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经验

2020-01-11 08:30王青吴显文黄甡
环球中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经气外感肝胆

王青 吴显文 黄甡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又称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属于中耳非化脓性疾病[1]。本病易见于有感冒病史的3~12岁儿童[2],是儿童最常见的致聋原因[3]。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SOM的发病与感染、咽鼓管阻塞、变态反应及免疫等因素有关,久病不愈常致听力损害、语言发育不良以及注意力、认知感的下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4]。该病目前治疗多以抗菌、排液为目的,药物治疗有表面活性物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抗组胺药等,但其疗效不确切、易反复,且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故指南当中并不推荐[5];外科治疗有呋麻滴鼻剂滴鼻治疗、鼓膜穿刺抽取术、鼓膜切开术及腺样体切除术等,但至今关于术式选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争议[6-8]。

中医学认为SOM属于“耳胀耳闭”[9]的范畴,发病初期多为耳闷或耳胀,或伴疼痛,诱因常为起居失宜,寒暖不调,而致风邪外袭,经气痞塞,故古人有称其为“风聋”[10];若病情迁延日久不愈,耳胀反复发作,耳窍闭塞,成为耳闭,湿热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并与内在脏腑虚损有关,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药在儿童SOM的治疗上,重视“耳”之局部与“人”之整体结合,病证互参,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1 病因有内外,合邪而为病

中医古籍当中有关耳胀的论述散在于各篇之中,但直至近代其名方被确立,《大众万病顾问》曰:“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不难看出是一个以主症来命名的疾病。归纳起来,耳胀是指因外邪侵袭、耳窍不利所致的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耳胀反复发作、病久难愈,闭闷不适感加重,听力受损成耳闭;应当说是属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诸病源候论·耳病诸候》有言:“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其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这里即暗含了内外合邪致病之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外邪乘虚而入。笔者团队认为本病外邪主要责之风、热、湿,三者常夹杂为患;内因多主关肺、肝胆及脾胃诸脏腑。

1.1 风、热、湿三邪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四》言:“小儿患耳聋,是风入头脑所为也。手太阳之经,入于耳内,头脑有风,风邪随气入乘其脉,与气相搏,风邪停积,即令耳聋。”可见风邪在小儿SOM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亦载:“上焦风热,耳忽聋鸣。”而且点出了病位所在,与风性轻扬,易袭阳位相一致。《景岳全书·耳证》述:“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而然,解其邪而闭自开也。”风邪外袭,营卫失调,经气壅塞,且多兼夹他邪,若风寒相合,肺失宣降,津液不化,水湿停聚于耳窍而为病;若风热、风火合邪或风寒化热,清窍为害,燔灼犯上,耳窍郁火难宣而为病。但临床上风热夹杂者为多见,考虑到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阳常有余”及现代小儿的饮食习惯有关。至于湿邪,可夹风邪而存,或感自外湿,或由于肺、脾虚输布运化失司,清阳不升而浊阴聚于空窍,水湿停聚于耳所致。

1.2 肺、肝、脾诸脏

《静香楼医案》言:“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俱为之闭,所以闭塞不问香臭,耳聋不闻音声也。”本病病初多责之于肺系,耳与肺关系密切,因肺主一身之表,开窍于鼻,耳鼻相通,皆属清窍,故邪气上扰则经气痞塞,窍道不利。邱美和[11]曾提出“中耳属肺、从肺论治”的观点,认为小儿SOM初期肺卫失宣,中期肺气壅塞,末期肺气受损。顾亦婷、赵金晓等[12-13]依据刘完素“耳聋治肺”的观点,以宣肺通窍治法为主,运用银翘散、三拗汤及自拟的宣肺通窍方治疗本病,经临床试验观察证实疗效确切。《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少阳胆经……下耳后……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 出走耳前。”可见少阳外感邪气易循经上犯耳窍;又肺失肃降,经气不利,则肝胆疏泄不畅,湿热滞留,耳窍不通。正如《保婴撮要·耳症》中记载:“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也……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临证中所见多因外感邪热,内传肝胆,或所愿不遂,气郁化火上扰清宫,或食积内热,上蒸于耳而为病。《医学纲目》指出:“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病。”耳胀迁延反复或他病日久不愈,致脏腑虚损,脾胃首当其冲,一方面因小儿脾常不足;另一方面是其饮食调护不易掌握。《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言:“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气以升清为要,若其亏虚不健运则生化乏源,清窍失养;机体抗邪能力减弱,邪气侵袭,脾虚湿聚,蒙蔽清阳,湿浊不化,耳窍不利,影响耳功能的正常发挥。

