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丞,任海燕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1617)
“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记载,具体包括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治未病”思想倡导以预防为主,以防为先,主张养生以防病,注重防止病邪传变,着意病瘥后防其复发。当今之世,《内经》“治未病”思想倍受重视,其思想的提出是近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重心前移的一个标志。现将《内经》“治未病”思想内涵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于下。
冯文林[1]从先秦汉初文献中探讨了《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其认为《内经》“治未病”这种防患于未然、预防为主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而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形成影响比较大的有《易经》《老子》《孙子兵法》《淮南子》等,其中又以《周易》和道家学说为主。
例如,王勇[2]认为《易经》中的理论对《内经》治未病思想有指导作用:人是天地间的产物,故应效仿天地自然规律而生活。这种观点为中医“治未病”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郭璐[3]通过探讨《周易》《内经》中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对立统一观、治未病等思想,说明了其哲学思想与中医及中医养生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医历来重视养生观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朱菊艳[4]认为,中医“治未病”观念来源于道家哲学的本体论,“治未病”思想受道家“无中生有”宇宙生成论的影响,认为人体可见的病理现象恰恰是无形的不可见的阴阳失衡所致的结果。在人尚未察觉到疾病带来的异常时,也要通过养生的方式强身健体、防治疾病。通过控制“无”的防治来阻止“有”的疾病发生,与道家“道生万物”“无中生有”的理念相契合。
道家学说对于“治未病”思想内涵的形成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影响。王纳新[5]认为,“治未病”理论与道家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道家修身养性的精神文化向度是“治未病”理论的核心与精髓。“治未病”是“道”与“术”的有机统一,修道与医道的结合,“道”为根本,包括养气、修德与修心,是对生命本质的领悟和医道精髓的提炼。
根据现代学者研究情况来看,“治未病”思想主要从对神的调节、阳气作用以及气机角度来谈。其一,“治未病”与“调神”:张贵平[6]从文献角度对“治未病”重“调神”思想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历史的源流来看,重神思想是历代学者、医家注重的治未病关键。(2)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气机、脏腑、气血津液及经脉,而情志的过度异常则会引起气机紊乱、脏腑损伤、气血津液的耗伤及损及经脉。(3)强调调神的重心是四气,就是要顺从四时的规律去主动调节人的精神情志,使其精神情绪也与大自然保持一致。(4)中医和现代医学都比较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但中医在“治未病”重“调神”上有他自己的特点,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形与神俱的思想。其二,“治未病”思想与阳气的作用:袁端红[7]探讨了《内经》重阳理论与治未病思想的内在联系及在养生防病方面的实用性与必要性,其认为重阳气理论从以下几方面体现了治未病思想:(1)治未病在于阳气的气化温养;(2)治未病在于阳气的卫外御邪;(3)治未病在于阳气的养神柔筋;(4)治未病在于阳为主导,阴阳协调平衡。其三,“治未病”思想与气机:曹征[8]认为调和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对“未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对《内经》中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对治未病理论的指导进行了论述:(1)气机升降出入的形式;(2)气机升降转化;(3)气机升降出入可从脉观;(4)气机在一日内升降。
目前,对于“治未病”思想涉及的范围,大体涉及如下四种情况。
第一,“治未病”思想范围涉及两方面内容:陈锐等认为[9]等认为“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持此种观点的还有陈秋霞[10]、蔡玉瑗[11]等。对于未病先防的措施,主要有条畅精神、形神兼养、适度锻炼、顺应四时阴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药物预防等。
第二,“治未病”思想范围涉及三方面内容:金光亮[12]认为“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三方面;于华君[13]小儿推拿治未病可分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第三,“治未病”思想范围涉及四方面内容:刘语涵[14]认为治未病分为未病养身,防病于先、见微知著,治病萌芽、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防复四方面,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任婷[15]等。赵印涛[16]将其分为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传变、瘥后防复四方面。
第四,“治未病”思想范围涉及五方面内容:鲁明源[17]认为“治未病”分为顺时养生,治病于未生、救其萌芽,治病于未盛、谨候其时,治病于未发、早遏其路,治病于未传、建后调摄,治病于未复五方面。
