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蒲玉婷,白雪,陈光美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646000)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贯彻与实施,养生保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并呈现出全民养生的文化热潮。如今,养生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衍生出养生旅游、养生教育、养生餐厅、养生电视栏目等文化产业,并形成了时令养生、体质养生、服饰养生、食疗养生、药物养生、园林养生、武术养生、音乐养生、舞蹈养生等产业理念。然而,这些关注物质层面的养生方法丰富多样但作用有限,其内在原因可能是对“养心为先”的忽视,养心方法能够弥补物质养生方法的不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古今医统大全》所说:“夫人只知养形,不知养神;不知爱神,只知爱身。殊不知形者,载神之车也,神去则人死,车散则马奔,自然之至理也。”近年来,有学者强调“养心”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并明确提出“养生先养心”的学术思想[1];国医大师禤国维认为养生者当保养五脏六腑,而养心尤为重要[2]。有学者认为应该在道家“养心”理论上,反思与推敲中医的“心主神明”论[3]。有学者提出“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的养心法则[4]。因此,本文围绕“养生先养心”的理念,梳理与传统养心相关的文献报道,综述从生理、情志、思维、道德等养心方法,以期能传承与创新中医养心方法,并为预防或治疗身心疾病提供新思路。
《黄帝内经》将“心”定义为“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并言“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在《类经》中亦有言“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表明中医所言的“心”是人类基于感官、意识、情绪等形成的思维活动能力,既依赖于神经系统的主导条件,也需要感官系统的配合[5]。所有关注生理上的养生活动,诸如食疗养生、药物养生、服饰养生等,均能从生理层面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保障,故可以称为“养身以养心”。《黄帝内经》描述了人们不注重保养身心,导致早衰或疾病年轻化的现象,“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年半而动作衰也”,同时也提出养生之法:“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导引真气之术,在学习时都会要求练习者在慢身形、有氧运动中放松思绪,不仅能外练肌肉、筋骨、呼吸等,还能内练人的平衡、协调等运动神经感觉,从而提高自身对躯体健康状态的感知能力,实则通过养身而养心,成为“形神合一”的养生形式[6]。张敏州教授针对心肌梗死的救治提出“养心为先,治心为中,救心为后”的理念,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床上便可行半卧体位的八段锦,对加快心脏康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提倡培养大众“养心为先”“塑心学堂”的观念[7]。与食疗养生、药物养生、服饰养生等养生方法相比,这些导引术有本质的不同,即同时养护身心。
情志养心是中医养心理论的重要基础。情志是指人在“任物”后的内心情感活动,包括个人的怒、喜、思、悲、忧、恐、惊等情绪,评价自身与社会及对待事物变化所选择的不同心态、志向。在中医病因学中,几乎所有疾病都会涉及情志因素,不良情志即是病因,也是诱因,也是影响疾病康复、复发的重要因素。动态平衡的情志活动通过调控气机而利于脏腑功能,而失去制约的情志会导致人体气机不利,血脉不畅,久则“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有言:“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因此,通过养心使情绪保持动态平衡,心态保持乐观、豁达、虚无,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黄帝内经》中既提出恬愉自得、恬淡虚无、高下不慕、少欲心安、调摄七情等多种自我养心方法,也谈及开导、移情、情志相胜、暗示、节制、疏泄等他人养心方法,如“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两便,开之以其所苦”“数问其情,以从其意”“以情胜情”等,即是他人通过了解患者所思所想,顺从患者心意,或言语开导,或激发某种新情绪,以达到克制偏胜情绪的情志疗法[8]。该书还指出五音养心方法:“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此外,《黄帝内经》还指出情志内应五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启示可以通过循经选穴,采用针灸、推拿的方法达到养心的目的,如按拿心经内关穴具有畅情志、宽胸怀、宁心神、舒膈肌的养生作用[9]。
古代中医学家历来注重养心,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系统的情志养生法,如傅山论情志养生有以德润身,以德养性;萧然物外,致虚守静;博学多闻,兴趣广泛;习武练拳,运气走脉;走出小世界,放情丘壑间等,这些方法能调节情绪、净化内心,达到调养生命、治病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10]。陆游、苏轼、陶渊明等著名诗人也多从诗歌中感受自然、亲近生活,形成了乐与人交、知足常乐、顺其自然的良好养生心态[11-13]。在中医养心方法中还有特殊的内观法,如《备急千金要方》云:“常当习黄帝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即通过内观以观心照己,觉察自性,澄心静虑,自能使心安宁,久而不为外物所动,这也是金元医家朱丹溪所采用的养生法[14]。近现代,与“中医内观”原理相似的有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的“内观疗法”,其最初为“不饮食,不睡眠,去悟生死无常,转迷开悟的修养”,而后逐渐发展并被引入心理疾病的治疗中。现今“内观疗法”已优化为回答内观问题(如自己为对方做的事情,对方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为对方添的麻烦来重温过去美好情感),能够改变过去错误的情感看法,改变思考问题方式[15]。此法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网络成瘾、抑郁症、酒精依赖等领域的治疗中,而且现代研究证明此类认知、觉知干预疗法能够使患者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抑郁情绪,焦虑和恐惧心理明显降低,提高治疗效果[16-18]。将内观疗法、内观认知疗法、正念冥想的范式引入中医养心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即利用内观法维护心理健康,制订系统的中医养心方案,能够适用于中医临床与治未病领域。
