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 晶
(白银区第八幼儿园 甘肃白银 730900)
基于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和游戏心态[1],幼儿阶段的教学工作需要以游戏为主流教学形式。因此,引入益智类游戏对幼儿教学创新尤为重要。益智类游戏作为一种规则游戏,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眼睛观察,手、脑结合,完成游戏,锻炼他们的手、脑结合能力,训练其敏捷性和逻辑性。益智类游戏的类型很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游戏,不能一概而论。
许多游戏需要幼儿亲自动手完成。教师主要负责引导,为幼儿提供前进方向[2]。这种模式对幼儿来说稍有难度。幼儿有依赖心理,对不明白的事物有畏难情绪,严重依赖成人去解决。但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也相当强。在教师稍加指导的情况下,他们很乐于自己动手。动手过程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效开发智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益智类游戏是针对幼儿好动的生理特征和游戏心理而设计的[3]。教师在游戏开始前要先给出游戏目标和规则,然后,组织幼儿开始实际行动,按规则完成游戏目标。幼儿要通过肢体行动来参与游戏。因此,益智类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幼儿之间需要建立彼此合作的关系,互相交流、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游戏目标。这将大大改善幼儿彼此之间的关系,营造交流、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交流、配合能力。
竞争能力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甚至会对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幼儿们的生活越来越优越,在生活、学习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偏爱。这是社会意识的进步,也间接导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缺乏困难和挫折的打击、磨炼,竞争意识得不到加强,对其以后进入社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益智类游戏的引入能有效弥补这个缺失。游戏、比赛的失败和成功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教师在游戏和比赛的竞争中要制定合理的规则,要求幼儿不能采取消极的竞争手段,在树立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树立规则意识,并注重引导幼儿的竞争意识走向正确的方向,坚决打击、纠正其恶性竞争的心理。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因此,整体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学的质量。教师在组织、开展幼儿课堂教学时辅以益智类游戏,可以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团队协作意识。游戏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幼儿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知识的学习。在设计益智游戏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实际的课堂内容,还要结合幼儿自身因素,合理、有效地设置益智类游戏,突出其功能性,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大脑发育处于起步阶段,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比较薄弱,好奇心强烈,喜欢提问。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特征出发,围绕幼儿的需求,加强对益智游戏的组织,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及影响力,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以此提升幼儿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保持身心健康。教师要在设计益智游戏时突出游戏的功能和目的,如以培养数学能力为目的,就要在游戏中有效融入数学内容,巧妙展现数学知识,反复强调数学知识点或概念。这样有针对性地设置游戏环节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幼儿活泼好动,缺乏自制力,课堂或课下的学习很难提升效率。当今社会对幼儿的“过度”保护,导致幼儿从小就有不守规则的习惯。这会影响到他们以后融入学校或社会的学习、生活。教师将益智类游戏引入幼儿教学,能强化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增强对规则的认识。教师设计益智类游戏时,要有针对性地设置规则,突出规则的目的性和功能性。
早教事业越来越被家长和社会各界重视,也成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引进益智类游戏是适应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的必然选择。益智类游戏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寓教于乐。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肢体活动和脑力活动,巩固了幼儿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