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杰 杨金煜
(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西宁 810000)
囊型肝包虫病是青藏高原畜牧区常见的一种地方病,严重危害当地民众的健康,病死率2%~4%[1]。对于较大的包虫囊肿,仍以手术治疗为主[2]。近年来, 随着3D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民众对于肝包虫手术微创化的渴望,我们团队2016年开始尝试3D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囊型包虫,但肝包虫囊肿意外破裂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3,4]。我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对87例囊型肝包虫病在全麻下行3D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切除手术,其中13例在手术过程中发生囊肿破裂,占14.9%,现总结报道如下。
本组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6~58岁,(37.2±8.4)岁。13例均为世居青藏高原地区的牧民,筛查发现肝囊性占位性病变。均为初诊,根据病史、腹部彩超、腹部CT、包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确诊断为肝囊型包虫病。包虫囊肿大小(9.2±1.6)cm;肝左叶4例,肝右叶9例。包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11例,阴性2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9例,B级4例。既往均无腹部手术史。
病例选择标准:①术前影像学评估,单囊型包虫,包虫囊肿<12 cm,且囊肿位于肝2、3、4、5段,靠近肝脏边缘,外囊壁厚度>2 mm;②心肺功能可,且为初次手术,能耐受腹腔镜手术;③非过敏体质。
术前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手术风险,如术中出血、囊肿破裂、术后腹腔种植、复发以及术中中转开腹的可能。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实施。静脉复合麻醉联合气管插管。采用德国Storz 高清3D腹腔镜系统,术中佩戴无源偏振眼镜。患者仰卧“人”字位,头高脚低,一般主刀位于患者右侧,一助位于患者左侧,扶镜手位于患者两腿之间,主刀角色在术中根据操作需要随时变换。根据病灶位置,适当垫高左侧或右侧背。脐下1 cm作为观察孔,根据包虫囊肿的位置选择其余主操作孔与副操作孔,大致如下:病灶位于右肝,主操作孔位于脐上右侧腹直肌外侧缘(12 mm trocar),副操作孔位于右侧腋前线,肋下缘(5 mm trocar)、正中线上剑突与脐连线中点(10 mm trocar)、剑突下方(5 mm trocar);病变位于左肝,主操作孔位于脐右上方腹直肌外侧缘(12 mm trocar),副操作孔位于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5 mm trocar)、脐上左侧腹直肌外侧缘(5 mm trocar)、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5 mm trocar)。术中选择合适的气腹压力,一般为9~12 mm Hg。手术过程:①探查病灶位置,游离并离断肝圆、镰状、左(右)冠状、左(右)三角韧带及第二肝门。②控制出入肝血流:根据包虫病变的部位,解剖相应的左或右肝蒂,并预置阻断带或全肝门预置阻断带,游离肝下下腔静脉,预置阻断带[5]。③病灶切除:为达到根治,尽量采取包虫囊肿剥离,辨别纤维外囊是手术关键,沿纤维外囊剥离囊肿,术中辨别困难,稍带切除部分肝组织;病灶位于肝叶或段内者,且损失正常肝组织较少者,可完整切除肝段或肝叶。
13例术中囊肿破裂情况:①5例系沿纤维外囊切除过程中,由于层次不清,超声刀或电凝钩烧破囊肿壁,该种类型的破裂口均较小,<1.5 cm;②3例在暴露术野过程中,器械钳夹、挤压囊肿,囊肿壁较薄受外力作用破裂,破裂口2例分别为1.8、2.6 cm,1例为3.4 cm;③3例系肝叶或肝段切除过程中,过分追求解剖及管道结构的保护,误伤囊肿,破裂口<1.5 cm;④2例系囊肿切除后,装标本袋取出过程中破裂,破裂口1例为4.7 cm,1例为2.1 cm。
囊肿破裂后术中处理:破口<1.5 cm,破口位于囊肿顶部或非困难侧侧壁,立即用吸引器尽量吸净外渗囊液,同时吸引囊内液体,待囊肿较小后,用腔镜弯钳夹闭破口,再根据情况选择用Hem-o-lok(型号XL)结扎或缝合破口,先后用碘伏纱布条,高渗盐水纱布条擦拭干净,并给予静脉推注20 mg 地塞米松。破口>1.5 cm但<3 cm,位于顶部,估计外渗<50 ml,立即吸引器吸净外渗囊液及通过破口吸引部分囊内液,选择开口较大,钳头较长的无损伤钳夹闭,同时用腔镜下血管阻断钳(“哈趴狗”)夹闭破口,先后用10%高渗盐水、碘伏冲洗破口周围组织,并告知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命体征,判断是否发生包虫囊液过敏反应,并给予处理。囊肿破口>3 cm,无论位于顶部或侧壁,或囊肿破口虽<3 cm但位于侧壁尤其后侧壁或下侧壁,不易显露,腔镜下无法控制囊液外渗,吸引器吸净后立即中转开腹,处理破口及外渗囊液,同时给予抗过敏处理。术后第一肝门、右侧肝下放置双腹腔引流管每日对流冲洗3000 ml温盐水,连续冲洗5 d,并分别于冲洗1、3、5 d冲洗液留样化验包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术后均常规口服阿苯达唑乳液6个月。