2 辨证分虚实,细思遣方药

关于SOM的治疗,临证首分虚实寒热,再辨脏腑归属。当然亦有学者[11,14-15]将其分为初、中、末三期论治,或有按发病之缓急论治的,这并不矛盾,各有心得[16]。现将临床上本病常见的辨证分型展开论述如下。

2.1 风热犯肺郁耳型

病之初起,以实为主,多见风热犯肺型,治疗宜疏风宣肺,泄热通窍。《杂病源流犀烛》曰:“盖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为听。”九窍以通为用,不通则废,通则经气贯于聋葱,肺者通调水道,则有助于体内津液的正常输布,进而助于耳窍清通[17]。若肺气郁闭,升降失司,那么清阳不能上注于耳,浊阴反升,蒙蔽清窍,故见耳闷耳胀,治宜选用谷精草合剂加减。谷精草合剂原是陕西名老中医韩天佑用来治疗胆移热于脑,风热入脑型的鼻渊病的方子[18]。在这里,考虑到本病在临床常于小儿外感后继发,由于感冒后期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再加上小儿咽鼓管比成人短,咽口位置低,鼻咽部分泌物易侵入中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风火上郁清窍,亦会出现鼻塞、流浊涕、耳窍闷胀、头目昏沉、口干溺黄等症状,所以谷精草合剂加减同样可以适用。具体方药:谷精草30 g、木贼10 g、苍耳子10 g、辛夷包煎6 g、僵蚕12 g、蝉蜕12 g、蔓荆子10 g、桔梗10 g、前胡10g、菊花10 g、桑叶10g、羌活10 g、防风10 g、炙甘草10 g。方中谷精草、木贼主清在表之风热;辛夷、苍耳子、蔓荆子透脑止涕,缓解头耳目胀痛;桔梗、前胡利咽化痰;蝉蜕、僵蚕轻升清化浊;桑叶、菊花清肝肺之热并治头痛眩晕;羌活、防风祛风止痛;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诸药合用来治耳胀耳闭正契合“耳聋治肺”的理论。

2.2 肝胆湿热蕴耳型

肝胆气机疏泄调畅对于保持听觉敏感起着重要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少阳热胜,耳痛溺赤。”另外,《素问·热论篇》:“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均指出耳痛耳聋与肝胆三焦密切相关。对于肝胆湿热型、蕴蒸耳窍型,治疗应清泻肝胆,利湿通窍。临床上此型多见耳懵感明显,或伴耳鸣、耳痛,被呼唤时反应变差,或伴见鼓膜充血,听力下降,全身症状可见发热、口苦咽干、便干溺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龙胆泻肝汤可抑制咽鼓管炎症反应,保护咽鼓管黏膜,促进耳膜结构的修复,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促进听功能恢复的作用[19]。具体方药:龙胆草12 g、栀子10 g、黄芩10 g、柴胡12 g、生地黄10 g、车前子包煎15 g、泽泻15 g、木通6 g、炙甘草6 g、磁石先煎20 g、枳实6 g、熟大黄6 g。本方遵龙胆泻肝汤之意,在其基础上去甘温之当归,加聪耳明目之磁石,以及通利气机之枳实、大黄。临床若合并小儿外感风热未解,流黄涕、痰多、头痛可加入谷精草、木贼、辛夷、苍耳子等疏风开窍之品。

