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鑫,杨宇峰,张世超,石 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847)
糖尿病性冠心病为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发布的第8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 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20~79岁)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14亿, 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性别情况,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脾肾肺肝皆有关系,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作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发病根本,对瘀的形成具有绝对性作用,因虚致瘀贯穿其始末。
根据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病首见于《素问·奇病论篇》:“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3]”《黄帝内经》中还有“消瘅” “消中”等名称的记载。根据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胸痹” “心痛”等范畴。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正式提出“胸痹”病名。《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并指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4]。中医古籍中虽无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记载,但现代医家基于消渴、胸痹等中医病名,提出了“消心病” “糖心病”等病名[5]。《灵枢·本脏》云: “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认为心脏脆弱容易患消瘅等内热病。张仲景在《伤寒论篇》中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论述。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篇》中记载其为:“消渴重,心中痛”[6],说明心中痛为消渴之重症。《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曰:“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7],以上论述皆说明消渴病常累及于心,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转化主要取决于脾的运化功能,只有脾气健运,才能将饮食中的水谷变成气血精微,布散五脏六腑、营养四肢百骸。脾虚则导致水谷精微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灵枢·本脏第四十七》记载:“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说明脾脏坚实则脏气安和,外邪不易伤害;脾脏脆弱则易发生消渴病,易受邪气伤害。《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溢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发”[6]28,论述了脾虚与糖尿病的发病关系:若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土,脾气亏虚,运化失职,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导致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进而发为消渴。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所云 “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8]。所以,脾虚与糖尿病发病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李东垣也曾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认为:“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9],即胃火炽盛导致消渴症多食,脾主肌肉,脾虚则形体日渐消瘦。脾虚致消,孤脏脆弱,病由此生。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心主血脉,心血供养于脾胃,以维持正常的运化功能。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输布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贯注于心脉化赤而为血。脾气健旺,血液化生有源,心血充盈。《医学发明·饮食劳倦论篇》:“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失所养。[10]”若脾胃受损,宗气不足,气虚无以上奉,虚则日久化火,伤其正气,生化乏源,营血不足,阴虚火炽,煎熬血中津液,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诸病源候论·胸痹候》云:“胸痹之症,因虚而发”[6]86等强调了心气虚、心血虚是胸痹心痛的发病基础。脾属土,心属火,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消渴迁延不愈,脾虚日久,血不养心,子病及母,导致心阴血虚,阴虚燥热日久变证百出,引发糖尿病性冠心病。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内在原因。《灵枢·五变》曰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糖尿病的发生因虚而始,基础就是“五脏柔弱”,且阴虚体质更易患消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中提到 “心脉……小甚为善哕; 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肺脉……小甚为泄; 微小为消瘅”“肝脉……小甚为多饮; 微小为消瘅”“脾脉……小甚为寒热; 微小为消瘅”,“肾脉……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分别阐释了心肺肝脾肾五脏虚弱、禀赋不足与消渴病发病的病机关系。《太平圣惠方》论曰:“三消者,本起肾虚或食肥美之所发也。肾为少阴,膀胱为太阳……腰肾冷者病阳气已衰,不能蒸上谷气,尽下而为小便。阴阳阻隔,气不相荣,故阳阻阴而不降,阴无阳而不升,上下不交,故成病矣。[11]”消渴病五脏虚弱,以肾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人体一身之元阴元阳,津液燥竭过甚必耗及真阴。累及上焦则可导致口干舌燥,烦渴引饮;中焦受损虚弱则脾胃不司其职,令人消谷善饥,饮食倍增;下焦受累则肾虚失于封藏,加之肺失输布,水液直趋膀胱,则小便量多而浊;阴津亏耗,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失于荣养,故日渐消瘦,是以成消渴之候。《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云:“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6]142,说明五脏虚损,邪气易上乘于心,可以发为心痛并导致胸痹。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水火未济;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失宣肃,由气及血,心气亦虚;肝血亏虚,母病及子,心血不足。消渴日久不愈,阴损及阳,气血阴阳失调,脏腑亏损,心之体用俱损,导致糖尿病性冠心病病变亦可波及三焦、脏腑、经络。
