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的解放

2020-01-11 18:59
科学经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器物质劳动

生 蕾

(上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44)

“人工智能”一词在近几年可谓“炙手可热”,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正在持续高涨。由谷歌研发的“阿尔法狗”(AlphaGo)在2016年击败围棋高手李世石后,在2017年五月份又以3比0的总比分战胜了排名世界第一的围棋冠军柯洁。AlphaGo是一款以“深度学习”为工作原理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已然远远超越了人类智能,显示出无限的潜力。可以说,这是一个全面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这其中也包括对人类劳动的影响。

劳动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在早期将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后来则更多地阐述“物质生产活动”或“实践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看作劳动概念的进一步丰富与具体。正如有学者指出,“‘劳动’主要是发展人作为主体的普遍性和共通性……广义的‘实践’可以看作是包含了‘劳动’在内的一种广义的人类行动概念。”[1]因而,劳动概念实则是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确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彻底摆脱了异化劳动。到那时,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成为真正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但这必须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以及人们获得大量的自由时间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使这一前提的实现成为可能。进而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将迎来解放。

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机器能思维吗?”是著名的“图灵之问”,图灵的这一疑问揭开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序幕。1956年6月,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y)、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等人在美国的达特茅斯(Dartmouth)召开了关于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讨论会。这次会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一词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诞生的。这样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虽然时间算不上很长,但它的发展速度、规模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显然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那么,到底何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概念由于其涉及学科的多样性、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发展的历史性,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就其字面来说,人工,也就是人为的,是人力的结果;智能,可以扩展为“智慧”和“能力”,智慧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素质,而能力是主体将获得的认识运用于实践的素质。结合来看,人工智能也就是人为的智慧和能力,原本智慧和能力的主体是“人”,但人工智能的主体显然不是“人”,而是人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即机器。因而,人工智能可以概括为人赋予机器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这样的机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扩展与延伸。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即通过研究人类的智能活动规律,从而构造出具有一定智能的系统,将该系统应用到计算机或智能机器上来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或技术,并进而让计算机或智能机器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能才能胜任的工作。[2]1-3

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其概念的内涵也随之而不断丰富与扩展。起先人工智能只是模拟人的数据运算、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能力,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具备学习、感知、记忆等思维活动,未来的人工智能在创造能力、情感表达、交互性等方面还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入手。人工智能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人工智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工智能不管其如何智能,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多么巨大的超越人类智能的潜力,也改变不了其本身是人类智能的结果。人工智能实质上即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与世界交互过程中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其二,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扩展与延伸。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是人类智能的活动规律,通过对人的感知过程、认知过程、思维过程等脑部活动的探索,模拟出与人的脑部活动相似的系统。并且这些系统具有突破人类智能局限的潜力。其三,人工智能具有相对独立性。人工智能一经发明出来,就不再以人类智能为参照物,而是参照自身的性能不断更新升级。同时人工智能也对人类的智能活动产生影响,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人工智能的主要载体是智能机器,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智能机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专家式智能机器、学习式智能机器、自主意识的智能机器和超级智能机器。[2]7-10专家式智能机器是智能机器发展的第一阶段,其将人类的计算活动进行抽象,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用数学和算法来模拟这一活动。这种智能机器代替了大量繁重的人工计算和重复脑力劳动,在文字识别、搜索引擎、系统查询等方面已取得不错的成果。学习式智能机器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其无需外部培训,就能自动适应思考与决策。比如前文所提Google公司研发的AlphGo,这款围棋智能程序具有从大量数据中寻找规律,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进行准确的预测,战胜人类世界的冠军。自主意识的智能机器也可以称作人类水平的智能机器,这一阶段的智能机器的智力活动已接近人类。它具有自我意识,能意识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如克隆人技术的发展。最后是超级智能机器,这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已经全面超越了人类的智能,甚至开始主宰人类。其就像阿甘本所谓的“装置”一样,作为一种强大的实体性力量,控制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就目前来说,专家式智能机器和学习式智能机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技术相对纯熟,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未来人工智能必然是向着更为智能化、类人化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在与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扮演起基础性、关键性、前沿性的角色。智能机器的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不断扩展到家庭、娱乐、教育、军事等专业服务领域,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逐步占据医疗、金融、媒体、律师等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地位,不断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3]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

