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菲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及困难,本研究以所在学校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48名教师为对象,展开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名教师进行了专门访谈。通过调研,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同感,分析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困难,提出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为其他同类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实施困难 建设路径
一、引言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此后,各大高校开始进行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各门课程协同育人,培养出一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人才。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不仅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而且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设计。
2016年以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不断涌现,且研究成果在近两年剧增。现以“课程思政”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发现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论文由2018年的754篇增长到2019年的2793篇。然而,就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而言,研究成果并不十分乐观。2018年,相关成果仅有19篇,2019年仅有100篇,截至2020年6月,大学英语核心论文仅有5篇。现有研究主要从课程思政实施理据和价值及改革与实践探索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例如,夏文红,何芳(2019)提出了大学英语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时代价值;崔戈(2019)在文章中指出,大连理工大学就外语“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学校通过建设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示范课程、教学指南和专业化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构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
综上,当下基于调研数据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问题、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较少。笔者基于真实调研数据,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实施问题,并从学校整体规划和教师个人提升两方面,提出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调研基本情况。
研究共选取笔者所在高校承担大学英语课程的48位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校级项目开展的针对性及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并未选取其他高校或其他课程老师为对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8份,回收45份,回收率为93.75%。此外,还通过座谈、在线访谈等方式对10名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认同度高。在参与调研的45名教师中,93.33%的教师表示知道课程思政,91.11%的教师赞同大学英语教师有育人责任,95.56%认为大学英语与思政课有协同育人的必要。总体来看,大学英语教师对自身承担的育人责任和课程蕴含的德育要求是认可的。
少部分教师育人意识不够强。调研显示,不愿意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占比达到17.78%,这部分教师育人观念、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意愿度要提高。一位受访教师表示,教师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课外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在英語课上实施德育,觉得不合适,这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要不要开展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育人意识。如果教师主观上不认同课程思政,可能就不会实施,或者在实施过程中敷衍了事,不关注效果,甚至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大幅减弱。
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育人能力缺乏,育人信心不足。研究发现,虽然总体上教师对课程思政认同度高,但是,只有48.89%的教师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容易实现,51.11%的教师认为协同育人实现难度较大,86.67%的教师并不知道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一位教师表示,自己很愿意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因为那既是当下教学改革热点,又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在要义。然而,思政专业知识空缺,课堂上亦不太敢过多涉及思政元素。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虽然英语专业能力较强,但是育人信心不足,育人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思政知识不足,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时事关注度不够,需要相关指导和培训。
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参与度不高。数据显示,真正开展课程思政的大学英语教师只有28.89%,未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占比高达71.11%。明显与国家和学校政策倡导的全员育人和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目标有一定差距。
在访谈中,教师们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困难。一方面,学生处于复杂的时代环境,需要价值观引导和批判性思维培育,另一方面,如何将德育融入教学是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他们担心思政融入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削弱英语学习效果,或者融入生硬,导致英语课变质成了政治课。此外,课程思政偏向于主观,如何嵌入课程评价同样是老师关注的问题。
三、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各种信息混杂,学生信息筛选能力较弱,思想极易受到不良影响,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立场。
大学英语作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课时最多、时间最长的通识课,融入德育至关重要。如何增强大学英语教师德育观念,提高德育能力,如何实现大学英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教学,都是学校和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难,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统筹资源,做好整体设计与规划。
宏观上讲,学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进行整体规划,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资源各个要素(何云峰,吉列丽,张青青,2019),实现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和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最终达到协同育人。
首先,相关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授课和听课,以身示范,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榜样,这将有利于带动其他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探索和研究。例如,学校可开设“新生第一课”“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等,由校长、书记、院长牵头讲授。疫情防控期间,复旦大学就推出了“疫情与经济”系列主题课程,经济学院院长带头讲授,对其他学校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和途径起到了示范作用。
