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斌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101102)
在当前的污水处理中,大数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的处理。活性污泥法是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 利用微生物生长和污水进行充分接触,进行污水的净化。 这种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且出水的排放标准也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要求。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活性污泥处理技术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污泥处理效果受到影响。如污泥沉降比、曝气池的污泥浓度、污泥溶剂指数、停留时间、溶解氧、进水污染物浓度等,所以在进行污水处理前,需要以污泥性能指标进行曝气池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污泥容积指数等数据参数的对比和指导,以此来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质量。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供养条件,能够实现水浓度的高质量稳定控制。但其属于长时间处在过氧化状态,在实际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泥性能相关指标和生物相的观察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态和相关指标的调整[1]。
污泥性能指标主要包含了曝气池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停留时间、溶解氧、进水污染物浓度等。 污泥容积指数SVI 是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沉淀后,干污泥所占有的容积。沉淀后的污泥密度倒数就是污泥指标。 客观的解释污泥性能指标可以形容为活性污泥的分散程度和絮凝、沉淀性能,这些指数主要是对污泥膨胀倾向或已经发生膨胀进行评价和反映。 观察生物相是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状况的直观观察,通过镜检可以观测到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的数量、质量、密度、丝状菌数量、原生后动物活性等,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关指数的确定,对污水设施的运行标准进行调整和控制[2]。
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管理预警主要是指根据污泥性能指标进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水出水质量标准判断。 一旦相关污泥性能指标发生异常, 则代表着污水处理出水COD 指标存在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的可能。 如某污水厂生产设施的事故导致的高浓度污水从原有的管线流入到生活管线排放,虽然进水COD 没有明显的增大,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检测和预处理,污水中所含有的无法降解的有机物会对纯氧曝气活性污泥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生物相观察可以发现,污水中存在很多菌胶团、丝状细菌、表壳虫等微生物,这就说明了污水中的污泥受到冲击导致污泥浓度发生明显的下降,污泥性能指数明显增加,致使出水COD 超标[3]。 利用对污泥性能指数的变化,能够及时发现污水指标和污泥是否发生膨胀或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并及时作出预警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调整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的质量。 通过在实际的设施运行过程中对污泥指数、污泥浓度、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指数SVI 和生物相观察对比, 对日常监测项目进行必要的检测,再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污泥性能指数测定结果的综合分析评价,以此作为指导依据进行污水设施的运行调整[4]。
污泥性能指标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指导性应用,主要是根据对污泥性能指标中多项指标的检测来进行各个管线水质、出水量波动的实时监测,并依据污泥性能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作出调整和指导。 如某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到管线故障和设施故障影响导致管线转换失误,污水流入生活用水管线,在出水COD 上虽然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污泥性能指标中关于生物相观察数据显示,在污泥的性能指标中污泥呈现明显的褐色,且存在大量的表壳虫、少量的活跃钟虫,还有很多的丝状细菌,菌胶团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密实度。 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泥颜色发生了变化,呈现浅褐色,表壳虫量大,活跃钟虫呈单个状态,丝状细菌呈定量,菌胶团密实度降低。 其非常明显地表明了活性污泥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 以此为依据可以分析出,污泥的生物相反映出污泥系统发生了恶化的情况,污水处理设施相关设定和指标发生了变化,脱落标准指标较大,由此也就对污泥指数造成了影响,降低出水质量。 通过这些数据的判断,必须针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污泥浓度和污泥指数,实现进水符合的波动调整, 还要通过排泥来对污泥浓度进行控制,达到遏制出水COD 上升的目的, 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5]。
污泥性能指数中污泥容积指数SVI 的变化主要与一定范围内出水COD 的变化有着极大的联系和相关性。 针对这一特性,可以通过对污泥浓度进行调节,并以污泥指数的实际数据为指导实现出水COD 的调整。 污泥容积指数VI 的变化与生物相镜检有着很大的相关性,通过生物相的观察可以预测到污泥指数的变化趋势,确保SVI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实现出水水质排放保持在达标状态,切实提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质量、管理精度以及管理效率[6]。
污水处理决定着城市污水处理质量和水资源再利用水平,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必须具备较高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的运行中,要根据污泥容积指数SVI 的变化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密切关注出水COD 的变化和相关性,通过污泥浓度、污泥指数的调整和控制来实现出水COD 的调节。
对于污泥容积指数SVI 的变化与生物相镜检的明显相关性也能够实现生物相情况的观察和污泥指数变化趋势的预测, 使出水水质达扫排放水平,利用指数对比也更加有益于出水水质达标排放的直观控制,提高设施处理的效率。 因此,污泥性能指标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中的指导性应用和预警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污水处理的效果,相关部门必须进行活性污泥处理工艺的完善和研究,不断进行污水设施运行与工艺的调整,确保污水处理厂日常管理和运行管理的科学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