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甫
摘 要: “互聯网+”背景下,依托高职院校开展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践,已经成为向各个行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新摇篮。回顾职业教育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可知,产教融合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够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加接近实际工作状态的环境,并实现师资等相关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本文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分析探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提出了优化改革策略,希望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背景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互联网+”时代,相关领域内的“跨界融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优化,教学模式需要革新发展,还需要将技术性教育与特定产业的发展结合,真正为教育扶持产业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西方国家,以“产教融合”为主的教育模式早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流,但就眼下的情况而言,国内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仍处在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在整合相关理论概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相关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如此才能使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来说,“产教融合”改革是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关键在于将企业生产和学校教育整合在一起,重新分配整合各项教育资源并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因为企业也参与到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之中,所以这方面的改革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缩短了各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从侧面说明了推进相关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一、理论概念分析
1.“互联网+”。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各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有效融合的倡议,这时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影响逐渐从消费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1](19-26)。
综合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层面着手理解“互联网+”的内涵:首先是经济层面。“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再借助各类工具创造全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能够将其与传统行业结合在一起,就必将带来传统行业的颠覆,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电商网站在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结论。其次是技术层面。“互联网+”主要指的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各类新兴技术的集合体,同样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相关技术在政治、经济、生活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中的应用实践。最后是网络层面。“互联网+”不仅指常规认识中的信息网络,而且涵盖了信息和物质交换后产生的物联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互联网+”做出如下定义: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跨界融合、资源配置优化并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连接开放协作的共享发展新态势。进一步分析可知,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的基础,各类新兴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互联网+”体系[2](117)。
2.职业教育。
简单来说,职业教育以职业技能、职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情感等内容为主,其关键在于提高个体的职业素养,让其更好地适应毕业后未知的就业环境。与常规教育模式相比,拥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是它最值得关注的特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对职业教育进行如下划分:①根据不同教育实施场所,可以将职业教育分为行业企业职业培训、学校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教育;②根据不同办学层次,可以将职业教育分成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3](229)。本文所研究的高职院校便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进一步分析可知,我们应当从内涵和特征这两个方面着手对职业教育进行分析探究:首先是内涵。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终极目标,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后,培养出的人才会具备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职能,对于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次是特征层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例,可以将其理解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体,因此它具有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双重属性。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情况下实践教育都会在职业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学生来说,实践能力同样是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驱动力。
3.产教融合。
不同学者对于“产教融合”有着不同的理解。陈为民将“产教融合”理解为是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在相互融合下形成的有机整体。罗汝珍认为职业教育能够与社会各行各业相连接,开展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生产和服务活动。姚东伟认为“产教融合”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最大化,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和输出所需的人力资源,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双方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可以发现,“产教融合”就是学校和行业产业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以服务社会经济为出发点,以互利共赢为发展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本手段,以“产、学、研、开发”为载体,集产业、教育等内部因素于一体的一种互利共赢的实践模式。
二、暴露出的相关问题
1.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
根据实际教学现状分析,眼下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不同层次、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具体合作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学校主导合作内容、合作节奏,企业只能被动参与这方面的合作实践。对企业来说,它们主观上并不愿意参与这方面的校企合作,只是迫于用工或当地行政部门的“压力”才会被动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改革。基于现状,今后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制定一种全新的校企合作制度、明确合作内容,提高双方的合作积极性。改革的关键在于规范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和在实际人才培养中承担的责任,双方要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此才能够创建和谐共赢的局面。
2.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成立时间较晚,且部分学校是由过去的技工学校或是中职院校合并成立的,受教学特点和培养方式的影响,培育出的学生大都只能从事单一重复的机械劳动,缺乏创新能力和科研精神,综合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满足企业实际所需的人才发展要求。此外,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暴露出了盲目跟风和只关注短期利益的问题,这同样是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原因。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不到位。
我国对大多数学校明确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要求,虽然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已满足这一标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理想。部分院校只是满足了相应的师资比例,但其中不乏一些挂名教师,因此很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人数并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应用率较为有限,给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带来了极大阻碍。
