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宝鹏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畜牧兽医站,743400)
羔羊因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舔食羊毛,在胃肠中形成毛球,引起消化紊乱和胃肠道阻塞幽门的一种代谢病。 本病多发于秋末冬初,以细毛羔羊最为常见,常造成羊毛损失和羔羊死亡,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县八里镇郭某家有母羊25 只、 羔羊39只,于2017?年10月中旬开始,有的母羊被毛被羔羊常常舔食,有的羔羊有啃木槽、墙皮。11月初有15 只羔羊食欲出现时好时坏,相继又有8 只羔羊和3 只7月龄的羊,食欲时好时坏,有时出现瘤胃轻度臌气。 畜主认为羊患前胃弛缓和消化不良灌服一些健胃散,食欲有些好转。 不久又出现不吃,日益消瘦,不排粪或粪干,口流涎,可视黏膜苍白,又认为是瘤胃积食,灌服石蜡油200ml。 治疗次日有3 只羔羊卧地不起,不久死亡。 随即前来求诊。
主要是由于无机盐、矿物质或维生素不足以及日粮中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缺乏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而羊毛内含有大量的胱氨酸,若乳汁不足或营养不良,则胱氨酸缺乏,羔羊即出现食毛癖,羔羊将羊毛、塑料或其它纤维成簇食入胃中,随着胃的蠕动形成球状,仅在瘤胃或网胃内一般无明显症状,若后移到真胃,则可阻塞真胃幽门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严重出现死亡。
病羊呈慢性消化障碍,被毛粗乱,食欲减退,经常下痢,贫血,日益消瘦。 当毛球阻塞幽门或肠道时,表现食欲废绝,肚胀,不排粪,口流涎,气喘。 有时表现腹痛(咩叫,回头顾腹,弯腿而行,猝然卧地等),触诊腹部,在真胃或肠道中可摸到有枣核至拇指大小的硬韧物,压之有疼痛。
笔者现场对3 头死亡羔羊进行剖检,可见皮下、肠系膜、心脏冠状沟水肿;真胃内有大小不等的团状物,用手撕开后发现都是羊毛和杂物缠绕在一起,其中有一毛球堵塞在幽门处。
触诊其他病羊的腹部,在真胃或肠道中可摸到有枣核至拇指大小的硬韧物,压之病羊有疼痛感。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触诊确诊为羔羊真胃毛球阻塞。
5.1 食盐 40 份、骨粉 25 份、碳酸钙 35 份、氯化钴1 份,混合,掺在少量麸皮内,任羔羊自由舐食。
5.2 鸡蛋2 个,捣碎,拌在料内,给10 只羊喂服,连喂 5天,停 5天,再喂 5天。
5.3 对有病的羔羊进行真胃切开术,取出毛球。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青霉素160 万单位、链霉素50 万单位、注射用水5ml,混合,肌肉注射,1日1 次,连用 5天。
5.4 中药疗法:槟榔、藜芦、大黄、牵牛、广木香、净碱面、芒硝,各取均等份,研末,拌在料内,连用3-5天。
6.1 羔羊出现食毛癖现象时,应同母羊隔离,仅在哺乳时允许接近。
6.2 对羊群普遍瘦弱,建议加强营养,给予全价日粮,补充易消化的饲料,特别是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的青绿饲料等。
6.3 加强圈舍卫生和消毒,及时清理脱落的羊毛,定期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
通过笔者运用综合防治方法,半个月后,羊群精神面貌大有改观,舔食羊毛的现象也消失。因此,羔羊真胃毛球阻塞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如不慎发生真胃毛球阻塞,应确定发病严重程度,及时作出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