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710000)
当前,业主对房屋质量越来越重视,已经由单一地追求居住功能向追求质量与品质过渡。房地产企业加强开发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升项目品质,也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房地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开发与管理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随着开发项目的增加与开发节奏的加快,在建项目及交付后项目均暴露出各种质量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布局已呈现区域性、全国性特征,企业虽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 但对各在建项目只能通过质量季检、月检的形式进行抽查,因此,无法掌控所有项目真实的质量状况;另外,由于各地区质检、验收标准不统一、施工工艺不尽相同及质量管理体系与制度未能及时进行更新, 最终导致整体质量管理效果不明显。
当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大企业均在压缩开发周期、提前回款,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盲目抢工忽视了质量目标,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与隐蔽工程验收流于形式,从而带来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房地产企业所选择的各参建单位一般均是其长期合作单位,这有利于保障产品质量,因此必须对参建单位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的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均能在施工合同中约定“若在质量检查与验收过程中发现任何质量问题,均可以在其整改之后做出经济处罚”,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项目参建方的质量管理行为;但是大部分企业只是约定了被动的奖惩而忽略了主动的激励,从而导致参建单位缺乏主动争创质量优良的积极性[1]。
房地产企业已形成区域性、 全国性战略布局,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区域性公司或者分公司应在集团质量管理总目标的指导下制订适合分公司的质量管理办法;项目管理部应梳理当地质检、验收要求、以往项目发生的质量问题,形成完善、系统的质量管理办法;该质量管理班子应包括分公司经营层领导、 工程分管领导、开发部及各项目经理[2]。
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部自项目经理到各专业工程师应提高质量管理意识,严格按照公司下发的质量管理办法执行,通过制作样板、周例会与现场抽检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另外应将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各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如基坑支护、防水与墙面抹灰等;赋予现场监理单位应有的权力与职责, 与监理单位配合做好现场质量管控,包括材料进场检验、现场质量检查[3]。
综上所述,在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加强各阶段质量管控工作,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还可以为企业实现经营收益、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