、郁而发之为主;后期鼻鼽久稽,邪气伏而津液阳气耗伤,病情反复,当以扶阳固津为主。
病在早期,心不外部,表阳无助,太阳经气不利,邪在腠理,外合皮毛,肺气不利,鼻窍不和,故用轻清之品,如荆芥、防风、辛夷等宣发心阳,以助表阳,而顺肺气,使腠理之邪外散、邪散则鼽自愈也。
由于心阳不部日久,邪在腠理失治,阻滞愈盛,心阳不出郁滞于内而又受激惹,转而另循出路,上炎刑金。此时心阳本质不亢不衰,故以火郁发之为治疗之重,当用宣通阳气之品。盖血以载气,津以载气,心主血脉,心阳每藉津血循环而外部,故通阳之中每用宣散卫津、流通气血之药,如桂枝、生姜、通草、木通、灯心草、生地、当归、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等,使出路得通,引心阳从表而出。
嚏涕日久,阳气随之而出,久而耗伤,病症不盛,但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阳不能固摄津液,清涕为多。心阳渐虚,不得外出,卫表不固,邪气易犯,“阳化气,阴成形”,气不化津,则清涕长流。病程长的病人多处于这个阶段,故当治以扶阳固津为主,先补其本之不足,临床多用桂枝、黄芪、附子、肉桂、白术、茯苓、白芍、乌梅、龙眼肉、大枣等敛气补阳,再宣阳至表,适当兼以固津敛液,以防外邪再次侵袭。
另外,宣通心阳使心阳可载神而出,神至体表,加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应,以及时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变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阻止邪气侵袭对机体的干扰。如可适当练习游泳、太极拳等,动则升阳,微动四极,则调动自身阳气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孙某,男,32岁,2016年9月3日初诊:罹患过敏性鼻炎10余年,每年换季时发作,尤多见于晨起。刻下发作鼻痒鼻塞,喷嚏不断,流清涕。恶寒畏风,平素易感冒伤风,舌淡红,苔薄白。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中医诊断鼻鼽,辨证属心阳不足、心不部表,治宜温补心阳、宣发固津,方药以桂枝甘草汤加减。方药:桂枝12 g,甘草6 g,白芍10 g,苍耳子10 g,乌梅10 g,石榴皮10 g,辛夷6 g,生姜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2016年9月10日二诊:服药1周后症状明显改善。
本案患者病程长,每由换季时发作,晨起多见,故有心神不灵、感知迟钝、内外阴阳不平衡的基础。病久日深,心阳虚衰,表阳不足易伤风感冒,恶寒畏风;阳气不足,气液不化则鼻塞、清涕多;心阳不宣上扰鼻窍,故鼻痒、喷嚏连连,以桂枝甘草汤为基础方,辛甘化阳。郑钦安认为本方取桂枝“入心而益阳”,甘草“补虚而益气”[9],以温补心阳,充形质为主,治其本虚。张志聪[10]认为:“桂助君火之气,使心主之神,而出入于机关。”以桂枝能散布心阳,助阳出表,助太阳经气驱邪外出;又可布散心神,“久服则阳气盛而光明,故通神”,神出能复感知。乌梅、石榴皮、芍药收敛阳气,兼以固津,防止心阳继续耗损随嚏而出,辛夷、生姜以助桂枝而使心阳外布,加苍耳通鼻窍对症治疗,改善症状。
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情绪不调等各方面的影响,鼻鼽成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且反复发作给人们造成极大困扰。西医往往以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心阳不部的角度出发,提出宣通心阳,使心部于表功能正常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