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医源流

2020-01-11 13:30李毅盛陈萌
环球中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中医药

李毅盛 陈萌

作为规模最大,以及教育体系最完整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历史悠久,发端于远古,成形于两汉,绵延于当代,其影响不限于中国,也是周边国家古时医学建立之借鉴。本文系统梳理了马来西亚的中医源流,对于中医学的域外传播史研究是有益的补充。

1 种子阶段

中马两国的接触始于中国的东汉时期。班固《汉书》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1]都元国即现今马来半岛的丁加奴洲。此后,双方的往来日益增多。在公元220年,吴国使臣朱应、康泰奉命到南海诸国,其中就包括了马来半岛。《梁书·诸夷传》记载了,南朝时期马来半岛的四个邦国向中国递交国书,是至今能见到的两国初始官方文书,见证了双方的友好关系。统计发现,在浩瀚的中国古籍中,涉及马来半岛及北婆罗洲的书籍达八十种以上,内容包括外交、商业、人文、地理等各方面。两国的交流奠定了日后中医药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的基础。

南海丝绸之路兴起于两汉。随着贸易与朝贡的开始,马来半岛的各类香药流传到中国,而中国也输出了颇具本地特色的本草如大黄、黄连、麝香。后来的《诸藩志》《岛夷志略》《明史》记载了这些频密的交往。在清·蔡永蒹《西山杂志》中记载:“唐,涂公文轩与东石林銮航海至渤泥(砂捞越和沙巴)……涯之北,有陈厝、戴厝,俱从涂之操舟人。”[2]可见早在唐朝已有华人的聚落形成了。公元1293年,忽必烈派兵远征婆罗洲,亦有部分士兵留居于当地。这些移民于马来西亚的中国人开启了对中医药的需求之门。

2 萌芽阶段

明朝以前,虽无专书记载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情况,但以中华民族重视本身文化使然,必会应用中医药于生活中,况且医药也是日常所需,故可推断中医药最晚于唐朝已经在马来西亚出现了,而中医药在马来西亚有明确记载始于明朝。十五世纪初,马来半岛崛起了一个邦国刺满加(马六甲)。初时,受到暹罗(泰国)的干扰,直至公元1405年,明成祖封其苏丹拜里米为王,才摆脱了暹罗的侵扰,刺满加王国得以顺利发展[3]。在刺满加王国百余年的历史中,国主三次及使臣三十四次出使明朝,而明朝使臣也先后十一次到访刺满加国。在两国和睦的前提下,再加上明朝短时期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沿海的福建省、广东省部分居民到马来半岛开展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郑和七下西洋时,船队共有27000余人,其中医士180人[4],并五次驻留于马来半岛,可见两国友好互动之频密。匡愚(约1380~1460年),字希颜,江苏常熟人,世代医家。因医术出众,他在永乐三年至七年(1405~1409年)三次随郑和出使,为史籍可考的第一位到达马来西亚的中医师。著有《华夷胜览》一书,但已佚失,仅存序于张洪的《归田稿》,从序中可知,此书主要记载了刺满加及南海诸国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5]。费信在永乐、宣德年间随郑和出使四次,他的《星槎胜览》记载了马来半岛的风俗人情:“气候朝热暮寒。男女椎髻,身肤黑漆,间有白者,唐人种也”[1],更加证实了明以前早有华人定居于马,依中国古代航海不带女眷的禁忌,费信所见很可能是与当地土著通婚的后代。

郑和在下西洋期间,除了将中医药进一步的传播到马来西亚,也丰富了中医药这座宝库。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在郑和船队五次驻留刺满加的过程中,随行医士赠药并授予当地人医术,促进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同时,郑和船队也应用当地资源,搜集各种药草。《明会典》《海国广记》《西洋朝贡表》《东西洋列国考》等书记载,通过朝贡和贸易,马来西亚向明朝输入的草药有胡椒、丁香、苏合香、燕窝、血竭、沉香等[6]。

由于当时的交通与保存技术远不如今,郑和船队在搜到各种药材后,为避免变质而进行了加工炮制,无形中提升了加工技术,还命人运回药草的植株与种子到中国培育,南京的狮子山麓静海寺、牛首山就有苗种培育基地[7],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也曾到当地考察。

3 成长阶段

清朝初期因政治的关系,基本实施了海禁。顺治十二年,清政府下令沿海地区“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更有甚者,海外华人在乾隆年间受到大规模屠杀,消息传回朝廷时,乾隆皇帝以“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不问”,冷漠以待。在严厉的政策下这段时期,马来半岛与北婆罗洲并无多少中国移民,所以中医事业亦无太多的发展。

