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河北·承德 067000)
对于满族音乐文化来说,满族传统民歌占据重要地位,并且经过数年的发展流传至今,能够对满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起到充分的显示和传承作用。若能够对满族民歌与满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具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则更加有利于推动满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和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满语maksin,意为“舞蹈”,在汉语中也可被写作“玛克什密”、“玛克式”以及“莽式”等,属于满足传统歌舞形式之一,是十分地道、典型的满族歌舞,不仅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且当时的王室贵族甚至皇帝,均对其十分喜爱。根据《清史稿·乐志》中的记载:“玛克式舞乃满洲筵宴大礼,典至隆重。故事皆王大臣行之……是日皇太后宫进奏乐,上前舞蹈奉爵,极欢乃罢。”并且至乾隆年间,满族民间的玛克沁已经正式被列入到清代的宫廷舞之中,史称庆隆舞。虽然经过数年的传承和发展,玛克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但其始终处于歌舞一体的艺术形式之中,其中的音乐部分在清代被称为乐章,并且在《清会典》、《清会典图》以及《清史稿》中均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其中最为完整的则为《御制律吕正义》之中的《庆隆舞乐章》。根据其歌词可以发现,其中的满汉文歌词极为完整,不仅能够对满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也能够为对满族传统民歌以及满族音乐文化和满族文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
空齐曲一般与玛克沁同时进行表演,属于一种满足的传统民歌形式,一般被称为“莽式空齐”。根据《宁古塔纪略》中的内容,“中一人歌,众人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也就是说,之所以将这一表演形式称为“空齐曲”,主要原因在于众人使用“空齐”二字和以一人歌。将空齐曲与莽式舞同时进行表演,类似于后期的宫廷庆隆舞,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歌形式。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当前使用满语进行演唱的空齐曲数量已经极少,但是通过现有的空齐曲可以发现,其中的喜歌即为一首十分典型的空齐曲,其主要在结婚时进行演唱,歌词为“布拉利,空齐,空齐,花花喜鹊长尾巴,你我两家结亲家”,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能够对满族传统民歌的特点进行充分体现。并且,在满族人民中著名的满文手抄本《尼山萨满》之中,空齐也有出现,虽然歌词和韵律并未向喜歌般整齐,但是采用每两句一韵的模式,不断进行换韵,且每一句开头均具有“空齐,空齐”的和声。并且根据史料记载,《尼山萨满》为“以酒助兴,众人同喜”的空齐曲,无莽式舞与其共同出现,可见空齐曲也可脱离莽式舞作为一种单独的表演形式。
“悠悠扎巴卜扎”是满族的摇篮曲,亦可称之为“悠悠调”、“悠摇车”等,其中“巴卜”即为满语之中的“哄睡语”,虽然在满族历史上可以作为哄睡语的词语,还包括“连声哄睡”“杨声哄小儿语”以及“哄小儿语词”等诸多形式,但是仅“巴卜”一词被纳入《摇篮曲》,并且至今仍在流传。
《摇篮曲》已经在满族人民中流传近千年,所以其唱法多种多样,黑龙江、吉林以及辽宁的满族人民各有不同的唱法,但是均具有唱词简练的特点,并且在《摇篮曲》出现和流传的初期,其歌词为满语,而随着满族人民逐渐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当前所流传的摇篮曲主要为汉文演唱,且能够使用满语进行演唱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不管使用何种语言对《摇篮曲》进行演唱,其演唱形式以及“悠悠扎巴卜扎”的开头,基本均无变化。例如广泛流传于黑龙江地区的《摇篮曲》:“悠悠扎,巴卜扎,狼来啦,虎来啦,悠悠扎,巴卜扎,玛虎跳过墙来啦”。该《摇篮曲》共分为5段,此为第1段,虽然语言为汉语,但是其中的玛虎等词汇即为满语词汇。另外,该摇兰曲中的歌词还涉及到“兴额里温辰恨莫勒得赫”,即为“老鼠经常藏起尾巴”,“上音哈达花兰窝集”即为“白色的山峰与树林”等,可见其中仍然包含十分显著的满语民歌特点。
