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燕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农业农村局 068250)
一直以来,养殖业经久不衰。尤其是近些年,人们生活质量增长,对肉食品提出更高需求,尤其是猪肉食品需求迅猛增加,带动了养猪市场的发展壮大。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保育猪关系着肥育猪的上市,并且保育猪极易受到病菌侵袭,导致保育猪患病甚至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对此,全面掌握保育猪的养殖要点,由营养、环境、疾病等多方面出发进行综合性管理,促进保育猪健康生长。
在保育猪养殖阶段,饲料管理极其重要,科学的饲料管理能为保育猪提供其生长发育足够的营养,使保育猪健康成长,避免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力下降、生长缓慢、各类疾病等。在饲养管理中,应依照保育猪生长发育情况、年龄与体重针对性制定喂养方案,根据保育猪发育情况与喂养变化对饲料配比进行调配[1]。若要更换不同种类的饲料,应依照保育猪实际情况更换,第一次更换应保持在25%左右,第二次更换可将其中50%更换,最后更换全部饲料,为保育猪提供适应过程,避免首次全部更换导致保育猪适应不良,影响猪的食欲,甚至导致保育猪腹泻、生长停滞、拒食等现象。同时,应保障饲料安全,做好饲料保管与检查,避免饲料出现霉变、潮湿等情况,定期清理饲料槽,做好各种工具的消毒,降低保育猪被外界病毒感染。在喂水方面,应保障水源清洁健康,避免保育猪进食被污染水源,引发各类肠道疾病。同时,在营养补充时可适当添加维生素,促进保育猪成长发育。
在保育猪生长阶段,周围环境直接关系着保育猪的健康成长。如通风不良,猪舍卫生不佳,极易导致病毒滋生,增大保育猪患病率。对此,在春夏季节应保障猪舍通风,做好保温工作,定期打扫猪舍并消毒,保障猪舍清洁度、干燥性,降低空气中的病菌与细菌,降低保育猪患病的可能性。同时,在保育猪生长中加强温度控制,将温度控制在25~29℃之间,定期以紫外线等照射,以此达到杀毒预热效果。具体来讲,对于30~60 日龄的断奶仔猪,猪舍内温度应控制在20~22℃最佳,可由高至低每10 天降低1℃,提高猪仔适应能力。同时,湿度应保持在50%~65%,若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极易引发保育猪患病,甚至导致死亡[2]。应对保育猪进行分群管理,将同一胎生的猪仔放置一处,统一喂食,固定采食、睡眠与排泄习惯,保持猪圈清洁。同时,依照猪仔生长情况、身体重量等科学分群,使保育猪能够均匀成长、统一出栏。避免一舍保育猪大小不均,在统一喂食时稍小猪仔争抢不过,生长缓慢现象,影响育肥猪出栏,为养殖户带来麻烦。而在猪仔转栏时,应在7d内反复调教,使仔猪拥有反射习惯,并观察仔猪的采食、粪便等状况,及时打扫,定期驱虫,若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整个猪圈感染疾病。
相对育肥猪来讲,保育猪自身免疫能力低下,极易感染各种致病菌,影响保育猪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保育猪死亡。为此,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养殖户应重视保育猪免疫管理,增强保育猪抗病能力,避免各种疾病发生。具体可由以下两方面出发:首先,应全面掌握保育猪的免疫状况。相关人员可对我国多地规模化养殖场进行详细考察,掌握当前较为流行的各类猪疫病,如PRRSV、PVC-2 等[3],通过猪场样本监测与分析,确定流行疫病的季节性、地域性等特征,了解各种疫病的发病症状,做好保育猪检查和疫苗注射工作。其次,应做好保育猪免疫管理。当前,在大部分规模化猪场中,抗生素、大复方类药物是猪病治疗的常用药,使保育猪健康成长。但抗生素使用过多也会影响猪肉品质,甚至威胁人体健康。对此,在对保育猪免疫管理中,科学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过多。同时,根据保育猪身体情况,将维生素、抗生素、免疫增强药物等有机组合,通过标本兼治方式,降低各类疫病治疗时间,制止疫病反复现象。
总而言之,保育猪作为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较快,但极易感染疾病,若养殖户忽视保育猪的科学养殖,导致保育猪患病,轻则影响保育猪成长速度,重则导致保育猪死亡,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对此,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必须重视保育猪养殖工作,积极落实养殖技术,通过饲料管理、环境管理与免疫管理有效提高保育猪的免疫能力,降低保育猪患病概率,推动保育猪健康成长,为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壮大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