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娟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家李时珍历经多年撰写而成的一部医药巨著,对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普通人群痛风患病率达1%~3%[1],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在阅读《本草纲目》的过程中,系统学习了具有治疗痛风功效的药物,并将其总结如下,分析其规律,以期用于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痛风属中医“痹证”“历节病”等范畴。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首次提出“痛风”一词,但此处的痛风单指关节肿痛症状。随后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明确提出“痛风”病名,“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可见,当时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已有污浊瘀结阻滞的认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多认为痛风病因与饮食不节、形体肥胖、起居不慎有关,病机关键为脾肾亏虚、清浊不分,主要病理产物是热毒、痰浊、瘀血。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与脾、肝、肾功能失调及气血亏虚密切相关,日久可生湿、痰、瘀,湿邪痰浊是致病的主要病因,气血经络阻滞是发病的重要病机[2]。
笔者在阅读《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将药物功效及主治中出现痛风字样的药物进行了总结,基本概括了《本草纲目》中治疗痛风病证的常用药物,其中内服药物76种,外用药物9种,其中2种药物(蚕沙、芥子)既可内服,亦能外用,共计83味药。按照《本草纲目》的分类方法介绍如下。
草部:黄芩、秦艽、丹参、锁阳、天麻、狗脊、防风、麻黄、羌活、苍术、桔梗、茜根、紫葳(凌霄花)、苍耳子、牵牛子、羊踯躅、芫花、草乌头、乌头、附子、百灵藤、石南藤、青藤、半夏、天南星、大戟、甘遂、大黄、威灵仙、龙胆、木通、防己、木鳖子、姜黄、红蓝花、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牛膝、石斛、萆薢、土茯苓、蓖麻油。木部:枳壳、黄柏、茯苓、竹沥、桂枝、苏木、松脂、松节、乳香、没药、海桐皮、五加皮、枸杞根及苗。石部:滑石。虫部:蚕沙、蝎梢、蚯蚓。谷部:薏苡仁、豆豉、罂粟壳。鳞部:白花蛇、乌蛇、穿山甲。介部:水龟。禽部:鹈鹕油、五灵脂。兽部:虎骨、羚羊角、羊胫骨、羊脂、野驼脂、牛皮胶、驴骨。菜部:芥子、白花菜。果部:桃仁、橘皮、槟榔。
中药皆有气味偏性,有寒、热、温、凉四气,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笔者总结了《本草纲目》中治疗痛风的药物,发现其气味多为苦、甘、辛,药性多为寒、温、平。中医认为,苦味药物能燥、能泄,具有燥湿清泄的作用,《黄帝内经》中即有明确立法,如“治以苦热”“平以苦热”“以苦燥之”“治以苦温”等。《本草纲目》在治疗痛风病证中使用苦味药物最多,共有32种。根据疾病寒热性质的不同,燥湿法可分为苦温燥湿与苦寒燥湿两类。苦温燥湿是用味苦性温的药物以祛除湿邪或寒湿病邪的治法,如苍术、威灵仙、麻黄、当归等;苦寒燥湿是用味苦性寒的药物以祛除湿热病邪的治法,如黄柏、松节、枸杞根、豆豉、龙胆、大戟、大黄、甘遂、牵牛子、茜根等。痛风病程日久,积湿成痰,气血郁滞,痹阻经络,不通则痛,病程时多出现关节肿痛的症状,且大多有正气亏虚的虚证之候,甘味药物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的功效,故临床应用时多配伍甘味药物。辛味药能发散、行气、行血,对于外邪侵袭、气血郁滞所致痛风有治疗效果。湿郁日久,易酿生湿热,热者寒之,故可配伍寒性药物。温可发散,对于风寒湿痹,可配伍温性药物。还有药性平和的中药,既不会温燥伤津,亦不会寒凉碍胃,可随证配之。
4.1 祛风燥湿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张仲景在《黄帝内经》论痹的基础上,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历节病,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其中“内湿稽留,湿浊内蕴”为痛风的重要产生环节。因此,祛风燥湿为治疗痛风的重要手段。根据辨证不同,可分为祛风散寒化湿、祛风清热利湿两种治法,并将其常用药物介绍如下。
(1)祛风散寒化湿 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常用药物有麻黄、羌活、防风、苍术、茜根、羊踯躅、芫花、草乌头、乌头、附子、百灵藤、石南藤、青藤、薏苡仁、豆豉、松节、桂枝、海桐皮等。麻黄苦温,无毒,可祛营中寒邪,泄卫中风热,治风寒、风湿、风热痹痛。羌活为手足太阳经风药,可逐风胜湿、透利关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非此不除。防风为治风祛湿之要药,身半以上风邪用身,身半以下风邪用梢。苍术散风,除湿燥痰,解郁发汗,通治上中下湿气。茜根为手足厥阴经血分之药,可通经脉,活血行血,治寒湿风痹、骨节风痛。羊踯躅辛温,有大毒,治风湿痹痛走注,与糯米、黑豆、酒、水煎服,取吐利之效,治风痰注痛,同生南星捣饼,蒸四五次收之,临时焙丸,温酒下三丸,静卧避风。草乌头、乌头、附子皆辛温,有大毒,可助阳退阴,除寒湿。百灵藤、石南藤、青藤皆需酒用,治一切风痛风疮。薏苡仁属土,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豆豉、松节除筋骨痛,能燥血中之湿,历节风痛,四肢如脱,浸酒日服。桂枝辛温,无毒,引诸药横行手臂,同椒、姜浸酒,温熨阴痹。海桐皮苦平,无毒,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本草纲目》曰:“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2)祛风清热利湿 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常用药物有大黄、威灵仙、黄芩、龙胆草、木通、牵牛子、防己、紫葳(凌霄花)、木鳖子、黄柏、茯苓、滑石等。