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斌 张松 江月 许婷 王梅娟
(青檀生态修复有限公司,江苏无锡 214026)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河道水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1-2],甚至有些河道水体颜色变黑,散发出令人不悦的气味,导致河道演变成黑臭水体[3]。河道水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了河道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4],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城市的美好形象[5-6]。
我国河道水环境治理理念和技术起步比较晚[7]。20 世纪80 年代至90 年代主要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为主,将河道裁弯取直、建设闸站泵站、构筑硬质驳岸等,忽视了河道自身的特点和属性,破坏了河道原有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8-9]。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为河道综合治理阶段,开展了混合污水截留管道的修建和优化、兴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底泥疏浚、引清调水、滨岸带衬砌等水体整治技术,实现了城市水体的景观效应,水质得到改善[10]。21 世纪初至今为消除黑臭水体和生态修复阶段,主要采用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植物修复、生态护岸等治理技术[11]。
2015 年4 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一次明确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国家水治理体系范畴。截至2019 年12 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认定2 869 个黑臭水体,其中,完成治理的有2 313 个,占80.62%;治理中的有556 个,占19.38%;正在制定治理方案的有0 个;尚未启动的有0 个。
“黑臭治理,截污先行”。控源截污是河道治理的先决条件,但前期受经费和标准的制约,推进不够快、质量不够高,基本都停留在井盖错盖、标识编号错误等一般性问题上,管道私接、乱接、渗漏、错口、变形、脱节等隐性缺陷未能全面摸清,雨污混排的“病灶”未能根治,导致治反复、反复治,不能治本[12-13]。
河道水环境治理,过分依赖生态修复技术。实际上生态修复的效果只能在控源截污的基础上实施才能达到效果最佳,污染源治理不完全,生态修复的效果微乎其微[14]。
多年来,我国河道治理基本都是针对单独一条河道或者河段治理[15],但此种治理方式面临污染物总量大、污染类型复杂、面源污染难以控制等困难[16]。单一河道或某一河段单独治理,只会使河道治理呈现为碎片化形式,治理效果对于整体水环境质量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开展对流域河网体系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非常必要。
生态系统构建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随着生态系统复杂性升高,重建难度和重建时间也随之增加。另外,每一个水体的规模、污染类型都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某些河道生态治理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的角度进行河道治理设计,忽视了水生态系统结构的专业性和完整性[17]。例如,大部分河道治理工程中将生态型护岸及水生植物种植认定为生态治理,进行生态系统的构建,然而此种方式只是河道水生态系统构建的一部分,达不到恢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目的。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对河道进行了大力整治,但个别地区管理部门重生态工程建设,轻长效运行维护,认为通过工程建设消除黑臭水体或劣五类河道即完成任务,没有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和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制度,从而未能落实河道水环境的长效运行。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加强了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但河道长效运行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相对滞后。
基于我国河道治理的历程及目前河道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和困境,分析和思考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管理及未来发展趋势。
控源截污是在污染物源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至就近污水处理厂,使其不直接进入河道,是河道治理的先决条件、优先措施。控源截污,一方面要对城市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完善,对有条件的地区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制改造,翻修损坏的管道,封堵、截留沿河污水排放口[18];另一方面要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水收纳能力,同时提供出水水质标准[19]。对初期雨水可结合海绵城市对其进行控制和利用,降低雨水携带的污染物直接进入河道[20]。
随着我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深入,单一河道或河段治理的效果不明显及管理机制的问题逐渐显现,治理思路逐步向流域河网的综合治理方向发展[21]。
流域河网水环境治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要兼顾流域河网内水位、流量和水环境要求,从水量和水质上保证流域水环境的安全性;(2)要有建立在单条河道或河段上的流域河网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管理机制,统一协调流域河网综合治理;(3)要结合流域河网整体和单一河道或河段特点制定有针对性、长期有效的治理方案[22-23];(4)统筹各级财政治水资金,扩大社会资金投入[24]。
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是当下及将来河道水环境治理必要的环节,只有构建和保持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解决“反复治、治反复”的困境。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进行。在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中,应以生态系统构建为前提,结合先进的河道治理工程设计要点及理念,创新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25]。
河道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制定长效的运行保障机制,树立科学的河道管理意识,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才能保证河道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和水质达标。
4.4.1 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制定科学的河道管理模式是河道水环境治理的有效保障。首先,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河道特点和水环境治理进展情况,制定科学的河道治理方案及治理时间表,明确河道管理责任主体,严格落实河长制,树立科学的河道管理意识[26-27];其次,强化各地区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保证河道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健全河道管理监督体系和考核机制,保障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长治久清整体效果[28]。
4.4.2 “互联网+”智慧化管理
对河道水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开发河道综合运行监控、防汛应急指挥多功能信息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辅助决策分析。在河道综合管理应用上可依托物联网对河道设施进行控制,有效地对河道水质进行调控[29]。智慧化河道管理将有效提高河道水环境各项治理设施的工作性能和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