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分析

2020-01-11 14:59:39钟伟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6期
关键词:残端系膜肠梗阻

钟伟军

阑尾炎为一类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一经确诊之后,如果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应当在第一时间为其开展阑尾切除术。在早期对患者开展相关手术,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倘若患者病情发展至阑尾坏疽化脓或者穿孔时,则会令手术操作难度增加[1]。在这种情况之下,患者完成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增大。利用有效方式,有效预防以及治疗阑尾炎手术之后并发症,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同时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开展了针对性预防以及治疗。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50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手术之后均出现了并发症。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5.62~76.35岁,平均年龄(51.38±8.62)岁。受试者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疾病分类: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0例、单纯性阑尾炎9例。手术后并发症种类:切口感染38例、粪瘘2例、粘连性肠梗阻 5例、盆腔感染2例、腹腔出血2例、切口疝1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利用椎管内麻醉完成相关治疗。存在典型阑尾炎表现者,可以使用右下腹麦氏切口;症状非典型者或者近期内反复发作者以及近3个月内存在阑尾脓肿病史者,利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或者腹直肌旁切口完成相关治疗。结合受试者阑尾炎症与粘连程度,可利用顺行或者逆行法对阑尾加以切除处理[2]。以分段的方式有效结扎阑尾系膜血管。利用常规消毒方法,对于阑尾残端加以处理。后利用荷包法把阑尾残端埋在盲肠内部。如果患者同时合并中度-重度盲肠水肿现象,或者针对于荷包包埋不满意者,针对存在坏疽性穿孔以及阑尾四周脓肿的患者,在完成阑尾切除术之后,应当有效吸除患者腹腔内剩余脓液[3],同时切除发生炎症感染的大网膜。不建议对受术者实施腹腔冲洗,或者单纯开展局部冲洗,避免炎症扩散。结合受试者腹腔内是否存在积脓与阑尾残端处理满意情况,决定患者是否开展腹腔引流。

1.2.2 并发症处理方法

1.2.2.1 粪瘘 本组内,完成手术后存在粪瘘的患者均属于阑尾根部炎症较为严重,且其自身盲肠壁内存在水肿现象,因强行包埋阑尾残端所引致。患者在完成手术之后3~5 d,切口发生痛、热、肿、红等不良现象。切开之后发现粪样分泌液,有强烈臭味。通过换药治疗,患者12 d左右即可痊愈。

对于粪瘘的治疗体会为:①如果患者阑尾根部存在较为严重的炎症情况或者盲肠壁内存在水肿,针对于此类患者无需对其阑尾残端加以包埋,仅结扎其阑尾根部即可,利用附近脂肪组织或者大网膜覆盖残端。②在选择引流管时,必须保证质地柔软,以免对患者的肠管加以压迫,引发肠管坏死[4]。③在开展相关操作过程中,动作保持轻柔。于直视环境下完成手术,避免发生意外损伤。④开展手术过程中,应当有效探查受术者的回盲部,有效排除患者存在回盲部其他疾病。

1.2.2.2 切口感染 完成阑尾切除术之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在于:开展手术过程中污染切口留有血肿或者异物所引致。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大多为穿孔性阑尾炎及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从治疗方面来看,主要在于积极引流。倘若患者存在发热现象,可以依照其实际情况适当使用抗生素。手术过程中应当有效去除各类异物以及发生坏死的组织,且在完成情况之后,利用蝶形胶布伤口或者使用型号为1-0丝线对创口加以缝合,7 d后可拆线。如果患者切口感染长期不愈,应当考虑到存在残端瘘或者合并Crohn病、结核、癌症等。

从预防切口感染相关措施方面来看,主要为以下几点:①保证腹膜外翻,有效保护创口。②改良切口缝合方式,尽可能降低异物残留量。有效消除死腔和血肿[5]。③开展手术前后需要对患者联合用药,平均使用时间为2~4 d。④强调无菌操作原则。在对阑尾进行切除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切端污染附近组织与器械,有效去除腹腔渗液。

1.2.2.3 盆腔感染 存在盆腔内感染者一般表现为大便频次增多、有便意感或者直肠刺激等症状。对直肠前壁加以检查,可触及肿块。针对于此类患者,可开展直肠引流,有效放置引流条。与此同时也应当积极使用抗生素。

