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毒攻毒治癌理念探析壁虎的临床运用

2020-01-11 03:09田叶红邱晓伟姜欣杨鸣张巧丽黄金昶
环球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癌毒方药壁虎

田叶红 邱晓伟 姜欣 杨鸣 张巧丽 黄金昶

癌毒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内在致病因素,其性猛烈,毒陷邪深,非攻不克,在辨证用药精准的基础上,常用一些毒烈峻猛之品,即“以毒攻毒”之法,出奇制胜,使癌毒得清,达到抑制肿瘤的作用。然而,有毒之品使用不当,不仅癌毒未陨,更戳伤正气,祸见须臾间,让很多医者讳莫至深。壁虎为常用有毒抗肿瘤中药之一,明以前本草称其为“守宫”,守宫之名最早见于三国《吴普本草》,归于石龙子条下,而壁虎一名始见于《本草纲目》,并言其能治“血积成痞、疠风瘰疬”。本文将从以毒攻毒治癌理念浅探壁虎的临床运用,以飨同道。

1 以毒攻毒治癌

“以毒攻毒”语出《本草纲目》卷四十,为治法术语,系使用有毒的药物治疗恶疮病毒的方法。历代医家对“以毒攻毒”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针对“毒”的病机治疗暴烈、传染、秽浊、迁延和重笃之疾的一切异于常规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狭义仅指猛烈之药治疗猛烈之疾,即用毒药、峻烈药疗难治之病。“以毒攻毒”内涵丰富,应用广泛,就癌肿的治疗而言多与后者关联,在肿瘤临床诊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1.1 以“毒”识癌

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六淫、七情、劳伤、饮食不调、外伤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气、血、痰、火、湿、瘀等病理产物相互交结而成的,但若对其按一般气、血、痰、湿、瘀等来治疗效果并不满意,原因在于忽略了“癌毒”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癌毒”为癌症形成的重要病因,东汉华佗的《中藏经》中明确指出,肿瘤的发生非独气血壅滞,更有五脏六腑蓄毒不流这个内在原因,《诸病源候论》曰“诸恶疮皆由风湿毒所生也”,至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发癌方论》亦云“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强调癌毒具有根深蒂藏、穿孔透里之性。现代徐力立通过总结miRNA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提出癌毒与miRNA理论具有相关性[1]。

因此,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它是由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能够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强烈的特异性毒邪,非热毒、寒毒、湿毒、疫疠等“毒邪”,具有隐匿性(早期不易被发现)、猛烈性(一旦发现,来势凶猛,呈进行性生长)、流注性(可通过淋巴、血液等途径扩散转移)、顽固性(迁延不愈,易复发)、损正性(消耗、蚕食人体正气致机体消瘦、羸弱)[2],亦有别于一般的气、血、痰、瘀等病理产物,但与上述“毒邪”、病理产物胶结存在、兼夹转化而致病。癌毒的产生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调养不慎的原因,五脏蓄毒不流,癌毒蕴结而生,复加上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的诱发,久积而生癌肿。

1.2 从“毒”治癌

从古代中医文献看,治癌之“毒”(中草药毒性)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中草药毒性泛指一切中草药的偏性,故认为中药的毒性具有普遍性,凡是药物都是有毒的。张景岳明确指出:“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是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狭义的毒性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即指服用后容易引起毒副反应的中草药,隋代巢原方在《诸葛亮病源候论·卷二十六》中所言“凡药物云有毒及有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中国历代本草及现行国家药典将部分药物标明“大毒”“有毒”“小毒”。然而,有毒中药的界定,既要参考古代中医文献的记载,还需借鉴现代毒理学研究的成果,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准确性和合理性[3]。

有毒中药分为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在肿瘤临证最为常用的是动物药中的虫类药。虫类药属血肉之品、有情之物,性喜攻逐走窜、通达脉络,以搜剔伏积、松透病根、畅通血气、去除癌毒,其愈病之功利,尤甚于植物药。此外,一些矿石类药物在解除癌毒方面的作用亦不可忽视。然而,有毒中药毒性各异,炮制方法不统一,剂量不易控制,限制了毒性方药运用。此外,恶性肿瘤病机复杂、病情重,进一步增加其临床运用难度。

