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2020-01-11 08:31:33刘淑芳柳向颖
中国医药导报 2020年35期
关键词:病机肾功能肾脏

刘淑芳 柳向颖 张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天津 300381

原发性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良性小动脉硬化症多见。良好的血压控制对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并且在CKD 的各个阶段都至关重要。然而在降压药广泛应用的今天,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进入ESRD 及替代治疗。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并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方法迫在眉睫。中医治疗可参与高血压肾损害发生发展的多个机制、进行多个靶点的协同干预,通过辨证论治,真正做到一人一方,个体化治疗。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判断患者整体的情况,更早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加剧,在治疗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肾损害病情复杂、病程冗长,因此其预防性治疗尤为重要,故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传”为核心理论基础来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

1 中医学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未有高血压肾损害的明确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高血压肾损害归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水肿”“虚劳”等范畴。中医学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病理机制复杂,在病变过程中多虚实相见,各种病因彼此影响,病机相互兼夹或转化。

秦建国等[1-2]认为“肾络瘀损”是高血压肾损害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并化裁著名中医郭士魁先生的“降压通脉方”,以平肝通络为法,有效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动脉损害。马超等[3]综合大量文献后,将高血压肾损害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学说、络病学说及邪毒损害学说。李七一教授和叶景华教授均认为脾肾亏虚是高血压肾损害出现蛋白尿的主要病机[4-5],因此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也要注意理中焦而顾护脾胃,脾肾同治,培土固元。刘玉宁教授认为肾精亏虚是高血压肾损害的最基本病机,痰瘀阻络、肾络风动是其常见的病机,高血压肾损害发展到最后阶段易形成肾络微积,治疗时以补肾益精、化痰逐瘀、平肝熄风为主,兼以软坚散结攻治积之本体[6]。方祝元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基础是阴阳失衡,主要体现在肝肾阴阳失调和虚实错杂两个方面,且在重视肝肾的基础上兼顾血瘀[7]。涂晋文教授将高血压肾损害分为高血压期、肾损害期、肾衰竭期,因各阶段病机重点不同,以此来分期论治[8]。

2 “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肾损害的防治思路

“治未病”理论作为中医重要的指导思想,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本综述在遵循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拓展及深入,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阐述高血压肾损害中医药防治的具体措施。

2.1 未病先防-早期干预,救其萌芽

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过程冗长,早期多为夜尿增多等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后期可出现少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等肾小球损害表现;病变严重者出现肾功能衰竭,甚至进展为尿毒症。因此,早期积极有效地控制血压和保护肾功能,将对阻断高血压与肾脏损害之间的恶性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1.1 非药物干预 李庆珍等[9]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外治中药熏蒸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效果,发现中医内外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蛋白尿。钱峰等[10]研究发现中药足浴可刺激肝经、肾经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高血压及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在中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针灸、推拿、足浴等中医特色疗法,加之饮食、运动的干预,能更好地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1.2 药物干预 李东健[11]通过观察56 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发现采用补肾活血汤可有效改善早期肾损害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血压恢复正常范围内。尹胡海等[12]报道参芪补肾颗粒可以保护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纠正代谢紊乱。苏宝连等[13]研究证实使用护肾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的试验组中医症候、尿mALB、尿ACR 下降水平及下降速度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2.2 既病防变-协同治疗,延缓病情

2.2.1 单味中药治疗 韩聪等[14]总结黄芪-丹参药对及其有效成分均可通过调节多个信号通路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到晚期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降压与改善肾功能双管齐下的作用。李亚芹等[15]探讨黄芩对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显示,黄芩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间接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大鼠血压并改善肾脏损害。方媛等[16]证实鬼针草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 控TGF-β/Smad、Wnt/βcatenin 及MAPK/ERK1/2 信号通路,遏制高血压肾损害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从而达到逆转肾纤维化的目的。

2.2.2 中药提取物治疗 李玲[17]研究发现,杜仲木脂素可通过抑制Ⅲ型胶原的表达和系膜的增殖,保护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刘素晓等[18]研究证实,雷公藤多苷可改善肾功能相关指标,降低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相关研究[19-20]显示,钩藤碱和三七总皂苷均能够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并改善肾脏纤维化。

2.2.3 经典方剂治疗 汪小莉等[21]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具有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水肿等功效,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肾损害。相关研究[22-23]显示,六味地黄丸加味合并西药可明显改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液及生化指标,并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王健平等[24]研究证实,补阳还五汤加味可以显著改善肾脏微循环,纠正肾脏的缺血状态,从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何红梅等[25]研究发现,泽泻汤加味可有效降低高盐高血压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延缓或改善高血压肾损害,保护靶器官。

2.2.4 自拟方治疗 方祝元教授[26]自拟潜阳育阴颗粒通过多条分子通路、调节多个生物学过程,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防治高血压肾损害的功效[26]。周宜轩教授临床经验方养肝益水颗粒,可通过减少尿mALB,降低血尿BUN、CR,改善糖脂代谢,起到协助降压、保护肾脏的作用[27-28]。杨传华教授用补肾和脉方治疗老年高血压肾损害,在降低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方面效果显著[29]。吴丹丹等[30]研究清肝益肾祛风方对高血压肾损害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提示清肝益肾祛风方可通过提高肾脏组织中IL-10 水平,降低IL-23、TNF-α 及TGF-β1 的水平发挥降压和抗肾损伤的作用。

2.2.5 中成药及注射液治疗 石珂等[31]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易损斑块,改善血液及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病情进展。张宇等[32]研究证实,肾康注射液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改善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改变,减少炎症因子,从而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降低血肌酐、尿素、尿微量白蛋白及尿蛋白浓度。

2.2.6 其他疗法 吕朋飞等[33]实验研究,中草药足浴、灌肠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合并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患者效果明显,且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同时能明显延缓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病程进展。贾英辉等[34]研究发现,中草药双肾区外敷联合西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衰竭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陈志娟等[35]研究证实,电针刺激曲池、足三里穴能够起到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保护其肾功能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是仿腹透原理,可促进毒素排出体外,从而起到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中草药足浴和外敷熏蒸可通调水道、疏导腠理、促进毒素排出;针灸疗法在增强中药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弥补了部分高血压肾损害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因高血钾或胃肠道反应不能服药的不足。传统医学的多途径诊疗,不仅具有针对性,还能起到整体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方法众多,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小,且能够从整体观念出发,明显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进展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肾损害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多数临床研究为个人临床经验的总结或小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缺乏长期随访;其次,其辨证论治及疗效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及系统大样本研究;再次,中医药延缓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机制有待结合现代医学阐释。因此,今后有待加强远期疗效随访,设定标准的辨证论治及疗效判定体系。同时,未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应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继续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层层推进,深化落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优化诊疗方案,提高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诊疗质量。

猜你喜欢
病机肾功能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08-24 02:58:10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6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PS细胞治肾功能不全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