但从1786年开始,马来半岛进入英殖民时代,英政府为了获取丰富的天然资源,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开始从清朝输入劳工。在槟城开垦初期,因华工有医药的需求,于是1796年古时泉创办了仁爱堂药行,是马来西亚有文献记载的首家药铺。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签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英政府得以“名正言顺”连骗带拐的从沿海地区把大量华工带到马来半岛及北婆罗洲,从此时起华裔数量明显增加。

1876年南华医院于槟城成立,也是全马首家中医慈善机构(筹建期起算)[8],支持建立的背后因素是,1881年仅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地区的华侨已有1738611[2],仅靠一般的中医药店铺,已不足应付。同年在吉隆坡(今为马来西亚首都)甲必丹叶观盛,鉴于华工缺医少药,创建了培善堂,于1884年改建为同善医院(1983年卫生部长陈汉源,准许免受私人医院法令限制,成为首家获批的中医留院医院)。此时华侨创办的私塾已达115所[2],专授《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教育,为后来遍布全国的千余所华文小学,以及六十一间华文独立中学、华办学院暨大学奠定了基础,更进一步为当地中医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条件。目前,同善医院已发展为全马规模最大的中医院。

20世纪初,马来西亚已有近百万的华侨人口,人数的激增提高了对医药卫生的需求,中医药事业在此背景下迅速构建了起来,如1924年麻坡中医研究所成立,为全马首个中医药组织。起初遭华民署拒绝,后在多方的努力下,由张逸民医师向官方复提申请获批,改称麻属中医研究所,并获得了新加坡中医药同业数千元的资助,各项会务得以顺利展开。据载第一任主席为陈初泽,地址在三角坡五号二楼。次年,在雪兰莪一批热爱中医的人士,李可立、潘本臣、伍桂莆等数十人经政务司批准组成了“雪兰莪杏林别墅”,曾联办中药展览会等活动,对中医药的发展形成了正面的影响。

1936年《医药之声》于槟城创刊,为马来西亚首个中医药刊物,主编为张初见。之后还有创于1946年的《医学新声》为季刊,由雪兰莪中国医学会出版,陆续有《医铎》《中医药》《医学周刊》等[5],后因各种历史原因已停刊。但这些机构与刊物对马来西亚的中医事业有着承前启后的影响。

随着发展,英殖民政府开始介入,于1950年当局颁布的“马来西亚联合邦新注册法令”中有移民限制条例,此前中医多从中国而来,此令限制了中医入境[9]。加之1954年以财政赤字为由宣布征税25%,引起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中医界强烈反对,在合作抗议过程中间接促进两地中医的团结。鉴于此,为了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中医界的先贤提出组织马华医药总会,马新两地中医热烈支持,并积极组成“马华医药总会筹委会”,共八个中医药团体。于1955年1月30日在吉隆玻惠州大厦正式成立马华医药总会,为马新中医界的一大里程碑。

同时,在第一届代表大会提出“创办医学学院培育人才”的口号,另在7月10日的第二次会议中,一致通过创院章程,定名“马华医药学院”,学制为四年制(1978年为提升中医生的临床能力改为五年制),还有1960年的诗巫中医学院、1961年的霹雳中医学院、1964年的槟城中医学院、1965年的砂劳越中医学院和柔佛州中医学院、1975年的霹雳针灸学院[5],虽规模上不及马华医药学院,但有效的把中医药系统推广到马来西亚各州,造福当地百姓。

在1992年,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办中医学士课程,标志着马中医教育进入高等教育阶段[10],同年卫生部长李金师宣布,传统药必须申请注册许可,否则严禁销售[8]。随着时代的发展,马来西亚卫生部2001年颁布传统与辅助医药的政策法规,紧接2004年正式成立传统与辅助医药管理局,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管控。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需在大马高教部(MoHE)审核通过才能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及课程暨通过马来西亚资质机构(MQA)审核学士学位课程和专科课程的资格,来确定是否能办学,造成立足于发展传统中医药及偏公益形式的民办中医学院,面临着师资、生源和资金等主要问题,趋向弱化甚至面临关闭。

