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文,李 明,胡云龙
(兰州大学 a.经济学院;b.县域经济研究院,兰州 730000)
提要:戈壁农业是一种适宜西北地域特色,与当地水土资源及其环境相协调、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新型农业模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背景,追溯戈壁农业的理论渊源,立足甘肃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现实情况,分析了戈壁农业发展的内涵、成效和不足,对以色列戈壁农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梳理,以期为新时代我国戈壁农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并从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体制机制、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下一步戈壁农业发展的推进路径。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并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推动产业“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提出要求。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与国家经略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汇聚各类生产要素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改善,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本质上讲,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资源要素大量投入来实现的,其产生的副作用不容低估,如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场退化等。此外,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两大瓶颈将长期存在:一是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二是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且质量较高的耕地占比不足耕地总面积的1/3。西北干旱地区水土资源更是少之又少,耕地和水资源稀缺一直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各地农业条件具有异质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即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首要之举应是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方式,根据地域、自然、地理特征,探索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模式。对干旱地区而言,最佳选择是坚持生态优先,以集约高效利用水、土等农业稀缺资源为抓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发展由传统要素投入型向绿色科技型转变。
我国约有8.5亿亩戈壁,占全球戈壁面积的1/7,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盆地和河西走廊。如何在这些光热资源充足,但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匮乏的地区发展农业,让其为人类创造财富,理论界已探讨多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钱学森就提出在西部荒漠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设想,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之后,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部分学者对绿色生态农业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张敏等[1]、彭升等[2]、涂正革等[3]、孙炜琳[4]分别从生态农业经济、生态循环农业“双生”循环系统、推动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动力、建立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对绿色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戈壁农业的渊源“沙产业”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已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现有对戈壁农业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从政策层面予以解读或对各地发展成效进行经验总结,还没有从绿色发展视角对其进行理论探讨和对其推进路径进行深入思索。文章在探究戈壁农业的理论渊源、价值内涵基础上,对戈壁农业实践进行提炼,以以色列戈壁沙漠农业为镜鉴,提出了推进我国戈壁农业发展的未来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我国西北地区戈壁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各地新经济、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农业生产方式也不例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利用现代科技,探索了一条高效的、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农业模式—戈壁农业。戈壁农业的提出和实践,丰富了西部旱作农业的内涵,是人类充分利用自然界光热资源发展农业的新尝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其发展面临着内在紧迫性和良好外部机遇。就内在动力而言,西北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短缺,耕地少且质量低,发展农业受自然环境约束较大,面对经济新常态和新的时代要求,必须超越常规思维,探索新发展模式,发展科技高效型农业。就生态环境压力而言,当前,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已不再适应新时代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戈壁沙地等闲置土地资源,将戈壁荒漠变为耕作用地,最大限度增加土地资源,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解决过度开垦导致荒漠化加剧的问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祁连山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并得到国家高度关注,在戈壁沙漠上发展戈壁农业,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西北地区生态脆弱和资源硬约束的现状,间接保障西北生态安全,对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的巩固具有深远意义。就外部环境而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落实,戈壁农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外部机遇,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及西部国际陆海新通道的有序推进,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为西北地区农产品外销出口增加了便利,物流成本极大降低,西北戈壁荒漠地区有望变为中亚、西亚地区具有良好口碑和市场品牌的“菜篮子”和瓜果供应基地。此外,随着我国东南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国家蔬菜产业重心逐步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工业化污染较轻的西北优势区转移,甘肃省被列入了农业部“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和“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这为西北干旱地区发展戈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机遇。
