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01-11 07:48韩李阳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染源病牛病毒性

韩李阳

(开封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河南 开封475000)

牛流行热和牛病毒性腹泻会导致大批牛发病,严重影响牛的产奶量、出肉率以及役用牛的使役能力,尤其对乳牛产乳量的影响最大,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

1 特征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突发高热,流泪,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强拘或跛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和跳跃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牛羊发生该病时的特征为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牛流行热主要侵害牛,其中以奶牛和黄牛最易感,水牛的感受性较低,羚羊和绵羊也感染并产生中和抗体。3~5岁牛多发,1~2岁牛及6~8岁牛次之,犊牛及9岁以上牛很少发生。膘情较好的牛发病时病情较严重,母牛尤以怀孕牛的发病率略高于公牛,产奶量高的奶牛发病率明显高于低产奶牛。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可感染多种动物,特别是偶蹄动物,如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等,家兔也可人工实验感染。

2.2 传染源

病牛是牛流行热病的主要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传染源,动物感染可形成病毒血症,在急性期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和脾组织中均含有病毒,感染怀孕母羊的流产胎儿也可成为传染源;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成为很重要的传染源;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免疫耐受牛是危险的传染源。

2.3 传播途径

牛流行热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以库蠓、疟蚊等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通过吸血昆虫(蚊、蜢、蝇)叮咬而传播。牛流行热病毒可在蚊子和库蠓体内繁殖,故而该类昆虫对此病具有很强的传播和扩散能力。

牛病毒性腹泻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交配和人工授精也能传染。

3 临诊症状

牛流行热的潜伏期为2~11 d,一般为3~7 d。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到39.5~42.5℃,以持续24~48 h的单相热、双相热和三相热为特征。同时,可见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反刍停止,流泪,畏光,眼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多数病牛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涕;口腔发炎、流涎,口角有泡沫。心跳和呼吸加快,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并在呼吸时发出哼哼声;病牛运动时可见四肢强拘、肌肉震颤,有的患牛四肢关节浮肿、硬、疼痛,步态僵硬,有的出现跛行,常因站立困难而卧地不起。

牛病毒性腹泻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3 d,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5~10 d。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程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临诊上的感染牛群很少表现症状,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①急性型。多见于幼犊,常突然发病,最初的症状是厌食,鼻、眼流出浆液黏性鼻漏,咳嗽,呼吸急促,流涎,精神委顿,体温升高达到40~42℃,持续4~7 d,同时白血球减少。②慢性型较少见,病程2~6个月,有的长达一年,多数病例以死亡告终。很少出现体温升高,病牛被毛粗乱、消瘦和间歇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鼻镜糜烂病,在鼻镜上连成一片,眼有浆液性分泌物、门齿齿龈发红。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检疫

防止引进病牛,一旦发现,立即隔离,并采取严格封锁、彻底消毒的措施,以防止蔓延传播。

4.2 免疫接种

定期对牛群进行疫苗的计划免疫是控制牛流行热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预防多应用弱毒疫苗,常用的是牛病毒性腹泻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钩端螺旋体病三联疫苗。

4.3 加强管理

在牛流行热流行期间,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消灭蚊蝇是减少该病传染蔓延的有效措施;牛病毒性腹泻病发病后,通过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应用收敛剂和补液疗法可缩短恢复期。

猜你喜欢
传染源病牛病毒性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晚秋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治病毒性感冒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