2.3 脾虚湿浊困耳型

病之后期或久病绵延者,多属脾虚失运,湿浊困耳型,治宜补益中气,升清开窍。《内经》当中早有耳病与与脾胃关系的论述,如《素闻·通评虚实论篇》言:“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同时,《灵枢·口问》亦讲到:“黄帝曰: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论中所讲虽为耳鸣,但耳胀耳闭亦是同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运化功能正常,则耳得以濡养而聪敏,否则脾气虚,不能化生气血则耳失所养而为之病或因脾虚湿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耳窍而为病[20]。临床症见外感后久不愈,双耳胀闭,闻声不真,听力减退,伴头晕乏力,自汗出,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苔薄白。遂主方选用补中益气汤,在原方基础上再加石菖蒲10 g、远志10 g。方无定方,法无高下,当机则断,虽然补中益气汤常为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用,但在临床治病中要跳出西医病名看出疾病本质,用地道的中医思维去遣方处药,故不难理解本方加减后在耳科疾病中的运用。

3 验案举隅

患儿,女,7岁,2018年7月13日初诊。主诉:发现左耳积液3周;现病史:患儿1月前因尘螨过敏多用凉药(具体不详),后见感冒、发热,体温最高至38.5℃,自服阿莫西林、安乃近后热退,热退3日后见耳闷耳痛,遂至当地医院耳鼻喉科查诊为分泌性中耳炎,予以头孢氨苄片、猴耳环消炎颗粒、欧罗马滴剂、盐酸氨溴索片,效不显,医生建议行穿刺治疗,患儿家属拒绝;后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查示左耳积液(非化脓性),建议分多次穿刺治疗,患儿家长再次拒绝外科处理,欲求中医诊疗遂至儿科门诊就诊,患儿诉左耳闷胀感、懵感,咽中有白黄痰易吐,偶咳,夜眠汗出,纳眠可,大便稍干,1~2日/次,小便微黄,舌质红,尖点刺,苔白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耳胀耳闭;辨证:肝胆湿热、蕴蒸耳窍型。处方:龙胆草12 g、栀子10 g、黄芩10 g、柴胡12 g、生地黄10 g、泽泻15 g、木通6 g、炙甘草6 g、炒白术10 g、车前子包煎15 g、磁石先煎30 g、谷精草30 g、木贼10 g、辛夷包煎6 g、苍耳子10 g、枳实6 g、焦三仙各10 g,15剂,日1剂,水煎服。服药4天后,其家长因患儿出现咳痰增加,诉左耳内仍有“打鼓音”,遂又于门诊求治,嘱前方加炙冬花10 g、生姜6 g,继服。两周后随访得知,患儿左耳内积液已消失,听力正常,未见异声,余无不适,家长喜。

按 患儿病发于药损及外感之后,未得正确诊治,肺卫受邪又夹风湿热毒郁于内,《素问·热论篇》云:“伤寒,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而足少阳胆经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的一条经脉,与耳密切相关。肝胆互为表里,只有肝主疏泄气机,主藏血功能正常,才能使清阳得升、肝血得滋、耳窍得养,如今经气不利,邪实上壅,结聚耳窍,耳闷懵胀发为本病,结合便干溺黄及舌脉特点选龙胆泻肝汤合谷精草合剂加减治疗。方中龙胆草味苦性寒,主入肝胆膀胱经,可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栀子、黄芩助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助利湿;柴胡为入少阳之主药,具有疏肝升阳之效;磁石聪耳开窍,专病专药;生地黄滋阴清热,使全方利湿而不伤阴;谷精草、木贼散在表之风热,辛夷、苍耳子透脑止涕,患儿外感未解,自当兼顾解表也;又大便干,舌红苔白黄厚腻,夹有食积,遂加枳实、焦三仙以消滞化积;炙甘草调和诸药。可见辨证准确,加减得当,则浊邪得祛,耳窍方通,疗效显著。

4 小结

临床上要时刻牢记小儿本身的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做到“因人治宜”。本病在儿科门诊所见的患儿大多是继发于外感后,这是因为儿童咽鼓管具有短、平、宽的解剖学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中耳炎,进而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高发[21-22]。因此,治疗儿童SOM时更要谨守病机,毋失其宜,截其病势,外感耳胀同治,减少其向耳闭转化的机率,减轻患儿痛苦。并在用药的同时嘱咐患儿配合捏鼻鼓气法操作,且必要时愈后仍须继续调治一段时间,以防复发。

猜你喜欢
经气外感肝胆
通里穴治疗“支膈”症理论探析*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人体经脉养生律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浅论手太阴肺经经气运行规律
人体经脉系脏养生律
敬民深处见肝胆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