“沙产业”理论由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正式提出,专门研究在广大沙漠干旱地区如何利用沙漠、戈壁、阳光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经济社会效益。随后“沙产业”的倡议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推广。在1991年召开的全国“沙产业”会议上,钱学森预言:“只要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得好,太阳光热资源就可以让我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每年产生几千亿元的产值”[5]。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对“沙产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国的“沙产业”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沙产业”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是将荒漠中的太阳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最大量留存、固定和转化下来,主要通过植物生命体上的叶绿素及光合作用来完成。从抽象概念来讲,“沙产业”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生态治理理论、农业新业态发展理论、现代知识经济和系统工程理论的综合。其成功原因在于钱学森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集成跨学科知识实现光热能量转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戈壁农业是传统非耕地设施农业的“2.0升级版”,也是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实践的“4.0升级版”。
戈壁农业泛指在戈壁滩、沙化地、滩涂地等传统被认为不适宜垦殖的闲置国土上,运用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发展以有机质无土栽培为主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其核心内容是利用有机质栽培技术,在戈壁荒漠等闲置土地上发展设施种植业和现代养殖业。作为一个新的产业门类,具有以下4层含义。
1.生态型
戈壁农业摒弃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人工合成生产要素对资源、环境造成干扰与破坏的农业发展模式,而通过太阳能使整个农业生态资源得到永续生产,保护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循环和气候条件。
2.节水型
戈壁农业用基质代替土壤,配套膜下滴灌及微喷灌,用水量仅为大田用水量的一半,此外,现代节水技术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集约高效的利用,大幅度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科技型
戈壁农业发展最关键的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滴灌技术、温室栽培技术、无土培植技术等技术决定着戈壁农业发展的成败,现代化的高科技是戈壁农业的支撑动力。
4.高效型
戈壁农业能实现全年生产,产量大幅提高,且产品可达到绿色、无公害甚至有机标准,且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是名副其实的高效农业。
戈壁农业的历史渊源和实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在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的影响和启发下,西北地区最先在戈壁上发展设施农业。近年来甘肃省立足戈壁荒漠面积大、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资源禀赋,将农业的发展视线瞄向戈壁沙漠,提出发挥比较优势,依靠戈壁丰富的光热资源,通过引进新理念,新方式,新科技,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的通报表扬和充分肯定。特别是甘肃河西5市以绿色循环农业为发展理念,依靠集成示范推广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戈壁农业,形成了多个戈壁农业集中区,种植作物由常规瓜菜逐步拓展到设施林果、食用菌等高端精细菜,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
1.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基础已经具备
河西走廊地区部分市县农技部门开展了“双减”、栽培基质本土化、设施结构轻简化、优良品种选育、节水、生态安全栽培等方面的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戈壁农业的抗寒抗旱的优良品种,已研究出适宜戈壁不同地域的石砌墙体、空心砖墙体、混凝土预制墙体、法兰式墙体等新型日光温室轻简化建造技术,总结推广了无土栽培、膜下滴灌、生物农药及生物菌肥、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制的本土化有机无土栽培基质等先进实用技术,且这样技术已在河西地区示范推广。
2.项目招商成效初显,示范园区建设良好
发展戈壁农业可以有效缓解城乡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有量之间的矛盾,有效缓解设施农业建设用地与大宗农作物生产的用地矛盾,不仅节约了有限的耕地,而且增加了耕地资源,为招商引资提供了用地基础。相关地方政府紧盯国内外市场,积极培育外向型戈壁农业生产基地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展销会和投洽会,大力宣传推介戈壁农业产品品牌。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主体,参与戈壁农业示范园建设。
3.绿色引领更加突出,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河西5市充分利用自然禀赋,把荒滩戈壁与祁连山冰雪融水等自然资源与有机无土栽培、设施种植、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结合起来,种植作物由蔬菜逐步拓展到葡萄、西瓜、甜瓜、食用菌、沙葱等,戈壁设施农业亩均产值稳定在2万~3万元之间,有的达到3万元以上,为周边农户年均增加收入4 000元左右。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蔬菜和瓜果的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建设资金短缺
发展戈壁农业需要完成包括水、电、通信、日光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入较大,现有的戈壁农业建设主体普遍资金实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比较突出。
2.科技支撑不足
戈壁农业要求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结合,西北干旱地区是欠发达地区,科技研究水平相对较低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研水平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还不够,现有的科技支撑体系明显不足。
3.服务体系不足
高效完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机制保障,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西北干旱地区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农业金融和保险服务等体系还不健全。
4.水资源约束大
干旱地区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本来就非常突出,加之部分地区农业用水无序,存在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节水技术还没有推广到所有干旱地区,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严重。
