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庄晟福康饲料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2360; 2.南昌师范学院)
仔猪白痢是仔猪的常发病易发病,以5~30日龄易发,尤以7~14日龄内仔猪发病较多。本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和流行,但以冬夏季节易发。
仔猪白痢发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正常分布在自然界和猪的肠道内。在正常情况下仔猪抵抗力较强,大肠杆菌不能突破猪表皮组织的防御屏障致猪发病。当仔猪发生应激或其它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对大肠杆菌的抵御能力就会减弱,病原繁殖加快,并分泌毒素,从而出现发病。应激因素有饲养管理不良,气候骤变,温差较大,环境污秽、猪舍卫生条件不良、空气污浊,舍内阴冷潮湿,母乳过稀或过浓等因素均会诱发本病。
发病时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一旦一头猪发病,病猪从体内排出含菌粪便,此时的病原毒力增加,污染了饲料或环境,可以形成局部、甚至全场感染,从而引起全群猪发病。因此本病一经发现,必须及时采取严厉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蔓延,以免造成仔猪的大量发病、死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主要为30日龄内仔猪,尤以7~14日龄为主。仔猪出现病态,精神不振,拱背瘪肚,消瘦无力,毛立体颤,行动迟滞,肛门处沾有粘性粪便,尾及后肢也有沾染。发病初期排出颗粒状的排泄物,稍后便变稀,粪便腥臭味较大,色发浅,为乳白或灰白色,呈糊状并有气泡。随着病情的加重,腹泻次数增加,每天会出现10~20次。严重时肛门失禁,脱水严重,腹式呼吸,表现呼吸困难。多经5~6 d死亡,或慢性时可拖延至2~3 w。死亡率与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如果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通常会在发病后的5~6 d死亡。
根据流行情况主要为30日龄内仔猪,多以7~14日龄为主的仔猪发病;发病期间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浆状或糊状粪便,并有泡沫,可初步做出诊断,必要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型鉴定。
该病治疗以增强体质、抗菌消炎、止泻补液、纠酸防中毒为主,可用硫酸粘杆菌素与恩诺沙星注射液混合注射。
4.1母仔同治 通过母体给药,可以调理母体乳汁,防止或遏制母乳感染大肠杆菌。同时药物进入乳汁,通过仔猪吃乳而进入仔猪体内,达到通过乳汁给药的作用。母体给药母仔同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母猪可使用能进入乳汁的药物,如磺胺嘧啶等。
4.2中药使用 用白头翁散拌母猪料,可用白头翁36 g,黄连18 g,黄柏27 g,秦皮36 g。每日一剂拌饲料中,可起到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4.3对症治疗 对于病状较重的仔猪,可以采取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VC等,注意药液加热至38℃,如不加热会使仔猪内脏受凉,导致内脏血液循环不良,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5.1饲养管理 平时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粪便污物,保持猪舍场所的卫生洁净,废弃物做无害化处理,杜绝一切病原的扩散及污染。全场封闭式管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严禁一切外来车辆和人员出入猪场,进入猪场物品一定要消毒后再使用。
5.2卫生工作 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每天一次清理圈舍,做好清扫工作,清理干净粪便,并用水冲净地面沾的粪痕,然后用消毒液再消毒一次。尤其是有仔猪拉稀时,要一日清理和消毒两次。
5.3减少应激 应激是仔猪发病的重要诱因,应激可引起仔猪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病菌会趁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发疾病。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工作,防止陌生人及其它动物进入,或有异响等而对仔猪造成影响产生应激。
5.4仔猪保育 做好仔猪的保育工作,为仔猪提供较好的、温暖洁净的环境,保持猪舍内温度恒定,一日之内温度变化不可超过3℃,温度变化要平稳过渡,不可有贼风侵袭。以提高仔猪的体质。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提早补料,并抓好补料工作。
5.5母猪体质 母猪体质是决定母乳质量的关键,要加强母猪饲料营养,平衡各种营养物质,提供容易消化的蛋白质,以保障乳汁质量,为仔猪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以提高仔猪的体质和抵抗力。母猪在产前要做好保健工作,以防母猪在产后体质虚弱,从而影响仔猪的健康。
5.6及时补铁 仔猪出生后容易缺铁,会造成抵抗力减弱而得病,因此要及时有效给猪补铁,应在仔猪1~3日龄内注射牲血素注射液1 mL,7日龄后再注射1~2 mL,即可有效防止仔猪缺铁的发生。
5.7疫苗预防 对母猪在产前40日和15日各注射一次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每次2 mL,使母猪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使仔猪可以从初乳中得到抗体,从而预防该病的发生。
5.8生产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产前一周前要对产舍打扫干净,用1%的苛性钠溶液对圈舍及环境消毒,在临产前1 d再消毒1次。母猪分娩后用0.2%的雷佛奴尔溶液擦洗乳头,经消毒后再让仔猪吃奶。
5.9母猪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和改善卫生条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母猪产后可连续服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白头翁散等可预防发病,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此时不提倡西药预防,因西药可以加重或引起母猪的采食量下降。母猪发病时根据症状可以添加三仙等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
5.10巡防机制 在饲养管理中要制度化仔细观察猪体状况,建立严格的巡防机制,以便发现病猪和怀疑猪只,发现后要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分析原因,果断采取措施,以防疾病扩散传播。此时同窝仔猪也要进行治疗性预防,虽然其外表健康,也要作为疑似发病猪而采取措施。
仔猪白痢是猪的一种常见多发性传染病,发病初期仔猪如经及时治疗,一般可很快康复,死亡率较低,并且对仔猪的影响可以通过补偿性生长得到弥补。仔猪白痢治疗效果与疗程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疗程较长,仔猪的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预防和控制仔猪白痢的发生,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经实践在母猪饲料中加入中药白头翁散效果较好,实行母仔同防同治,尽可能避免仔猪白痢的发生,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