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秀梅
(河北省承德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滦河流域位于华北地区东北部,北起内蒙古高原,南邻渤海,东依辽河,西部与蓟运河靠近,对海河流域自然生态、人文环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滦河干流上已建成的潘家口、大黑汀2座大型水库,总库容达34 亿m3,在向天津市和唐山市供水、减轻下游洪灾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滦河在承德市的流域面积较大,覆盖地区人口370余万人,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跨越承德市双滦区、双桥区、高新区和承德县大部分地区,对承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河北省水利厅、河北省环境保护厅调整公布的《河北省水功能区划》(冀水资〔2017〕127 号),在滦河干流上划分出“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区划范围为三道河子—乌龙矶。该区域内水功能区起点建有三道河子水文站,用于监测水功能区上游来水的水量和水质情况;下游分别设有滦河大桥、白庙子、上板城和乌龙矶等4处水质监测断面,用于监测水功能区区间的水质情况。滦河最终汇入潘家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同时该水功能区划段内共计有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三大支流汇入,在相应支流汇河口处分别建有韩家营、承德、下板城3 个水文站,用于监测相应河流的水量和水质情况。
该区域的水资源总量,即可以被居民生活、生产利用的水资源量,为伊逊河、武烈河和滦河入境水量之和。以2015年为现状年,统计分析可得2015年区域50%、75%、85%、90%、95%频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分别为7.570 5亿、4.352 2亿、3.764 2亿、2.658 2亿和2.053 8亿m3。
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现状年用水量为1.124 1亿m3,以该水功能区现状年水量与水功能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计算不同保证率时滦河水功能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保证率分别为50%、75%、85%、90%、95%频率时,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对应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为14.8%、25.8%、29.9%、42.3% 和54.7%。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为90%或95%时,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国际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即使频率75%偏干旱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也达到25.8%,属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的水域。
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无论是现状年还是不同保证率时都属于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的水域。2015 年现状年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45.0%,区域主导功能是工业用水。同时,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沿线重要城镇饮用水源为傍河取水,主要布局在武烈河入滦河河口雹神庙以上河段,而武烈河入滦河河口雹神庙以下水功能区范围内没有重要城镇饮用水源地,且有绿溪污水处理厂和承德市污水处理厂以及上下游主要河流汇入,水质不易达到目标水质要求。该区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等支流加入,水质变化跨度大,特别是承德市位于武烈河上,雹神庙至乌龙矶段水质较差且该河段布设有工、农业取水口,不具备作为饮用水源区功能。
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严格按照水利部《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办法》(水资源〔2017〕101 号)、《河北省水功能区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2014〕第17 号令)要求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建议一级区划“滦河承德开发利用区”保持不变,二级区划“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分为2个水功能区:“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区划范围为三道河子—雹神庙,长度39.5 km,水质目标Ⅲ类不变;“滦河承德工业用水区”,区划范围为雹神庙—乌龙矶,长度39.4 km,水质目标保持Ⅲ类不变。
将原“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缩短,新设“滦河承德工业用水区”顺应滦河水功能区水资源的实际开发利用需求,未新增取用水户及新的开发利用功能,不会对其他用水户产生不利影响。滦河水功能区主导功能调整后,既考虑承德实际情况,也充分考虑了下游“承德唐山缓冲区”的水质保护,不会对相关水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
滦河水质受上游来水及沿途污水汇入的影响,水质长期不达标。加强上游水功能区管理,封堵滦河沿岸排污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可有效提升滦河水功能区的水环境质量。
滦河水功能区位于潘家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区上游,建立滦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可有效降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对潘家口水库水源地污染风险。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全面保护的原则,注重水量、水质、水生态的协调性,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当河道流量急剧减小、发生河道断流时,原有的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体功能逐步消失,加上河流无外流域调水可能,因此首先要采取积极的节水措施,提升水体使用功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2 号)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逐级考核,其中,水功能区水质达标3 条红线是最具挑战性的红线,分析长系列(2004—2015 年)滦河承德饮用水源区水质监测数据,水质评价均为Ⅳ类—劣Ⅴ类,严重超标,所以应加强水污染防控,力促滦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滦河沿途农村地区生活、养殖及农业生产污水也是造成河道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另外,该河段还布设有多个大型入河排污口,多年的汇集、沉淀使河道底泥污染严重。为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应减少沿河农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逐步完善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系统。同时,严禁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严禁超标排污。
建立健全滦河水功能区水量、水质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健康评估,为水功能区监督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功能区设立明显、规范的标志,加强对河道水质的保护;各级各部门严格开展水功能区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动态监测水功能区水质变化,定期向社会公布水功能区水质状况。一旦发生水质异常或者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向同级环境保护部门通报,依法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采取各种形式与手段,加强对水功能区的宣传,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获取公众广泛支持与参与,使水资源保护变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建立水功能区违法行为投诉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水功能区保护提供便利,并对有关的投诉、举报以及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