3例术中囊肿破口>1.5 cm但<3.0 cm,囊液渗出<50 ml,腔镜“哈趴狗”及时夹闭破口,处理得当,发生轻微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四肢、胸部皮肤出现潮红颜色,局部出现荨麻疹,经吸净外渗囊液及碘伏纱布擦拭,同时静脉静脉推注20 mg 地塞米松处理后,未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1例包虫囊肿8.7 cm,1例包虫囊肿9.6 cm,囊壁均较薄<3 mm,分别在游离外囊和标本装袋过程中囊肿破裂,破口较大,>3 cm,外渗囊液分别为125、140 ml,立即用吸引器吸净外渗囊液,静脉推注20 mg 地塞米松,同时中转开腹,进腹后找到破口,大弯钳夹闭破口,碘伏盐水冲洗腹腔,并行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或快速取出标本,亦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例囊肿破口<1.5 cm,吸引器尽量吸净外渗囊液及部分囊内液,Hem-o-lok(型号XL)夹闭破口,并先后用碘伏纱布条、高渗盐水纱布条擦拭干净,静脉推注20 mg 地塞米松,术中未发生过敏反应。13例随访(16.3±3.2)月,均未见腹腔包虫种植或复发。
我院2014年引进3D腹腔镜设备,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肝囊型包虫手术治疗中。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3D 腹腔镜治疗不规则肝囊型包虫病优势明显,尤其是辨别多个串联囊肿间的位置,以及指导手术器械进入深度方面更加突出,这种优势使组织层次更加明显,提高抓钳的准确性,应用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较好[6]。
无论是传统开腹还是2D、3D腹腔镜肝包虫囊肿手术,术中如何预防肝包虫囊肿破裂,以及包虫囊肿能否完整切除是肝囊型包虫病手术治疗的核心。初期我们的手术方式以包虫囊肿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为主,随着对包虫外囊结构的深入了解,我们探讨术中寻找包虫纤维外囊,行囊肿完整摘除术,为此也付出术中囊肿意外破裂的代价,近几年开始采取完整切除囊肿所累及的整个肝叶或段的方法,已获得良好的效果[7]。
预防术中包虫囊肿破裂,我们认为术前需仔细评估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了解囊肿大小,囊肿壁厚度及囊肿与周围胆管、血管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尤其重要。对于包虫囊肿<5 cm,且位于肝左叶,或包虫囊肿5~8 cm,且囊壁厚度>3 mm,位于非困难肝段(1、7、8段),行3D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或囊肿切除术相对安全的。
我们对手术方式也进行改进:表浅且较大包虫囊肿(>8cm),囊肿切除前,提前旁开3~5 cm切口,并放置切口保护器,将多块碘伏水浸泡过的纱布置于包虫囊肿周围,保护腹腔内肠管等组织,保护器上安置手套,再次充气建立气腹,提前穿刺吸引部分囊液,并向囊肿腔内注入碘伏盐水灭活包虫子囊,囊肿腔内置入“加长trocar”反复用碘伏盐水冲洗吸引,直至囊肿较小后缝合囊肿壁破口,继续行包虫囊肿切除或肝叶切除术。包虫囊肿切除后务必放在足够大,一定厚度的标本袋内取出体外。切除标本一旦离体,立即置入标本袋内,从旁开切口中取出,再行创面检查,止血,处理胆汁漏,放置引流管等。对于预测可能发生破裂的包虫囊肿,在探查完囊肿病灶,未开始切除囊肿前,向囊肿内提前注射碘伏盐水或10%高渗盐水,亦可在超声引导下对囊肿囊液行微波固化、射频消融,提前灭活。术中即使有少量囊液外渗,及时处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术中囊肿破裂,囊液外渗,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轻者出现四肢、胸部皮肤出现潮红颜色、瘙痒及咳嗽等;严重者呼吸困难、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或死亡[8]。因此,术中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要立
即面罩吸氧,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抗组胺和升压药物,大多数患者过敏反应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3D腹腔镜手术治疗囊型肝包虫过程中,我们要格外慎重,术前结合影像学资料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细致、耐心操作,谨防囊液外漏,一旦发生囊肿破裂,根据破口大小及外渗囊液的量,合理及时处理,联合抗过敏治疗,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同时做好囊液灭活,污染组织的冲洗,抗组胺、激素药物的应用,术后精心护理,做好腹腔冲洗工作,规律口服阿苯达唑,定期复查,合理的个体化方案是囊性包虫病综合治疗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