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才 朱啟进 杨述燕 吕建军(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730207)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整个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中,这门课程担负着从理论到工程,从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同时注重对学生技术思维的的培养,使学生由原来的纯理论学习转到工程化、实践化学习,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联系紧密的课程。目前我院《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课程主要讲述化工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及相关装置的操作和设计。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教师主要采取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枯燥,方式与场所单一,其形式不脱传统学科教学模式的桎梏,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活跃度,难以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目标难以合格达成[1]。因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是我们广大职业院校教师与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积极教学法作为新推出的职业院校教学方法,始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非常适用。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中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转变,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但还未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2]。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教学法,将原有的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架构变为以“学生、应用、创造”为中心的架构,将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教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没有任何的工作经历,很多化工过程及设备在生活中并不常见,缺少对单元过程的认识,学生很难通过老师的描述和自己的想象理解工厂的设备,加之《化工原理》这门课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涉及的公式较多,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基于这种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中的教与学,大部分活动都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树立工程感念,同时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开放思维的开发工程中,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意识,更有利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掌握书本上一般的原理和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即探索新知识的态度,学生在获取这些理论知识后,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并且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3]。积极教学法中的导向性提问、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主动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发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深度,从而能够更深层次的掌握单元操作的原理及过程。
教师课前要精选相关案例材料。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目的,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该具有明确的典型性、现实性、启发性等特点。教师要在课前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反复推敲和分析所选案例,使案例与学习目标一致,并作出具体的教学安排。
教师提前一周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学生拿到阅读案例后,查阅相关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并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列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注意在问题的选择上一定要有深度,如果是表象上的问题,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运用教材即可得出结论。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生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就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化工原理》涉及到流体流动,传热,吸收,精馏等单元操作内容进行分析,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展开案例的分析,整理以前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串联学习,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水平。例如在讲解"伯努利方程及应用”时,首先以播放动画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示了世界航海史上发生的“豪克号”和“奥林匹克”号相撞的事故,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两个问题:两艘船为什么会撞到一起?第二法官的判决是否公正?并告诉同学们学完本节理论知识后再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对本节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在良好的气氛中积极参与讨论和分析是积极教学法的关键环节,首先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应督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阐述选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每个小组指派一个同学对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各组的观点。例如在讲换热器设计时,引入某化工产换热器换热器以小替大改善换热效果的工程案例,将全班学生按5-8 人为一组,在课堂上用10-15min 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阐述解决方案,其它小组可质疑和提问,同时教师应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协调和组织和组织这一环节,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氛围,不要试图纠正学生的观点和态度,以免误导学生,若学生出现偏题或跑题现象,教师可以间接引导。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概括和提升,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积极教学法中,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要给学生给与更多的鼓励,进行客观总结和点评,找出学生们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大胆的创新,探索解决问题的独特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积极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能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积极教学法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中解脱出来,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能力的培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