“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重要的指导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疾病诊疗中,具体如下。
刘佳[18]认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变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针对有家族过敏史和特异性体质的人群要重视未病先防。对于有先兆病征但尚未发病的患者,其建议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其建议早期、持久积极治疗,防止哮喘的发生,防止其脏腑经络传变。
阎小萍教授[19]通过理论创新在风湿病的诊治中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提出欲尪、欲偻的理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未病原则。针对骨痹以防为主,早治为先;针对燥痹需要关注水代谢平衡。并且提出了调和营卫、重视脏腑辨证、“五连环”综合治疗等反映着治未病思想的治疗原则。
王琴琴[20]等认为《内经》中“治未病”思想对于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指导意义有二: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通过普及疾病的基本知识,DKD早期生化指标的筛查,危险因素的防范等进行未病先防。通过饮食及生活起居的控制以及合理的治疗,来防止疾病的加重,延缓病情进展。
邓福宝[21]通过对《黄帝内经》体质分型和胸痹病关系的分析,确立了痰湿体质是胸痹病比较常见的易患体质之一。确立了痰湿体质胸痹的防治规律:重点侧重于一级预防,即病因的预防,包括调节饮食、情志,药物调理,针灸推拿,调节机体阴阳等方面来预防胸痹病的发生;二级预防则重在对已患有胸痹病的患者早期诊治、防治传变;三级预防的关键是痰湿体质胸痹的恢复期要注意防止复发,主要侧重于食复、劳复、药复、情复和邪复等方面来预防。
王玮雨[22]等认为中风的治未病原则首先应当重视摄生调养,在发病前进行保养和调护,在发病过程中积极治疗的同时重视调养。其次还当重视分期治疗,针对中风发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防止中风的发生和发展,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白玟[23]认为近年来骨质疏松发病有低龄化、广泛化趋势,因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进程,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以《内经》“治未病”为原则提出了以下养生理论及方法:合理膳食、锻炼导引、起居有节、养生治病,为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显红[24]认为“治未病”思想应贯穿于肿瘤防治的全程。在发生肿瘤之前,通过精神调摄、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起居等提高人体正气,防止肿瘤的发生。在发现癌前病变时应及时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肿瘤消灭在萌芽阶段。在肿瘤发生转移之前,要根据经络传变和脏腑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先安未受邪之脏,防治肿瘤的转移。在肿瘤经过治疗之后,病情虽然得以控制,但此时邪气未净,正气尚虚,需要顾护人体正气,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邪,同时注意饮食起居的调养,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
陈娟[25]认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应进行未病先防,主要通过情志调理、饮食起居、运动疗法等。针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主要防止中风及胸痹的发生。
陶丽丽[26]等认为治未病思想指导高血压的防治关键在于非药物疗法,主要通过起居调护、饮食调养、身心调摄、修身健体以及中医外治法进行调理。
游鸿[27]认为糖尿病的防治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未病先防:即坚持运动,增强体质、控制饮食,阻止肥胖、减轻压力,调节情志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二是欲病救萌:即对中医体质的调整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借助现代医学诊断来指导高危人群进行检查,从而做到提早防病的目的;三是既病防变:作者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主要是痰湿内生、脾失健运、郁久化热,故在治疗时应把握病机、标本兼治,采取健脾化痰、益气生津、扶正祛邪的治法。侯志英[28]认为对于降低糖尿病易感人群的发病率,应当采用饮食调理、精神调摄、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既病防变等方式来预防疾病和促进身体的康复。万娟[29]等认为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应当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传变、瘥后防复等四方面考虑。
目前对于《内经》“治未病”理论内涵、范围和临床疾病研究十分广泛。已有的文献对于临床疾病研究中虽然涉及众多方面,但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有关急症、急性外感病、危重症的研究较少,《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实际推广应用以及与针灸临床如取穴、刺法、操作等相结合的著述亦较少。故有待今后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为了迎接未来新保健时代的到来,中医应加强对治未病的研究、推行以及实践,让治未病真正受惠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