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磊 侯鹏飞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河南分局温博管理处(454850)
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在我国历经100 多年的发展了,但是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安全、经济、环境、水文、工程风险成为新时期南水北调工程改革发展对运行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018 年,水利资源部门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会议,在会议上明确阐述了南水北调管理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运行管理的方向和内容,严格执行“补短板、强监管”的总基调。南水北调运行管理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点,管理成效直接决定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成败。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耗资、耗时、工程量巨大的、沿途距离长、地质情况复杂的重大水利工程,因此在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间可能出现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造成困扰,给工程管理单位、承建单位的信誉和声誉造成影响,甚至会破坏环境和生态。
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一般是由渠道、隧道、分洪闸、节制闸、渡槽、水闸等组成,机电设备则是由变电站、配电站、清污机等组成,金属结构则是由闸门、拦污栅等组成。
1.1.1 渠道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如果高地地下水位瓦房区域的承剪力和抗压力受到影响,穿渠建筑物就会出现渗水的情况,导致排水管道崩裂,甚至造成溃堤。 如果遇到强降雨天气还会造成渠道内外坡损坏,进而引发地质灾害问题。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布设的渠道数量比较多且均呈现线状分布,因此渠道特别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渠道安全问题的检查管理难度较大,检查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渠道安全隐患的排查和处理。
1.1.2 电力设备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始终是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控制的重点,电力设备运行期间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人为破坏、雷击、电磁波干扰等因素,会造成电力设备功能失效,甚至出现停水、失火等问题。检查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以往机械设备和金属结构的失窃、安全事故等问题,寻找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克服自身的松懈行为,降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概率。
工程管理单位的检查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间的人身安全问题,要保证内部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的人身安全。 由于个别检查人员在渠道、沿渠检查时存在侥幸心理,忽略检查中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造成落水及用电安全事故频发。外来人员在乘坐交通工具沿渠或者穿越渠道交通桥时,会因进入渠道内取水、洗手、游泳等不慎跌落水中发生安全事故。 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用电不合理。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管理调度失效、工程设备设施运行紊乱、水质污染严重等;②水草、鱼虾、冰等因素均会导致输水管道堵塞,通过的水流越来越少,造成北方城市水资源供应不足;③检查人员对水位、闸门等运行工况进行检查时出现数据错误,就会造成调度决策失误,出现水量外溢、停水、失火、设备运行故障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间的管理和维护成本。
多层次控制原则主要包含事先控制、补充性控制、维护性控制、紧急性控制及经常性控制等内容。需要通过工程运行的风险系数分析结果来确定启用不同层次的差异化控制方法。
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运行期间的管理属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管理,因此对南水北调工程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分析,采用综合性控制手段将各种风险隐患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通过上述问题可以发现,部分安全问题是具有相关性的,解决相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采用相关性的解决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有效避免在处理相关性问题时会出现新的问题或者遗漏部分问题[1]。
3.1.1 优化并完善工程运行安全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单位需要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优化并完善现行的工程运行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该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提高管理人员的监管水平、检查人员的侦查能力,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可以快速统一地协调组织各部门进行紧急救援与检修,将安全事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1.2 渡槽调度运行检查的重点
检查人员首先要检查正常排水期间的水位,确保水位控制在设计水位以下。 其次,在运行期间需要多次检查渡槽附近是否出现挖坑、裂缝、渗水、漏水等情况,如果存在上述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处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运行。
3.1.3 拦污设备调度运行检查的重点
首先,检查人员要检查输水期间拦污机、拦污栅等设备是否有专人24 h 轮流看守。 其次,要不定期开启清污机,趁早消除水草、鱼虫、冰块等对拦污机的干扰。 最后,检查人员一定要指挥工作人员做好恶劣天气的预警工作,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坚决做到安全隐患的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
检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特点与运行期间出现的全部安全事故类型,有针对性地创新优化工程运行安全巡查工作内容,通过不间断多角度的问题整改来彻底消除运行期间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运行安全性。 参与南水北调建设和运行的各工程管理单位需要通过自检、互检的方式来查找安全隐患、消灭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应变和应急能力,提高工程运行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