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宇 王 芳
(1 辽宁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风湿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3;2 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医院心血管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0)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该病除了具有皮肤上的损害外也会造成众多内部器官受损。各种形成的红斑狼疮在机体上病发之后也会严重伤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人种差异的影响,其致病因素也不尽相同,临床研究发现,不同株的小鼠(NEB/NEWF,MRL1/1pr)在出生数月后自发出现SLE的症状,家系调查显示SLE患者的一,二级亲属中有10%~20%可有同类疾病的发生;因此,该症可造成人体多处器官受累,继而引发尿毒症等严重后果,在此过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是最为典型的并发症之一[1]。目前临床上针对其的治疗方法众多,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标准,本研究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特性,采取常规治疗方式与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进行临床对比,抽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激素+羟氯喹治疗方式,其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9.5±2.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2±0.6)年,其中并发肾盂肾炎者10例,并发肺炎者10例,过敏性疾病者5例。观察组接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措施,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40.5±2.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0.5)年,其中并发肾盂肾炎者10例,并发肺炎者8例,过敏性疾病者7例。两组患者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且意识清晰,可自主回答问题,经前期心理干预后,排除合并有治疗依从性差、严重肾脏等器官损伤疾病、先天性器官器质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知悉,签署知情同意书,由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并批准研究内容,基础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资料完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措施,选择激素+羟氯喹治疗方式,激素1 mg/(kg•d),口服,每日剂量不超过60 mg,顿服。同时给予硫酸羟氯喹片,纷乐(0.1 g/14 s,国药准字H19990263,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出品,原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4片/d,根据患者反应,该剂量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长期维持治疗,选择较小的剂量,2~4片/d即可。观察组接受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措施,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20093393,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将其与0.9%的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150mL),环磷酰胺剂量选择1.0 g,执行静脉滴注,1次/30 d,持续用药6次,随后更换频率为3个月1次,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差异,其中观察指标包括C4(补体)、IgM、IgG、IgA(免疫球蛋白)等[2]。②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通过各项实验室检测未见异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遗留有轻微症状,未见严重异常反应。无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存在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综合有效率[3]。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高血压、胃肠道异常、呼吸道感染、月经不调等。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比较,以(±s)表示,若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0%,其中显效15例(60.00%),有效8例(32.00%),无效2例(8.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0%,其中显效13例(52.00%),有效6例(24.00%),无效6例(24.00%);组间对比(χ2=12.685,P=0.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4、IgM、IgG、IgA水平分别为(0.10±0.02)mg/L、(2.57±0.56)g/L、(19.72±4.83)g/L、(3.52±0.84)g/L;对照组治疗前C4、IgM、IgG、IgA水平分别为(0.11±0.03)mg/L、(2.56±0.61)g/L、(19.64±4.72)g/L、(3.55±0.83)g/L,两组数据对比,(t=0.658、0.588、0.656、0.258,P=0.364、0.426、0.331、0.72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4、IgM、IgG、IgA水平分别为(0.38±0.09)mg/L、(1.72±0.42)g/L、(12.71±3.27)g/L、(2.36±0.56)g/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4、IgM、IgG、IgA水平分别为(0.18±0.06)mg/L、(2.23±0.54)g/L、(15.03±3.78)g/L、(3.12±0.75)g/L,组间对比,(t=6.264、5.255、5.654、4.614,P=0.001、0.001、0.001、0.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高血压1例(4.00%)、胃肠道异常1例(4.00%)、呼吸道感染0例(0.00%)、月经不调2例(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中,共出现高血压3例(12.00%)、胃肠道异常3例(12.00%)、呼吸道感染2例(8.00%)、月经不调4例(16.00%),不良反应率为48.00%;组间对比(χ2=18.366,P=0.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红斑狼疮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型标准,但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性狼疮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皆多见于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如皮疹、炎症、红肿、红斑等等,随着病情进展,其病变范围会随之扩大,导致患处皮肤及斑点颜色发生变化,继而导致其他并发症或全身性病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上常根据皮疹特点、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将本病分为三型: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4]。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红斑狼疮中的主要类型,多见于身体乏力、多种皮肤病、骨质疏松、尿液异常、恶性腹泻等疾病类型。另外,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异常,体内可产生许多种物质,作为致热源而使机体发热[5]。约80%的患者可有发热,大多数为高热,约12%的患者表现为低热。由于血沉的检测方法比较方便,因此血沉增高是红斑狼疮患者检测的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在排除了感染、正常的月经变化、一些理化因素等情况下,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沉增高可以说是病情在活动,如关节炎、皮疹、内脏病变等,都可造成血沉增高,因此其病情得到了控制后,血沉可以逐渐恢复正常[6]。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乃至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仍旧以红斑皮疹为主,经临床调查发现,其中八成以上的患者存在皮肤损害,且患者具体的红斑、皮疹症状呈现多样型,分析其病理表现可见,颧面部蝴蝶状红斑和甲周,指端水肿性红斑为红斑狼疮特征表现特征表现,同时蝶形红斑不超过鼻唇沟,而鼻梁、额、耳廓亦可有不规则形红斑。而点状红斑的形状呈现片状,边界清楚,皮疹有红色丘疹、斑丘疹,一般不痒或稍痒,另外,光敏感问题较为典型,约有1/3患者一晒太阳光即出现整个面部发红,主要是对紫外线敏感,夏季在屋荫下,由于辐射面部亦会发红,有些患者紫外线辐射后出现阳光过敏性皮疹[7]。
根据其病理机制,可见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人体各处组织或器官的影响较为明显,因狼疮性肾炎预后难度较大,从而致使约有2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将于10年内发展为尿毒症,因此,其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8]。同时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狼疮性肾炎患者50%死于狼疮活动本身,而另有50%则死于激素等治疗的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针对狼疮性肾炎进行早期诊断后,能够制定联合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等新型治疗措施,从容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变风险。
本次研究发现,常规的激素治疗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旧不够全面,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症类型,在轻型表现中利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虽然效果显著,但可损伤肝细胞,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上升,因此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的选择性较低,而在针对重型治疗的过程中,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药、免疫增强剂、血浆交换疗法、透析疗法与肾移植虽然各有优劣,但仍旧缺乏一定的安全性。环磷酰胺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也是细胞毒性免疫抑制药,其既属于广谱抗肿瘤药物,也在是各种免疫抑制剂中的代表型药物,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其能够有效作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病灶部位,抑制其B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目的,同时可有效抑制其过敏反应,降低身体损伤。虽然其不良反应较大,可导致患者白细胞降低,甚至导致出血性膀胱炎,类如尿频、尿急、膀胱尿感强烈等症状,但联合激素治疗模式,严格控制给药剂量,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其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相较于泼尼松联合弗米特的治疗模式,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及控制不良反应症状方面均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综上所述,环磷酰胺冲击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降低临床不良反应风险[9],不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