大黄苦寒,为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可下瘀血,除下焦湿热。威灵仙苦温,无毒,朱丹溪曰:“威灵仙属木,治痛风之要药也,在上下者皆宜,服之尤效,其性好走,亦可横行。”黄芩苦平,无毒,祛关节烦闷,解热渴,祛风热湿热,祛上中二焦火。龙胆草苦涩,大寒,为足厥阴、少阳经气分药,张元素曰:“其用有四:除下部风湿,一也;及湿热,二也;脐下至足肿痛,三也;寒湿脚气,四也。”木通上能通心清肺,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牵牛子除气分湿热,气壅腰脚痛。防己苦寒,能泄血中湿热,通其滞塞。紫葳(凌霄花)味酸,性微寒,可除风热血滞作痛。木鳖子主湿热肿痛,在下加之。黄柏苦寒,除下焦湿热痛肿,下身甚者加之。茯苓渗利湿热。滑石甘寒,李时珍曰:“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精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能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
4.2 化痰 痛风病程日久,脾肾亏虚,体内津液代谢失调,容易酿生痰邪,李时珍在继承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在其著作中对痰邪致病多有论述。《濒湖脉学》中有“痰生百病食生灾”之说,指出痰邪致病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痰可分为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风痰等,有研究者统计分析了《本草纲目》中辑录的方药后发现,其中用于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有300余首,用药超过400味[3],如半夏、天南星并治风痰、湿痰、热痰凝滞、历节走注;大戟、甘遂苦寒,王好古曰:“大戟与甘遂同为泄水之药,湿胜者苦燥除之也。”李时珍曰:“痰之本,水也,湿也。”故可祛除湿痰;芥子辛温,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祛痛消肿之功,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芥子莫能达,可治疗寒痰;橘皮、枳壳行气,燥湿痰;竹沥甘寒,可祛风,化热痰。
4.3 活血 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通,不通则痛,故痛风患者多有关节疼痛症状。《本草纲目》在对痛风的治疗上,常配伍具有活血功效的药物,如姜黄可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治风痹臂痛。古方五痹汤中用片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戴原礼《证治要诀》云:“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红蓝花为肝经血分药,佐当归,生新血,多用破留血,少用养血,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桃仁味苦甘、性平,为手足厥阴经血分药,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破凝血者用之;苏木为三阴经血分药,破血之用;乳香、没药活血定痛;五灵脂甘温,无毒,归肝经,可散血活血,止诸痛,引经有效。
4.4 补虚 痛风后期,常有肝肾亏虚证候,在祛邪的同时需注意扶正,如当归、川芎、芍药、丹参、地黄皆可养新血,破宿血,止痛。牛膝补肝肾,逐恶血,治风寒湿痹,膝痛不可屈伸,且能引诸药下行,痛在下者加之。土茯苓健脾胃,强筋骨,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天麻入足厥阴肝经,可利腰膝,强筋力,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萆薢、狗脊补肝肾,治寒湿膝痛及腰背强直;五加皮辛温,李时珍曰:“五加治风湿痿痹,壮筋骨,其功良深。”枸杞苗除烦益志,补五劳七伤,壮心气,祛皮肤骨节间之风,消热毒,散疮肿。
4.5 重视动物药的应用 《本草纲目》在对痛风的治疗中还使用了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药物。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其独特的治疗效果是草木药物达不到的。如蚕沙,李时珍曰:“蚕属火,其性燥,燥能祛风胜湿。”故蚕沙主疗风湿病;蝎梢入足厥阴肝经,为治风要药;穿山甲微寒,有毒,可引经通窍,治风痹疼痛;白花蛇主治中风湿痹不仁,李时珍曰:“风善行数变,蛇亦善行数蜕,而花蛇又食石南,所以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可治骨节风痛;乌蛇功同白花蛇,性善无毒;水龟无毒,除湿痹风痹;虎骨辛,微热,无毒,能追风定痛;羚羊角入肝平风,舒筋,止热毒风历节掣痛效;羊胫骨除湿热,止腰脚筋骨痛,浸酒服;蚯蚓咸寒,李时珍曰:“蚓在物应土德,在星禽为轸水。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故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诸热疾。”
4.6 重视痛风的外治疗法 急性痛风发作时,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症状,在使用内服药物的同时,《本草纲目》也使用了许多外治药物,内外标本兼顾,如白花菜、芥子、蓖麻油、鹈鹕油、羊脂、野驼脂、牛皮胶、驴骨、蚕沙等药物,可制作成膏剂外用贴敷于局部疼痛处,可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综上所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总结了多种治疗痛风的药物,同时注重外治法、动物药的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痛风病药物论治系统,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