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放线菌病

2020-01-11 12:19王拴成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林氏放线菌革兰氏

王拴成

(康乐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康乐 731500)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牛、羊、马、猪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头、颈、下颌和舌上发生放线菌肿,又称大颌病,本病主要侵害牛,以2~5岁牛最易患病。

1 病 原

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牛放线菌病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较细长,主要侵害骨骼等硬组织。林氏放线菌病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主要侵害软组织。两者在患病组织及浓汁中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颗粒,在压片标本中呈放线状排列,故称为放线菌。

2 症状和病变

牛多见于上、下颌骨肿大,极为坚硬,不能移动,界限明显,与皮肤粘连,无热痛。鼻梁以及下颌骨间隙处、肉垂处、头、颈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也时常发生。骨组织严重侵害时,则骨质变为疏松,骨表面高低不平,在骨组织上形成瘘管,经久不愈。软组织部位发生病变时,局部形成坚硬的肿胀,并与皮肤粘连,形成厚层包囊;肿胀由蚕豆大—拳头大—小孩头大,无热无痛,不附着在骨组织时能移动。切开后其中为脓肿,肿胀有时自然破溃或形成瘘管,流出多量脓性分泌物。舌侵害时,舌肿大,坚硬,活动困难,故称“木舌”,病畜流延,咀嚼、吞咽、呼吸皆困难。乳房患病时,呈局限性肿大或弥漫性肿大,乳汁粘稠,混有脓汁。

3 诊 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变即可诊断,必要时可实验室诊断,取少量脓汁,用水稀释,找出硫磺样颗粒,在水中洗净,置载玻片上,加1滴15%氢氧化钾溶液,覆以盖玻片用力挤压,置显微镜下检查。牛放线菌的菌块较大,压平后呈菊花状,菌丝未端膨大,呈放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林氏放线菌菌块很小,放射状排列不明显,革兰氏染色阴性。

4 防 治

4.1 西药治疗

(1)首先将病牛隔离治疗,健康牛禁止进入隔离区。

(2)对于局部浅表性脓肿,可采用切开排脓的方法,然后给伤口内塞入碘酒纱布,1~2 d换1次[1]。

(3)游离性的脓肿,可完全摘除。

(4)药物治疗: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在肿块周围做点状注射,每天1次,5 d为1个疗程。

4.2 中药治疗

芒硝90 g(后冲),黄连45 g,黄芩45 g,郁金45 g,大黄45 g,栀子45 g,连翘45 g,生地45 g,玄参45 g,甘草24 g,水煎,一次灌服。

5 病 例

2017年8月王某饲养3头牛,其中1头牛出现采食量下降,咀嚼困难,下颌水肿,不热不痛,界限明显,用针头刺破后,流出脓汁,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牛放线菌病。治疗:将病灶周围碘酒、酒精消毒杀菌后,切出病灶,并将瘘管一起切除,用碘酊纱布将创腔填塞,伤口周围撒上青霉素,1 d更换1次纱布,将青霉素、链霉素稀释后注射于患部周围,每日1次;中药芒硝90 g(后冲),黄连45 g,黄芩45 g,郁金45 g,大黄45 g,栀子45 g,连翘45 g,生地45 g,玄参45 g,甘草24 g,水煎,一次灌服。并将另两头牛隔离。治疗10 d后病畜痊愈。

6 小 结

(1)为防止本病发生,应避免在低湿地放牧,舍饲牛饲喂前将干草、谷糠、秸秆等浸软,以防刺激皮肤及粘膜,发现损伤后及时进行处理,有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

(2)从异地引入的牛,必须经专业技术部门严格检疫,到达目的地后,须经过隔离观察一段时间方可放入饲养舍内。

猜你喜欢
林氏放线菌革兰氏
青藏高原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泥土的清香来自哪儿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王老五破案
香港林氏总商会荣获韩半岛和平奖章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