以色列以自然资源匮乏而著称,尤其是水和耕地资源极其短缺。但是,以色列在沙漠上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我国西北地区和以色列一样,同样面临着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稀缺,以色列的农业模式对于西北地区戈壁农业发展而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以色列农业发展成就卓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明确的农业发展战略。以色列建国后,国家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在以色列这个“不毛之地”让老百姓安居乐业,须把农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将科技作为农业的支撑,让有限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我国戈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步伐慢除与科技相关外,与戈壁农业生产的目标和定位有关。相关地区应该根据当地客观情况,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科学合理确定戈壁农业发展目标,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以色列农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缺水。对此,政府出台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海水淡化利用、回收水灌溉的政策措施,大力普及滴灌技术,改造受损土壤,解决了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缺乏问题。其次,以色列注重海水淡化技术和废水回收,特别是重视滴灌在农业中作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滴灌技术最好的国家,在所有农业林业系统,均配套滴灌系统。我国发展戈壁农业,要着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合理调配农田和用水计划、加强调蓄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戈壁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要借鉴以色列节水灌溉经验,将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建设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戈壁农业示范园区的标准化配置,力争做到全覆盖。
以色列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对农业的作用,科研机构以国家公益性为主,高校和企业科研机构为补充,每年农业科研经费支出占到农业产值的3%,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滴水灌溉技术国家,以色列将沙漠温室技术、抗旱节水品种、节水灌溉、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滴水滴灌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单位用水农产品产量极大提高。此外,以色列特别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开展技术研究,将农业科技的实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主动开发各种应用农业技术,且注重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6]。目前,我国戈壁农业技术力量以当地农技员技术推广为主,应用国外农业科研成果不够,科技含量与国内外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以色列的这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色列有很多专业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公司,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坚持市场化方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培育推广和节水生态环保等环节的培育,在资金支持上去,以社会资本投入为主,财政资金支持为辅。目前,我国西北地区也有一批从事节水灌溉设备研发和生产经营,农产品加工、贮运,种子苗木、农资生产供应等方面的企业,但其种类、规模、技术力量和运营机制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要求,需要通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科技密集型企业从事戈壁农业生产,支持戈壁农业发展。
以色列农业组织形式以公有制集体农庄和合作社为主,比重达到95%。通过各种农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沙漠农业提供服务,间接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强力支撑,我国发展戈壁农业也要顺应经济规律,盘活农村各类存量资源、鼓励有技术、会管理的专业能人和有头脑、懂市场的务工人员返乡领办创办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供应链上中下游协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农业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在戈壁农业发展中发挥有效作用。就财政投入而言,应坚持把戈壁农业作为农业财政支出的优先支持领域,预算内农业项目投资应向戈壁农业方面倾斜,保障必要财政投入强度。同时,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财政资金,突破利益藩篱,扎实有效推进各类涉农资金整合;以财政资金为引领,发挥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戈壁农业;健全各类投融资体系,通过建立PPP模式、风险补偿基金、戈壁农业发展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支持戈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应出台相应的财税政策体系,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戈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包含技术推广、组织保障体系和环境管理保障体系的戈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要增加对戈壁农业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建立戈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物质装备水平,夯实戈壁农业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做好农业咨询和农技服务的同时,积极推动合作社转型升级,为生产者与销售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市场信息等服务,对接线上、线下资源,促进电商销售模式应用,发展订单戈壁农业。
应该严格用水管理,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以各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有序发展戈壁农业。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遵循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农民合理负担水费的原则,推进区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实行定额内用水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促进节约用水,最终实现戈壁农业用水的可持续性。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应用,通过循环用水等方式实现水资源价值最大化。
实现戈壁农业发展,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交流力度,不断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经营方式,特别是学习以色列沙漠农业的成功经验,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转变与提升。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中亚地区的商贸合作交流,推动戈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走出去,加强对外合作与开放交流,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国家的蔬菜市场。建设戈壁农业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引导戈壁农业企业参加国际博览会,扩大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实现戈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局限于农业产业自身,必须要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从戈壁农业小循环走向工、农、商、贸、研结合,生产、加工、消费、流通、生态保护等相互联结的戈壁产业大循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工业带动戈壁农业、使得实体园区与农业生产基地之间通过产品流、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构成产业共生链网,协同促进产业共生链的完善和维护其稳定高效运转,为整个戈壁农业的农工共生产业系统提供支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