二、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主要是创造性劳动

人类的具体劳动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以机械化为特征的机器大工业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成为工业劳动的普遍形式,即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此时除了处于第一线的生产工人外,开始出现间接生产者,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此时劳动的直接生产者比重下降,间接生产者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体力劳动比重下降,脑力劳动比重上升。20世纪中叶,以自动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由高度机械化向自动化、信息化过渡,间接生产者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大量人员从事脑力劳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对具体劳动的影响趋势,随着自动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不断减少,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多。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科技,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同时,也为人类劳动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劳动将发生根本的变革。首先,智能机器的出现使人逐渐摆脱繁杂的脑力劳动。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机械力逐渐取代了人力,体力劳动的机械化由此肇始。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则开始了脑力劳动的机械化。换句话说,一般的机器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智能机器则逐渐取代了人的一些脑力劳动,比如大量的数据计算、语音与物体的识别等等。这些重复、冗杂的脑力劳动使人感到乏味、厌倦,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用智能机器取代人来从事这些工作,在减少人为错误的同时又使人抽身而出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其次,人工智能不断突破人类脑力劳动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人类为弥补自身能力不足而制造的工具。人在自然面前具有很多的局限性,就像弗洛姆从发生学角度给人下的定义,他认为:“人类可以说是在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能的适应力达到最低限的时候出现的。”[4]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不够灵敏,跑得不够快,手臂也不算有力,但正因为如此,人为了生存,开始制造工具来弥补这些不足。一般说来,之前的工具几乎都是人手的延伸,而人工智能则开始了人脑的扩展。人工智能正在不断突破人类脑力劳动的局限,比如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进行大数据的运算,这对于人脑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人工智能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光凭人脑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可能只需要几分钟或者几秒就能完成。最后,人工智能的发展扩大了人类劳动的疆域。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推进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使这种探索向纵深发展。比如说,智能机器人的诞生,一方面使得对外太空探索的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可以在外太空常驻,从而更精细地对外太空进行分析与探测。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新的劳动领域出现了。比如智能系统发明出来,就必然要求配备有相应的系统维护、更新与监管人员。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凸显人类在劳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劳动相比仅仅信息化、自动化的非智能时代,具有根本的不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劳动将会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马克思曾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是剥削工人的工具。工人沦为机器的附庸,成为机器的零部件,在机械化劳动中,工人的活劳动受机器的死劳动支配,“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在这种永无止境的苦役中,反复不断地完成同一个机械过程;这种苦役单调得令人丧气,就像西西弗斯的苦刑一样;劳动的重压,像巨石般一次又一次地落在疲惫不堪的工人身上。’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夺去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5]即劳动的机械化实则是人的机械化,表面上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同时却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人的劳动变得空洞、乏味、没有内容,是人在配合机器,成为机器的一部分,而不是人控制机器。后来自动化、信息化带来的人的脑力劳动的增加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现实。人依然是自动化机械世界中被分工固定住的存在物,大多数非体力劳动也呈现出机械化、程式化、模式化的样态。而智能机器被赋予人的智能,这可以说是机器的人化。如果说人的机械化是对人的否定,那么机械的人化就是对人的否定的再否定,使人重新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在人工智能时代,基本上那些机械化、程式化、使人片面发展的脑体劳动都能够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从这些片面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人将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劳动。到那时,劳动者和他的整个劳动过程之间将建立一种有机统一的联系。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创造性劳动将主要是非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马克思正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中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住穿需要的物质资料,他说道:“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158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他的肉身决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将一直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人一开始通过生产活动满足最基本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于是物质生产活动将会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扩大的需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必须的。就目前来说,虽然已有一部分人在进行非物质资料的生产,但大多数人的劳动仍处于谋生劳动的阶段,劳动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需要。而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的物质资料已经极大地丰富起来,绝大多数物质资料的生产均可由人工智能完成。此时的人们将在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领域或人工智能创造的新领域进行劳动,这将主要体现为非物质资料生产的创造劳动,比如艺术创作、科研活动、发明创造等等。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活动,在劳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并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此时的劳动或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创造性劳动具有解放意蕴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劳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自动化、信息化完全颠覆了以往机械化生产的世界。工业劳动不再是主要的劳动形式,甚至大量的脑力劳动也能被计算机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新情况,国外有学者提出了“非物质劳动”这一概念。“非物质劳动”概念的首创者是毛里齐奥·拉扎拉托,他认为“这一概念可以被界定为生产商品的信息和文化内容的劳动”[7]。这一定义是比较模糊和不准确的,容易引起误解。随后,哈特和奈格里对这一概念作了更为清晰的阐述,他们在《大众》一书中指出,非物质劳动“是一种生产非物质产品,譬如知识、信息、交往、关系或者情感反应的劳动”,这种劳动可以界定为两种主要的形式,一是涉及智力的或语言的劳动,另一种指情感劳动。[8]