个人思维是在人类神经系统支持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形成的高级认知能力,即心能思虑的过程,那么中医思维养心应该如何定义? 参照《传统“思维养生观”论略》一文[19],笔者认为思维养心是中医养心理论的关键环节,研究的是如何运用内在观察、“内观”或“觉观”等方法去回溯、优化原有的内在思考方式,减少大脑的不协调运转、高耗能及低效率情况,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与内观疗法、冥想关注情志不同,思维养心还需要用“心(非用眼)”去体会所观之物,以形成直觉,达到主客融合、浑然一体的认知模式,并且其改变的是个人思维的基本元素、内容、方式与模式。如儒家主张“三省吾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禅宗主张“禅者的初心”“本来无一物”;道家主张“无用”“无为”“无欲”“心斋”“坐忘”“顺物自然”等修养方法;能够使观察者泯灭物我关系,达到心物一元、天人合一的状态[20]。
中医思维养心散见于各种传统养生方法中,1995年李克夏便已将传统思维养生分为动养与静养[19],并主张动静结合的思维养生,其展开的论述见解深刻,颇具理论价值。动养思维要求勤于思维,善于用脑,全面活跃心智,使大脑在恒动中保持灵敏,激发活力。因此,但凡具有活跃思维的活动形式,如棋牌、读书、益智游戏等,均具有动养思维的作用。静养思维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静功,调整呼吸、摒除杂念、静坐默想、意守丹田,以达到凝神入静、万籁俱寂的放松境界。在静养思维方法中,睡眠与梦是最简单而实用的。睡眠时人脑会对白昼记忆、思维进行整理、重现,其活动过程便是梦的体现。闫雪指出做梦能稳定精神状态,恢复和加强脑功能,有助于创造性思维,而其也根据有梦睡眠时间在婴儿与老人之间的差异,推测如果增加有梦睡眠时间则能延长寿命[21]。
如何改变思维的形式,使之符合大脑固有运转模式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与实践的。众所周知,人的思维形式可以分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主要表现为图像符号和语言声音,各具不同的优势,但都会受到情绪、心态、性格的影响,如具象思维(绘画)需要在安静、放松、闲适的情绪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养生即是将人脑的思维方式优化为“和谐”的运转形式,需要让大脑内部各个结构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从而达到低耗能、高效率的目的。如果长时间偏用某一思维形式去处理问题,则会出现人脑功能的部分缺失,如长时间只用抽象语言思维去处理问题,必然会导致人脑想象力、创新力的缺乏。然而,以中医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为奠基的思维养生方法,还需要中医学者们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养心是中医养心的崇高境界,即“心”能“处物、为人、为智”的过程,是情志养心、思维养心的升华。《伤寒杂病论》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即人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如何在这过程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是每位医者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而养“心”的最高境界也蕴含在道德之中。
古代先哲早已认识到修德养性对益寿延年、国家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如老子“谦下不争”、孔子“大德必得其寿”、荀子“礼义之化”、孙思邈“大医精诚”等。荀子将礼义视为养护生命的根本方式,是因为礼义是人基于主体的精神自觉而构建出来的合乎人的生命意志的规范,是人的精神存在的客体形式[22]。朱熹从存理控欲、崇德修身、格物致知、穷理健身、顺道明志、尽心笃行、躬行孝道进行养生[23]。周虎等[24]认为古人进行道德品格调摄养生方式为仁善养德、容让养德、节身养德等方面。以德养心,以道、德、礼、义等人生价值观,使自我、他人、社会能够获得知足常乐、淡泊质朴的养生意识,继而才能维持现世的和谐、完满状态,恰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物欲横流、德育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人们牺牲生理、心理上的健康去追求物质、权利,殊不知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的精神也会导致生理异常,并造成心理、社会的不和谐问题。因此,健康中国战略亦需要与中医养心理论相结合,先关注内心人文建设,使人民大众逐渐重视从生理、心理、道德等养心过程中达到情理交融、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促成内心和谐的社会发展。但对中医养心学术思想而言,目前大部分内容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大量实践证据与方法的改良,使之内容丰富、科学依据充分,并形成一系列规范化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