其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长效机制。学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特色,从在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项目研究、网络交流平台、第二课堂建设到实践育人基地开拓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例如,就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学校要明确服务地方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加强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锻造工匠精神,提高专业技能。
第三,建立课程思政奖励制度,开展课程思政案例研究、大纲和教案比赛,以赛促建。一方面,比赛可促进教师探索和研究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可调动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优秀案例、大纲和教案可在全校推广,供课程思政建设有困难的老师模拟学习,营造全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四,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和优秀课堂观摩。教育者,需先受教育。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在教师。学校可邀请专家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从思想理论到实践操作层面给予详细的指导。另外,学校可定期组织课程思政优秀课堂和公开课观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增强教师德育意识和提高德育能力。例如,梅强(2018)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打通课程思政的关节点,学校早已开展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校内系列公开课”,包括写作、阅读、听说和翻译等,挖掘了大量思政育人点,形成了很多可借鉴、可复制的思政教育案例。
最后,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反哺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学校要从整体上评价开展课程思政的成效和不足。韩宪洲(2020)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评价应该侧重于工作评价,切忌“一刀切”,要着重探索问题,改进工作。要看学校政策宣讲是否到位,工作部署方向是否正确,要求是否落实,是否结合学校和专业特色开展课程思政,是否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其次,学校要制定一套系统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制度,公正客观地评价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以评促建。比如,学校可以建设一支专门的“课程思政”督导队伍,进课堂听课,督促课程思政实施,评价实施效果。最后,学校要进行课程思政评价指导,解决教师评价方面的疑惑。就大学英语评价而言,要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在授课中,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判断课程思政效果,如通过Oral Presentation,判断学生是否学会寻找和甄别网络资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内容,判断是否思想上有所提升;根據课堂表现,是否有迟到等不良行为习惯,是否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能否参与合作完成任务等,从而判断行为上是否有转变。
(二)提升专业水平,坚持自然融入原则。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大学英语教师要德才兼修,既要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又要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育人能力。
第一,教师要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注意一言一行,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修养正面影响学生,引导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传播正能量和中国好声音。大学英语教学包含他国文化知识学习,有特有的课程属性,教师在课堂上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加深学生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要融入中国文化知识传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第二,教师要注重思政材料的积累。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提高对思政的敏感度。在平时生活中,多积累思政素材,通过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学习强国平台等,补充思政知识、积累思政素材。一方面,丰富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保证教学素材具备一定的思想性和时效性。例如,学习强国平台专设有思政与德育板块,报道各地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典型案例,教师可随时关注学习。
第三,教师要积极回应学生关切,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疑难困惑。教师要做好学情研究,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回应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及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立场。2020年,学生普遍关注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包括疫情发展势态,还包括国际国内重要媒体对疫情的报道。在疫情防控之下,某些外媒因为翻译错误或刻意歪曲事实,进行了有损中国形象的报道,对读者起到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中国形象,更有可能给学生造成思想困扰。在疫情防控这样一个特殊而关键的时期,教师应该起到价值引导作用,以此为教学出发点,讲解翻译技巧,既让学生学到语言技能,又引导他们培育批判性思维,坚定中国立场。
最后,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探索思政有效融入教学的新方式。教师要钻研课程和教材,充分挖掘隐含的思政因子,自然融入教学,切忌为了德育而德育,偏离大学英语本来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教师可采用翻转课堂、讨论分享、思辨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让学生在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升思想水平。例如,梅强(2018)建议采用思辨式讨论默化思政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师主讲或者简单的提问等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立场等,一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二来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育人目标随之无痕实现。
四、结语
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既需要高校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又需要大学英语教师不断努力。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做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2]韩宪洲.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怎么看[J].北京教育,2020(5):48-50.
[3]何云峰,吉列丽,张青青.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8):37-39.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
[5]梅强.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8(9):20-22.
[6]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7]夏文,红何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J].人民论坛,2019(30).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武汉商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18Y0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