可以看出,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具有间接性、非物质生产性以及主客体同一性的意蕴,所谓主客体同一性是指劳动客体不是外在于主体的物质世界,而是主体本身所具有的某些情感、能力、需要等等或主体不自觉产生的信息,这样劳动客体也关涉主体本身。主客体的同一性凸显出主体的能动力量,同时建构出人与人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关系网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特和奈格里认为虽然在这个资本主导的世界里,非物质劳动仍不免具有剥削的性质,人们的劳动成果被资本家秘密占有,但这一劳动形式也表现出某种解放的潜能,比如现在仅仅依靠资本家投入资本并不能确保获利,还需要劳动主体积极参与其中,在关系网中投入情感、信息等要素。从这一角度去看人类的解放,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他们的非物质劳动这个概念的问题就在于对其解放功能的解读过于乐观,并且逻辑上也不太严谨。[9]哈特和奈格里过于强调主体的维度,仅仅从主体谈解放在逻辑上很容易陷入矛盾的境地。应该看到,主体劳动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带来了主体地位的凸显,另一方面这种改变源于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真正的解放是主体在满足自身物质生产需要基础上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个体与类达到同一,即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422。因而,仅仅从主体出发,完全无视物质生产领域对于解放的现实基础是不妥当的。真正的自由王国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凡人们还没有完全摆脱物质生产领域的束缚,任何所谓解放都是有限的。所以,从非物质劳动这个概念是看不出解放意蕴的,也无法体现人类劳动的未来发展方向。

自2017年步入人工智能元年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前文所述,人类劳动将主要是创造性劳动,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这种根本性就体现在创造性劳动将真正具有某种解放的意蕴,其作为超越物质生产领域束缚的结果,进一步在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由王国中激发人的需要、情感、关系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的创造性劳动提供现实基础。马克思将劳动当作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6]56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作为人的本质特性,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并且人类在劳动中确证了自身作为主体的力量。但随着社会分工产生私有制,劳动开始发生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劳动产品、劳动对象、其他劳动者以及自身都处于分离的状态。人在整个劳动过程中感到受奴役、被支配,原本属人的劳动变得与动物的活动无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的解放也就是劳动的解放,创造性劳动是通向自由自觉劳动的必由之路。人的自然存在使人必然受物质生产的限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尽可能多地减少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的限制,将人从物质生产领域解脱出来。物质生产领域属于必然王国,人的肉体存在决定了必须要进行物质生产。但正如前文所述,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完成大多数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作。相对于人来说,智能机器在物质生产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效、精确、协调、易于控制,过去需要花大量人力的工作,可能一个智能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搞定。高度机械化的物质生产将会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资料,这些物质资料被置于整个社会的控制之下,进行合理分配。于是,人们不必为了基本的生存需要而被迫劳动,人将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脱出来,那时人将按照自身内在本性的要求去选择性地劳动。那时的社会也许就像马克思描述的那样:“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6]165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进入能力充分发展的自由王国,同时激发人们创造性劳动的需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从而人的能力得以发展。马克思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10]也就是说,人类能力的发展是真正的自由王国,具有无限的潜能。人类能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劳动、社会关系以及个性都得到普遍发展。而要使人的能力得到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作为载体。所谓自由时间即是去掉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得。换句话说,只有尽可能地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时间,从而使人的能力得以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替代了人们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人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脱出来,获得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这样,人们就有机会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完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审美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将得到充分发展。另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使创造性劳动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胜任越来越多的工作,这将刺激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人类如果无法在劳动中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那将会面临存在性危机,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将会被人工智能消解。事实上,目前很多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压力。比如,在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仅用25秒就自动编写完成新闻稿并发出。再比如像证券分析师、理财师、律师等职业,面对机器强大的大数据搜索、分析和挖掘能力,也有被取代的风险。并且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机器人替代率同比增长30.9%。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在近5年基本保持20%以上增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11]因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需要必然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果说以前包括现在的人类劳动主要还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不管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体现为一种外在于劳动本身的目的诉求。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都可由智能机器完成,人的劳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本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劳动成为人的内在需要。

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从物质生产领域中解脱出来,获得大量的自由时间,从而使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人们不必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选择某种职业。人们获得了自由选择劳动的机会,也获得了能够自由选择劳动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的劳动解放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在人工智能时代,几乎所有机械、呆板、重复、枯燥的工作都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大多数人会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这样的劳动中,每个人都将感到幸福、快乐、充满力量。

猜你喜欢
机器物质劳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机器狗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机器狗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未来机器城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