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晴 刘军
作者单位:1.116044 辽宁 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健康教育工作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都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实战检验。作为一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从中探索和汲取宝贵的经验,能够为今后的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为此,笔者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日常健康教育工作感受,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工作体会相结合(以下简称“平战结合”),总结心得体会。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的积累 在日常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有关传染病健康教育资料的积累,资料的内容一方面应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明确的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另一方面要涵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如国家、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应急预案,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以及省、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方案等。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初始阶段,我们很可能对新发的传染病没有全面的认识,作为专业的公共卫生机构,日常的资料储备就会发挥作用,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权威、通用、可信的常规传染病防控知识。同时,我们也会节省出很多时间,更多关注新发传染病的最新研究结果,根据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及时制作出最新的防控宣传资料,做到健康教育资料的“平战结合”。
1.2 人才的储备 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公共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储备,更需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专业进修、日常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等练兵过程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明确规定:自2005年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和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1]。此外,健康教育工作储备的重要人才,不仅应包括公共卫生专业人才,还应涵盖临床专业相关专家和医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随着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通过分析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临床相关专家和医生通过总结救治经验,快速提供更科学、精准的相关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知识。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知识和临床救治知识结合,即在预防和治疗有机结合下进行的健康教育才更具有权威性。
1.3 日常沟通机制的建立 健康教育的基本沟通机制应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和建立。多年来,我国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和各级财政支持,开展了多项支持和提升公民健康素养[2]策略,其中包括以点带面的行动,如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3],以及健康街道和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创建等,还有向公众普及的宣传,如健康素养66条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宣传、控烟知识宣传等。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街道、社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等已经建立了横向沟通网络,为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各地都需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社区、学校、医院等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工作[4-6],与这些部门的及时沟通需要我们在日常沟通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沟通效果,做到沟通机制的“平战结合”,提高战时健康教育工作的执行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其发展过程可简单划分为潜伏期、暴发期和消退期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所采取的应对处置策略和措施有所不同,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也各有侧重[7]。但是,无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于哪个阶段,健康教育机构对内、对外的信息互通都十分重要。
2.1 体系内部的信息互通 200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第二章中明确指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之一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目前,这项工作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或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承担。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应该在第一时间了解传染病的疫情发展现状,适时开展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因此,健康教育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内部沟通渠道应保持畅通,及时关注和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动态,以及每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调查等信息,保持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发展高度同步,以便让广大群众获得最新的防控知识,避免健康教育信息的滞后。
2.2 与体系外部的信息互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为减少公众聚集、阻断疾病传播,广大群众大多都会减少社交活动,此时,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媒体便成为广大群众获取疫情信息和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独立的健康教育机构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向权威媒体传递传染病防控知识显得十分重要[9]。将对外沟通的触角延伸至机场、码头、火车站、汽车站等窗口单位,大学、中小学等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各类公共场所、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也同样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将最新的健康教育资料和电子信息传送至相关管理部门和千家万户,扩大健康教育知识的覆盖面。
2.3 与公众的信息互通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非正常事件,公众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惶恐、惊慌、疑虑时有发生。因此,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直接面对公众宣传传染病相关防治知识和技能,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主导社会舆论、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平稳公众心态、稳定社会上具有重要作用[10]。公共卫生工作者除进行传染病知识、政府决策和措施宣传外,与公众的沟通也同样非常重要。传染病暴发后,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精神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设立热线电话,24 h接听群众的电话咨询,与群众进行最直接的信息互通和交流,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疏导他们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避免群众出现恐慌,缓解他们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在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对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者来说,都能体会到联防联控机制的力度和效果。在传染病疫情发生后,国家层面采取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如下。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外事、后勤保障、前方工作等工作组,分别由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防控疫情的有效合力[11]。从中央到地方,由于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得到有效救治和隔离,社区居民得到良好的居家管理,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都得到有效保障,科研攻关项目迅速跟进,口岸和公共场所的应对措施迅速到位,与疫情相关的所有保障得到及时有效运转。联防联控机制的启动,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媒体宣传、资料发放、传染病知识宣教等方面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国强大的制度优势在传染病疫情防控过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12]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综上,注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健康教育工作的平战结合,能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提供一定的保障,值得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