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少航,刘彩林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03000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又称为“蛇丹愈后痛”,主要分为内、外两个致病因素,外因为湿热邪毒蛰伏脉中,内因为素体亏虚、正气不固。机体气血阴阳亏虚,加之外邪侵袭,则脉络虚损无力恢复,治疗需要兼顾内外、标本同治。西医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潜伏的疱疹病毒复发所致,多发于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以抗病毒、止痛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费用较高,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因此,寻找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笔者采用铺棉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72岁,2019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左侧胸背部疼痛伴乏力1年余,加重半个月。患者自述于1年前劳累后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伴全身乏力,渐渐出现红色米粒样大小的丘疹,丘疹逐渐增多、变大融合成片,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抗病毒、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患者疱疹消退后出院,仍感左侧胸背部间断疼痛及乏力,后辗转于多家医院进行针刺、中药外敷、中药口服等治疗,疼痛及乏力感稍有缓解。半个月前患者左侧胸背部疼痛加重,疼痛不能触衣,遂于我院就诊。刻下症:精神差,食欲减退,全身乏力,左侧前胸部及后背部疼痛,疼痛影响睡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 分,局部皮肤暗红,无破溃,痛觉敏感,皮损未超过正中线,口苦,大便偏干,小便正常,舌质紫暗,苔白,脉弦细涩。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病机:患者初发疱疹,虽经及时诊治但处理不当,余毒未尽,藏于皮里膜间,阻滞脉络,以致气滞血瘀。治疗原则:泻毒祛瘀,通经活络。治疗方法:①铺棉灸。嘱患者取右侧卧位,暴露病变阿是穴及同侧夹脊穴,以75%乙醇酒精常规消毒,待酒精挥发后,将与皮损面积相同的优质脱脂棉均匀平铺于患处点燃,待其充分燃烧后清除皮肤上的灰烬,每穴重复操作3~5次,每日1次。②梅花针叩刺拔罐。先在铺棉灸治疗区域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以中等力度均匀叩刺患处皮肤,叩刺频率约每分钟100次,以局部轻微出血为度,然后以大小合适的火罐在叩刺出血部位进行拔罐,留罐时间为10 min。术后清除瘀血,常规消毒皮肤,防止伤口感染。每隔1 d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为3分,无乏力,精神好转,纳眠可,二便正常,1个月后电话随访无复发。
按语:《伤寒杂病论》曰:“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本案患者发病1年余,为久病余邪未尽,伏而发之,阻滞经络,加之患者素体虚弱,血脉运行不畅,毒邪积聚不散,故难以除之。因病发痛甚,其治疗方案应着眼于祛邪与扶正,以祛邪为要。
铺棉灸为中医灸法范畴,其功效为开门散邪,借火助阳,以热引热,解毒镇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局部皮肤温度,促进体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及炎症,加速疱疹结痂,促进神经修复有关[2]。铺棉灸有别于普通灸法,其火力迅猛而短暂,不留瘢痕,不伤皮肤,适用于全身体表皮肤,灸后仅皮肤潮红,轻微疼痛,过后皮肤恢复如初,相对比较安全。
梅花针由九针之镵针演变而来,具有刺皮不刺肉的特点,其通过叩刺夹脊穴与病变部位达到疏通局部气血、激发经络功能的目的。华佗夹脊穴在督脉与膀胱经之间,与这二经关系较为密切,调控相应的经气及脏腑功能,疏通瘀滞,调动全身阳气,增强正气以祛邪外出。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主要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原癌基因、凋亡基因表达、疼痛信号转导通路、舒张血管等实现针刺镇痛的效果[3]。常规梅花针叩刺出血量较少,难以达到祛邪之力,加火罐能增强疗效。火罐通过负压吸引,增加局部排血量,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及血流变异常状态,加快血液中疼痛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代谢。《针灸大成》言:“盖针砭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邪扶正。”总结了刺血疗法的机制。
本案例治疗顺序先给予铺棉灸治疗,后给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意在以铺棉灸鼓舞正气,祛邪外达于肌表,邪聚而不散,后以梅花针叩刺给邪以出路,邪祛则正安,疼痛自然得到缓解。笔者导师刘彩林老师在铺棉灸临床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铺棉灸技术要点在于叩刺的手法操作及薄棉片的制作。梅花针叩刺手法要求力度适中,轻则无法达到破皮出血的效果,重则患者疼痛难忍,甚至因皮肤皮损范围过大而诱发感染。在皮损部叩刺要以痛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扩展;而夹脊穴叩诊则以病变同侧夹脊穴为主,叩刺要求沿着疱疹受损部位相应神经节段区域为主。铺棉灸的棉片制作要求使用优质脱脂棉,将其制作成大小适中、厚薄均匀的棉片,否则火力过猛易烫伤患者。
综上所述,铺棉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绿色、安全、可靠的特点,患者易于接受,适用于各种体质及年龄段患者。此疗法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明确,应继续进行其治疗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