所谓“文化”或“文明”,其属于一种综合体,主要包括知识、艺术、信仰、习俗、法律以及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类型的能力和习惯。由此,“音乐文化”即为与音乐具有密切关联性的文化,其中包括对音乐作品、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的整理以及研究,对音乐史、音乐家、乐器的研究,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舞蹈、美术、习俗、宗教、工艺、文学的研究。作为满族文化或是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满族音乐文化能够对满族文化的特点充分体现,而满族传统民歌,在满族音乐文化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上来看,民歌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原始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主要为“诗、歌、舞”一体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最初时期,文学、音乐和舞蹈三者属于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神歌、喜歌、摇篮曲一类的满族传统民歌即主要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产生,原因则在于,初期人类社会中十分重视宗教、婚姻以及育儿,所以在满族传统的民歌之中,不仅包含着诸多舞蹈、诗歌,也包含宗教以及风俗等相关内容,例如萨满祭祀表演,其本质属于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的唱词具有和谐的韵律,请神跳神的招式,则类似于原始的舞蹈,神歌的乐曲需要使用腰铃和手鼓进行伴奏,即体现了满族原始音乐独特的风格,同时,空齐式的唱腔也表现出了传统民歌对于“诗、歌、舞”一体形式艺术的继承。作为满族原始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满族传统民歌属于满族文学的基础,也是满族音乐的源泉。
从事实上来看,满族传统民歌并非仅仅是满族音乐文化的源泉,也可以被称为是满族音乐文化整体的集中表现。第一,满族传统民歌属于一种综合性的传统艺术,集音乐、文学、舞蹈、服装为一体,甚至其中能够包含戏剧表演,例如萨满表演即能够对此进行深刻体现。与此同时,满族传统民歌之中包含了十分显著的满族宗教、风俗、民族意识、民族观念以及社会历史等相关的文化,其不仅能够对满族的音乐或文学进行直接反映,更是能够对满族的音乐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进行直接的体现。其次,满族传统民歌属于一种原生态的文化,具有显著的原生性,特别是其中对大量的满语词汇进行了应用。千百年以来,满族人民及其先人一直对自己创制的满文以及女真文进行使用,其文化即为通过满文以及女真文代代相传,直至清末,满族人民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开始大范围的使用汉文,且与此同时,使用汉文进行记录和传承的满族文化,也在满族文化整体之中占据了重要部分。即使相对于使用满文所记录的文化,汉文记录的文化稍显逊色,但是依然不影响满族传统民歌以及满语民歌在满族音乐文化以及满族文化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满族音乐文化之中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不管是萨满民歌、《摇篮曲》、“莽式空齐”还是喜歌,均能够对满足发展早期的渔猎文化特征进行充分的凸显,“一人歌、众人和”的场面以及对孩子“长大以后骑射狩猎”的希冀均充分的反映了满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各个民族具有显著差异性的特色满族文化。并且,在满族音乐文化之中,萨满音乐以及相应的文化更是有效的凸显出了满族音乐文化中所具有的民族性特征。从事实上来看,萨满属于一种十分原始的宗教,从满族先民时期开始直至近代,一直有诸多满族人民对其笃信不疑,且相关的思想、音乐以及仪式已经在满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进行了充分的渗透及融合,甚至可以说,萨满文化在满族人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满族音乐文化还具有十分广泛的人民性,满族音乐文化与满族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例如神歌能够对满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进行反映,“莽式空齐”能够对满族人民的民族歌舞形式进行充分体现,喜歌能够对满族人民的婚姻习俗进行展示,《摇篮曲》则能够对满足人民的娱乐生活进行凸显。并且,对于满族音乐活动的开展和发展来说,广大的满足人民群众均为其参与者和支持者,或听,或唱,将传统的民族的艺术形式进行充分应用,使满族传统民歌在人民群众之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就能够有效推动满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根据上文可以了解到,在满族传统民歌中主要包含玛克沁、空齐曲,悠悠扎巴卜扎及神歌等类型,属于目前满族音乐文化之中保存较好的满族传统民歌,且在其中对满族文化进行了充分的体现,也就有效凸显了满族传统民歌与满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联性。从总体上来看,满族传统民歌不仅是满族音乐文化出现和发展的源泉,也能够对满族音乐文化进行集中体现,更是有效的凸显了其中所具有的浓郁的民族性以及广泛的人民性,所以有必要对满族传统民歌进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传承,并推动满族音乐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