总之,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发生均为因虚而始,基础是脏腑虚弱,早期以脾气亏虚为主,后期伤及于心,禀赋不足、五脏柔弱皆可导致其发生。
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难经正义·一难》云:“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12]” 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运行血液。正如《医林改错》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13]”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血外,血在脉中流行必依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作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气论》云:“运血者,即是气。[14]”《仁斋直指方论·血营气卫论》中指出:“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15],以上皆阐明了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若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不行则成瘀。《血证论·瘀血》言:“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14]87,揭示了瘀血与消渴的关系。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导致消渴。糖尿病患者素体脾虚,气机运行不畅,或因情志不舒,肝失调达,气机郁滞,则血行不畅而生瘀,瘀血痹阻胸阳发为胸痹之变证,引起糖尿病性冠心病。
历代医家多以“阴精亏损、燥热内生”作为消渴病发病的基本病机。消渴之初阴虚为本,精、血、津液等阴液不足皆可因虚致实导致血瘀。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在《三消论篇》中明确指出消渴的病机特征为:“消渴之病者,本寒湿之阴气极衰,燥热之刚气太盛。[8]371” 糖尿病初期以阴虚燥热为主,阴虚则津液亏虚,燥热伤津,津液涸竭,津血同源,津液亏虚日久则不能载血循经,则血行瘀滞;瘀血化热伤阴,阴津大量亏耗,血容量明显减少,加重瘀血产生,故阴虚与血瘀并存。正如《医林改错》云:“血受热则煎熬成块。[13]50”阴虚火旺可灼伤血脉,迫血妄行,血溢脉外、离经之血致瘀。《读医随笔》中言:“血犹舟也,津液水也,水津充沛,舟才能行。[16]”血液的正常运行,除了依赖气的推动作用外,尚需津液的运载,化源不足和耗损过多均可致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血行不畅壅而成瘀。正如其中记载的“阴虚必血滞。”肾藏精、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则肝肾阴虚,阴津亏损,血枯致瘀。《玉机微义》曰:“血,注之于脉,充则实,少则涩。[17]”《成方便读》云:“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18],皆说明肝肾阴虚,不能滋养心血,心阴耗伤,脉失濡润,脉道干涩,血行不畅,痹阻心脉而致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后期气虚及阳,或阴虚及阳,而致阳气亏虚,心失温煦,胸阳不振,引起糖尿病性冠心病之变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开篇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4]”将胸痹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阳微”指上焦阳气虚衰之象,“阴弦”指阴寒邪盛之征。概言之,上焦阳虚,阴寒内盛,阴乘阳位,邪正相搏,痹阻胸阳,发为本病,亦强调正虚是病之本,邪实为病之标。诚如《医门法律·中寒门》所说:“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19]”《素问·举痛论篇》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阳虚寒盛,寒则血脉泣不能流,不通则痛, 寒邪为诱导因素,阳虚是主要病机。脾阳虚,气血生化无源致气血虚,虚则气滞血瘀。心阳不足,温煦推动无力,津液代谢失调,聚而生瘀发为胸痹。《灵枢·阳明系日月》云:“心为阳中之太阳。”全身血液的输布依靠心阳的温煦与推动,心阳充沛,温煦鼓动有力,心阴心阳协调,心血充盈,搏动有力,运行不息,脏腑调和;心阳亏虚,温煦失职,运血无力,则血行缓弱,不能濡养于心,胸痹随之而发。
中医向来有“久虚入络”“久病必瘀”之说,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络脉纵横交错, 网络全身,无处不至。气血运行敷布全身,需要以络脉为重要枢纽, 络脉通畅、 气血充盈得以敷布全身,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痹论篇》云:“病久入深, 荣卫之行涩, 经络失疏, 故不通。”络脉具有易入难出、易滞易瘀、易积成形、胶痼难愈的病机特点。诚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百日久恙, 血络必伤”“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7]600,以上皆说明久治不愈之病易入络多有瘀血的存在。消渴病病程漫长,缠绵难愈,“久病入络”必然是其重要的病机转变。华玉堂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的注解云:“络中气血,虚实寒热,稍有留邪, 皆能致痛。”络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失去气血的温养濡润,功能紊乱,会产生新的病理产物又阻于络脉,形成恶性循环。糖尿病性冠心病与单纯的糖尿病发病不同,是在虚的基础上,以虚致实形成瘀血,又因实致虚使五脏受损,导致心用失常而加重病情。
总之,因虚致瘀贯穿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始末,“虚”为本,“瘀”为标,气血阴于心阳的亏虚皆可导致瘀血的形成,同时久虚入络又加重了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中医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可追述至先秦两汉时期,现代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合并胸痹、心痛等范畴。消渴与胸痹、心痛虽属独立疾病,但通过对古代医家文献的梳理,两者在病因病机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糖尿病患者多以虚为主,脾肺肝肾四脏的虚弱皆可累及于心,气血阴阳的虚损以及久虚入络又可导致瘀血的形成,瘀血阻滞心脉,使痹阻不通引发糖尿病性冠心病,同时瘀血会加重五脏的虚损,使糖尿病性冠心病缠绵难愈。因虚致瘀作为糖尿病性冠心病的病机关键,为中医临证论治糖尿病性冠心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