4.实践课程尚未有效落实。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实践课程教学,其落实和实际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现阶段,虽说在相关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各地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产教融合改革,实践课程数量与过去相比显著增加,但该类课程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这类问题主要与师资力量方面存在的短板有关,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其他高校同类型专业的毕业生,或者是教龄很长的老教师。虽说这部分教师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不具备足够的实践经验,由他们所主导的实践课程教学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质量。需要强调的是,虽说部分高职院校正在通过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以授课的方式开展实践课程建设,但因为过去在企业中工作的技术专家缺少足够的授课经验,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简洁高效地传递给学生,这也是影响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落实情况和产教融合改革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加大监管力度的原则。在产教融合改革中,各个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都需要以学生今后可能会遇到的工作环境为参考,必要时还应当结合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方向并突出实体企业的特色。高職院校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监管,保证教育实际的有效性,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不会陷入盲目发展的误区[4](187-189)。因为实际改革中涉及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和相关负责人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经费和敏感节点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相关改革的稳步推进并让其摊在阳光下。
其次是找准“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实际定位的原则。这方面改革中,我们必须明确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定位,即虽说要在改革中综合应用各类新兴技术为学生创设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但还是要明确其终极目的并不是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是让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简单来说,“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涉及的各项工作都需要为教学服务,这一原则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动摇。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够完成现行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并为学生搭建起高效、有序的实践学习平台。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时,为其配备懂理论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师,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职业技能。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国内一部分高职院校以“产教融合”和“实践教学”为借口,将学生当成了“免费劳动力”出让给企业使用,上述做法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违背了产教融合改革的初衷,因此后续工作中需要明确“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际定位,这将为后续改革指明方向。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具体策略
1.创新校企合作,建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我们要从政策上帮助企业解除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后顾之忧,必要时还应当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其参与产教融合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情。以上述工作为基础,需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之中,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产教融合改革实现了教育界和产业界等多个行业领域的跨越,除了企业参与之外,地方政府部门也在改革中起到引导作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注意兼顾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关键在于依托校企深度合作发挥好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具体分析如下:(1)政府层面。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做好相关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依托大数据技术整理出本地区的人才需求信息,并编写正式的地区人才需求报告。这可以帮助学校对专业及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优化,并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2)企业层面,要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与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这一环节的改革实践可以帮助学校实时掌握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对企业来说,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3)学校层面,需要以“互联网+”时代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参考,以政府部门制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整合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参照各个方面汇总上来的数据信息和特定行业的发展动向,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优化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
在完成上述改革之后,还需要建立动态化的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现阶段,相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学校要充分借助各类新兴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企业搭建起合作交流的平台,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建立起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要想实现课程体系动态化管理,首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整合不同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标准、能力结构等不同需求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学校要对岗位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还要严格监控高职院校的专业课设置,使其能够根据企业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和教材内容,让课程体系调整更加规范化、人性化。
2.革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人才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今后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提高人才质量,确保其能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要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学模式。新形势下,“互联网+”所代表的技术和资源将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资产,利用各类新兴网络技术的交互性,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育服务。当然,这需要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设置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全方位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对学生的情感结构、认知结构特点与价值倾向进行深层次分析,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把控。以此为起点,根据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述工作为基础,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势推进教学过程的网络化、互动化改革。具体来说,要综合运用慕课、微课或云端课等线上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打破以往教学模式所造成的限制,贴近市场需求学习知识,最终提高专业技能。这方面的改革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好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实现线上和线下学习模式的优化整合,有助于提高綜合素质。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实践课程。
首先,通过高薪吸引优秀教师到高职学院任教,以此为基础做好在岗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技能。其次,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本地重点示范性院校的沟通交流,尽可能组织有能力的教师参与到相关课题的研究之中,帮助其掌握先进、高质量的教学技能。最后,尝试组织优秀教师到企业中兼职,或让优秀企业骨干到学校中代课,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要注意做好前期培训,帮助教师或优秀企业骨干适应未知的工作环境。上述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为实践课程的改革实践打好基础。以上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帮助其整合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适应全新的教学形势。
实践课程的优化改革,应当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教师需要突破以往的实践教育观念,真正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教给学生需要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应当做好实践教学的“售后服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参考调整教学重点。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改革,将会弥补以往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贺书霞,冀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偏差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0(12).
[2]凌黎明,张继涛.新时代高职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J].才智,2020(16).
[3]魏源.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探究[J].科技风,2020(15).
[4]多淑杰.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治理路径[J].商业经济,2020(05).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专项”2019年度开放课题立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CJRH2019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