盆腔感染的治疗体会为:针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来讲应当做好引流工作,其重点在于盆腔引流,必须保证引流的畅通性。开展手术过程中,要避免粪石落入腹腔之中。倘若患者高烧不退、疼痛剧烈,大都因为腹腔中已经形成脓肿,因此需要对患者开展手术,有效清除病灶。

1.2.2.4 腹腔出血 腹腔出血的原因一般和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有关。患者完成手术后当日,应当有效引流。如果患者为动脉出血,应当开展双重结扎阑尾系膜操作。经此处理之后,患者一般在7 d左右可以痊愈。

就治疗体会方面来看,主要为:出现腹腔出血的患者大都体态肥胖,切口规格小,阑尾位置高,暴露不佳。在开展阑尾系膜结扎过程中,夹带了较多脂肪组织。没有开展双重结扎或者8字缝合结扎阑尾系膜。

1.2.2.5 切口疝 该类型并发症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生切口疝之后,数个月可在切口位置膨出一个可回复性包块。对于此,可对患者实施腹带包扎保守治疗。

就治疗体会来看。主要为以下2点:①患者倘若存在慢性病、腹压高、营养不良,应当考虑为腱膜与肌层愈合不佳。②如果术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未对其原发性疾病开展治疗,会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不能根除。

1.2.2.6 粘连性肠梗阻 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方面来看,主要为:①患者阑尾炎较为严重,继而累及到邻近肠管,最终造成纤维蛋白渗出,就此形成感染性四周肠管粘连。②医生在开展手术操作过程中,操作较为粗糙,继而损伤了患者的肠管、浆膜面或者因为线头过长等原因引发肠梗阻。③如果引流管质地太过于坚硬、规格太粗、放置时间过久,也会引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

从治疗来看,针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来讲,可以使用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含保证饮食规律卫生,实施肠胃减压、补液、抗炎避、免疲劳等。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为肠粘连松解术。就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具体方式而言:①在开展操作过程中,动作务必轻柔,减少非必要损伤,尽可能实现阑尾残端浆膜化。②妥善处理好引流管。其针对于预防肠梗阻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2 结果

50例阑尾炎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相关治疗以及处理后,均顺利出院,治愈率为100.00%。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常见疾病。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医学技术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临床中针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治疗经验得以积累。急性阑尾炎有着患病率高的特点,有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病变几率高,继而令其有一定风险发生术后并发症。由此能看出,积极预防以及治疗术后并发症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阑尾炎的发病机理方面来看,主要为:人体的阑尾为一类和盲肠相通的盲管,管腔较为细小狭长且单独游离,如果阑尾系膜太长,极易发生梗阻和扭曲。

细菌感染为造成阑尾炎的基础条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阑尾腔内存在一定数量细菌,但并不会引致疾病发生。如果人体机体抵抗力下降、阑尾营养不良、管腔梗阻,则极易发生阑尾炎。当感染发生之后,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加以治疗,则会演变为梗阻,进而造成营养障碍以及缺血现象发生[6]。所以说,阑尾炎的构成条件之一为细菌感染。

当阑尾炎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其出现并发症因素主要为患者机体免疫力情况,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年龄、病程、阑尾局部解剖变异以及手术操作等。利用有效方式预防阑尾炎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意义重大。除要严格处理患者病情,做好麻醉准备以外,在操作中也要轻柔灵敏,降低意外损伤发生几率。开展阑尾切除术过程中,切口可适当增大。另外也要保护好切口,吸尽腹腔中的脓液,避免炎症扩散。在缝扎以及开展系膜结扎过程之中,必须牢固固定残端,实施浆膜化处理。在冲洗腹腔时应局限于阑尾局部,遵循边吸边冲的原则,以免炎症扩散。同时也要注意所放置引流管的质地不易太硬。注意观察术后引流物性质与引流量。拔管之前要先松动引流管,移出少许之后,倘若没有意外阻力可全部移除。时间一般控制在24 h之内,建议患者早期行半卧位下床活动。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针对出现阑尾炎术后并发症,院内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治疗工作,同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做好术中处理,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疾病尽早转归。

猜你喜欢
残端系膜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6:38:34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腹腔镜下直肠癌系膜全切除和盆腔自主神经的关系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诊治体会
腹部外科(2014年5期)2014-04-18 01:59: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