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 兰小春 韦 玮 阮素莲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内科,广西南宁 53010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患者临床表现为腰、臀、背、颈、髋等部位以及关节部位肿痛,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脊柱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甚至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长期受到巨大痛苦的折磨,对患者心理也造成较大影响[3]。调查数据显示[4],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低下,生活质量降低。近年来随着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深入研究发现,虽然药物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中仍占主导地位,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尤其是维持患者脊柱形状,保障患者活动能力以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5-6]。研究发现[7-8],运动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起促进作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目前各种锻炼的形式、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在临床上并未统一,且患者出院后难以坚持运动,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遗忘动作姿势等问题,导致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动管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2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21~76 岁,平均(42.1±4.5)岁;病程1~6 年,平均(2.8±0.5)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 例,中学及专科19 例,本科及以上16 例。观察组男28 例,女19 例;年龄20~78 岁,平均(42.6±4.8)岁;病程1~6 年,平均(2.6±0.4)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 例,中学及专科20 例,本科及以上1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CT、MRI 等检查和诊断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9];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字;③成年患者。排除标准:①1 个月内有过功能锻炼等类似康复者;②合并严重疾病对研究有影响者;③精神异常等无法配合研究者;④同时参与其他研究。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包括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日常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患者治疗顺利。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管理,内容包括:(1)心理干预。由于疾病影响日常生活、学业、事业等,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障碍,包括抑郁、焦虑、自卑等。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心理干预,详细交代病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说明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消除患者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心理。倾听患者心声,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改善负面情绪。(2)运动干预。①坐立训练,指导患者站立位,双脚并拢且抬头挺胸,保持20 s。再指导患者坐立位,双手放于膝盖,上体姿势与站立位一致。②颈椎训练,指导患者取坐位,依次将头部前后屈伸和左右屈伸,最后以颈部为中心头部做前后左右划拳运动,持续8 次。③扩胸训练,选择病房夹角,患者双手撑墙,持续15 s,再双手并拢放于胸前,重复5 次。④腰背肌肉训练,指导患者俯卧位,腹部置于枕头上,指导患者上下肢同时发力,持续5 s,重复10 次。(3)出院指导。争取在患者出院前将所有运动训练教会患者,并叮嘱患者每日进行功能锻炼,并由家属进行监督。患者出院后每2 周进行一次随访,记录患者每天运动情况,持续时间3 个月。
干预前及干预3 个月后(干预后)采用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性指数(BASFI)[10]和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11]评估患者脊柱功能情况。BASFI 评分包括穿袜、弯腰、坐站、卧站、触高、转身、登台以及体能8 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 分,分值越低,功能越好。BASDAI评分包括身体疲倦度、关节疼痛度、关节僵硬度以及关节晨僵时间4 个方面,前3 个方面满分10 分,分值越低,活动性越好。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穿袜、弯腰、坐站、卧站、触高、转身、登台、体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穿袜、弯腰、坐站、卧站、触高、转身、登台、体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1。
干预前两组身体疲倦度、关节疼痛度、关节僵硬度评分及关节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疲倦度、关节疼痛度、关节僵硬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见表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从最初的纯技术领域转变为服务与技术并存的领域,提倡以人为本,实施医疗服务的同时,有效关照患者的感受,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给患者良好的医疗体验[12-13]。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是近年来提倡的新型服务之一,其主要是通过医患互动,通过对患者的每日指导,从而达到一体化效果,并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开展随访,达到延伸服务的目的[14-15]。医患一体化延伸型服务不仅加强了医患关系,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受更好,还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16-17]。因此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对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SFI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SFI 评分比较(分,)
注:BASFI:功能性指数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SDAI 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SDAI 评分比较()
注:BASDAI:活动性指数
既往临床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脊柱功能,但针对性较差。随后BASFI 的出现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的评估提供了重要指标,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评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的指标[18-1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除了晨僵和疼痛,致残情况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21]。BASDAI是评估患者活动功能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反映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活动能力[22-23]。本研究采用BASFI 和BASDAI评估患者的脊柱功能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BASFI和BASDAI 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提示观察组通过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了患者运动治疗的效果,使患者脊柱功能恢复更佳。这是由于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不仅在住院期间能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即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定期指导患者改善运动锻炼姿势,达到监督运动治疗的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24-25]。
综上所述,医患一体化延伸型医疗服务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管理效果较好,能明显提高康复效果,加强脊柱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