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治背景下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探析

2020-01-11 08:32谢应善陈小娥
职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自治学生管理

谢应善 陈小娥

摘 要:本文总结了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阐明了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学生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学生自治背景下的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自治 学生管理 改革

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才结构与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则对技工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不仅在技能的培养上要求技工院校跟上制造技术升级换代的步伐,而且需要技工院校教育对接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推进一体化课程改革,进行学生管理创新,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一体化课程改革符合教学发展的需要

一体化课程改革将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解决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一体化课程改革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时,教师需要运用项目教学、现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法,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运用板报设计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训车间自主创作、设计安全知识宣传板报,再在动手中积累实训安全常识,就可让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再如,运用现场辩论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在讲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时,总有学生会提出疑问:难道不是要经过实验加工才知道工件的工序等一些问题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就先加工后写工艺卡与先完成工艺卡再加工两个命题进行一场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工序卡。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让学生扮演企业车间相关车间主任、操作者、质检员等角色,并设置相应的观察员进行监督,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实训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

(二)一体化课程改革造有利于就高素质创新教师团队

在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扮演旁观者、引导者、点评者,课后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策划教学活动过程、制作工作页等。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仅靠几位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进行团队协作。

1.引进和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可塑性强,是技工院校的教学后备军。可根据新教师自身特点指定一名校本导师,让青年教师在3~5年内与老教师一起跟岗带班实训,再让青年教师教授1~2门理论课,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课堂驾驭能力。同时,要激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2.引进企业一线专业技术能手

企业一线专业技术能手的岗位技术实践能力过硬,但理论授课能力亟待提升经过2~3年专业理论和课堂驾驭能力培养后,他们会成为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

3.聘请行业专家

行业专家的综合能力较强,他们可协助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教师开展地区产业调研,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校本教材。他们能与技工院校本校教师形成互补,促进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4.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

通过专业理论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合作、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有经验的教师和新教师合作,进行团队协作、模块化教学,解决个体教学不能完全满足一体化课程改革要求的问题。

(三)一体化课程改革利于优化教学资源

一体化课程改革需要整合技工院校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环境,为此就要通过与地区主要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与企业实际环境相一致的实训区域。以机械类实训场地的建设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实训区。包含安全基础知识展板、安全防护用品展示、安全案例展示等,用于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安全隐患排查、自我安全防护检查等。二是资讯讨论区。包含多媒体教学设施、学习桌椅、电脑、实训车间规章制度等。三是工艺实训区。包含机械加工手册、夹具种类展示、标准工艺文件展板、工艺管理知识展示宣传等,用于加工参数设定、工序卡制作、工艺流程制定、工艺优化讨论。四是品质实训区。包含检测工量具、三坐标、粗糙度检测仪、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意识宣传展板等,用于检测工量具使用、检测标准训练、产品检测、检测记录与质量分析。五是生产实训区。包含标准工位、企业文化渲染展板、成本意识宣传展板、定制管理元素、6S管理宣传展板等,用于岗位6S管理、操作技能实训、产品质量控制、企业文化熏陶等。

二、一体化课程改革要与学生管理创新相辅相成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教育经历等不相同,导致学生的兴趣、爱好差异很大,要想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一体化课程改革中,需要技工院校全员参与、多部门合作,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同时,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使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创新齐头并进。

(一)陈旧的学生管理模式影响一体化课程改革成效

一是学校缺乏全员育人意识,教学与管理脱节,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学生管理部门只负责宏观统筹,班主任负责具体管理工作,这样的学生管理工作并不科学;三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没有纳入学生成长档案,考核流于形式。

(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可分割

第一,根据分工,教学管理包含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学生管理包含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养成教育、心理辅导等,二者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缺一不可。

第二,教学管理主要在课堂上,学生管理主要在课后,课堂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课后同样需要有教学管理存在。

三、学生自治可助力一体化课程改革

“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学生自治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实现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

(一)创造学生班级自治条件

实现班级自治,首先,要培养得力的班干部,班级良好班风有助于实现对班级的高质、高效管理。其次,要制定班级自治公约,明确自治的权利和义务,激励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再次,要通过指导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二)学生自治与一体化课程改革相得益彰

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学生自治融合,这种模式是让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创新这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学生的素质与成绩都很重要,对学校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一体化课程改革与学生自治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二者融合,相辅相成,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综合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二是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形成合力,有助于转变教育理念,避免了教学与管理“两条腿走路”,使学校管理更加条理、细致、轻松。三是更多自律、自信、自立、自强的班集体形成后,减轻了教师工作压力,有利于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教研中,丰富了教学內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四是将更多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有助于全程、全面考核学生素质。

一体化课程改革在路上,技工院校还需不断总结创新,推进改革进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衣海永.高校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融合机制探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9 (1).

[2]谢应善.一体化教学方法运用探讨[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2013(11).

[3]盛翠娟.高校学生自治的意义探析[J].文教资料,2012(2).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一体化课程自治学生管理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城市社区“自治”理念如何落地生根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庄子的自然政治思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