目前有八所高等院校提供中医药课程:南方大学学院(Southern University College)、拉曼大学(Tunku Abdul Rahman University)、英迪国际大学(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管理科学大学(Management and Science University)、国际医药大学(International Medical University )、林肯大学学院(Lincoln University Colleg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IIMAT)、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的分校[11]。其中,多与中国各大中医药大学有合作关系,理论阶段在本国学习而临床实习则在中国,如3+2、4+1、5+0.5等多种形式也成了马来西亚中医教育的特点之一。

经百余年的发展,马来西亚中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一,中医药思维与本地草药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二,马来西亚位于赤道,地理位置与文化传统更接近中国岭南地区,故中医学术也以温病学派为主流。但近十余年来,这种状况略有改变,持经方学派观点的中医师渐增;其三,因为国策的不同,马来西亚中医不得中西药合用,西医诊断仪器的使用也受到限制,迫使中医师运用纯中医思维方式诊疗,并未掺杂太多的西医理论。但前往中国学习中医的学生人数逐年提升,目睹中西医结合在中国的发展,提倡这种模式的呼声逐渐增高。

在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融入华族的生活,颇有《周易》中“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之意。在日常饮食方面,华族菜单中最为常见的红糟酒鸡、清补汤、肉骨茶,凉茶等,皆是中医药与食材相结合的产物。华裔妇女普遍强调坐月子,注重避风离水,食疗以温补性质的姜、酒、当归、大枣等为主,并采用药浴,全程1个月,体弱者49天,个别结合巫族传统医学的特色推拿手法。一般生病时,华裔被嘱咐应忌口的食物与调养方法多源自于中医。道教信徒也有向乩童求医问药的传统,并在其指导下采用中医的药疗或食疗。近年来,他族尝试中医疗法亦有增多的趋势。

4 繁荣阶段

马来西亚的中医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各个方面都快速进步,中医学也日益繁荣昌盛。进入21世纪,中马两国在政治上相互信任,在经济上互惠互利,贸易额早在2008年已达534.69亿美元[13],而且呈持续增长。马来西亚还是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在教育、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均有合作。2011年,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长王国强与马来西亚卫生部长廖中莱签署了《传统医学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了两国的中医交流往来。2015年医疗保健用品商会的统计显示,中药类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占33.64%,居东盟首[12]。中国企业如北京同仁堂在马设分行,厦门大学于马的分校开设中医系。而本地开办的高等中医教育受政府承认的有八所。

据马来西亚官方统计截止2015年,在传统与辅助医药管理局,注册的传统与辅助医药有六大类,人员共13846人,中医占8408名(61%)。民间调查显示,近70%的人民接受过传统医药(中医、马来及印度传统医学)的治疗,可见当地对传统医疗认同度是高的。近年来,中医在医疗体系地位有上升的趋势,传统医疗与西医从业人员占比为1∶6,部分得益于2016年8月1日《传统医学法令》的实施,既保障了中医的合法地位,也在政策上规范了中医药的行业发展[13]。同年11月10日,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与马来西亚卫生部高层阿卜杜拉召开了第二次中马传统医学双边工作会谈,落实了《传统医学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14],加速了中马两国在中医药事业方面的合作展开。在中医药的学术方面,近年拉曼大学开办的中医药硕博课程,虽仅在初步阶段但开启了马来西亚本地中医药学术深化的第一步。另外马华医总有计划在,以上的基础建立一所马来西亚中医药大学,因此相信大马中医药发展乐观积极。

马来西亚中草药资源丰富,拥有与中国湖广、云贵、川闽各省相似的草药品种,而且蕴藏量较大。统计显示,马来西亚至少有15000种植物,包括显花植物9000种、乔木6000种[15],森林覆盖率近70%,“草药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0%~15%的速度成长,发展潜力巨大。马来西亚2005年草药产品的市场价值估计已达45亿零吉(1美元约合3.4零吉)。马来西亚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在亚洲排名第4,全球排名第12”[16],其中含药用价值的上千种,若合理的开发应用,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开展基础研究,相信会有新的突破点。

5 结语

回顾马来西亚的中医药发展,虽自古已有中医在马来半岛及北婆罗洲活动,但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基本是在二十世纪建立的。目前,中医药在马来西亚还有相当大的开创空间,中医人才培养主要为本科教育,而且中医学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无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出现。不过,如果中医药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持续趋好,坚守以疗效为根本,再加上教育和学术的持续深化,结合经济贸易这铁三角,相信必将开创出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中医药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二)
中医药非凡十年
——中医药科研创新成果丰硕(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看你一眼就会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有你在可真好呀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