2 壁虎治癌临证运用

2.1 广谱抗癌,淋巴转移瘤效更专

壁虎很早便开始用于治疗肿瘤,《本草纲目》言其能治“血积成痞、疠风瘰疬”,其味咸,入血分,行血化瘀,故可散血积之痞,其性寒,滋阴降痰,又为瘰疬妙品,有小毒,毒能攻毒,且善透筋达络。在临证中大剂量用之,以畅通血气、搜剔伏积,发挥迅猛攻毒之效。

其以蝎蝇为食,蝎为治风通络要药,故《本草纲目》云壁虎“亦尤蜈、蝎之性,能透经络也”。恶性肿瘤为五脏蓄毒不流,不仅脏腑功能失调,更有癌毒流注经络、络脉瘀阻。而壁虎治疗恶性肿瘤,不仅能行血化瘀、祛风化痰、搜剔癌毒以调节脏腑功能,还能疏通经络瘀堵。经络疏通则有利于交通脏腑联系,以进一步促进脏腑功能恢复,故在调整脏腑功能的同时给予通络之品往往事半功倍。大剂量壁虎不仅搜剔癌毒、行血化痰,其通络之功非它药能比,故将壁虎广泛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骨肉瘤、脑瘤等恶性肿瘤。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壁虎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肿瘤活性,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发挥诱导凋亡及自噬、抑制肿瘤微血管新生等作用[4-7],并开发出以壁虎为主要成分的抗癌中成药金龙胶囊,已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8]。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壁虎在淋巴转移瘤中的运用。淋巴转移是肿瘤转移常见途径之一,目前西医鲜有治疗淋巴转移瘤的药物,而壁虎对淋巴转移瘤疗效突出。淋巴转移瘤中医病机多归结于痰湿凝结,痰湿停滞则血行不畅形成瘀血,痰、湿、瘀凝结,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毒邪穿孔透里而为病。壁虎芳化痰湿、行血化瘀、搜剔癌毒,切中淋巴转移瘤痰湿瘀凝结、癌毒流注孔里的病机,奠定了壁虎治疗淋巴转移瘤的理论基础。此外,淋巴转移瘤患者多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痰湿内生,促进了淋巴结转移,而壁虎臭秽,可醒脾化湿和胃,一方面痰湿得化,减少了淋巴结转移;另一方面部分患者服用壁虎后食欲大增,相对于其他抗肿瘤药多伤胃而言亦是其一大优点,提高了壁虎在淋巴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2.2 运用注意事项

2.2.1 全面了解不良反应、治疗及中毒剂量 “以毒攻毒”方药存在量效关系,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为此全面了解“以毒攻毒”方药不良反应及其危险性尤其重要,以便于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发现、及早救治,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牢记其治疗及中毒剂量,服用时自小剂量始,逐渐加量。警惕有无蓄积中毒现象,若有蓄积性中毒则不可久服。同时对药物性味也不可忽视,勿犯“寒寒”“热热”“虚虚”“实实”之戒。壁虎小毒,抗肿瘤用量宜大,研末冲服10 g,壁虎全体水煎服常用剂量为30 g,注意应逐渐加量运用,其不良反应较小,古人用铜勺简单炒之即可解毒。

2.2.2 掌握“以毒攻毒”方药的减毒之法 “以毒攻毒”方药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让部分医者望而生畏,限制了临床应用。使用“以毒攻毒”方药除需全面了解不良反应、治疗及中毒剂量,更需掌握减毒之法,在临证中通过药物炮制、剂型把控、药物配合、服用方法等减轻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毒中药可通过炮制减轻毒性、改变药性和药效,故掌握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药性和药效有所侧重。壁虎生者擅祛风止痛,如《奇效良方》《仁斋直指方》将壁虎“连血研烂”治疗心虚惊痫,《圣济总录》将壁虎“生研”用以治疗历节风痛不可忍者;壁虎炒制不仅减轻其胃肠道反应,还可和胃降逆,《摘元方》记载壁虎“砂锅炒焦”可治疗反胃膈气;酒制偏于行血散瘀;烘制、焙制、炙制,不仅便于存放,还可发挥祛风散结、行血化瘀之效。

中药剂型的选择既应考虑体质强弱、病之轻重、作用缓急,也须考虑剂型以减毒。所谓“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汤剂能荡涤病邪,大病、重病用之,丸剂药效逐步释放,吸收缓慢,药力持久,舒缓而治之,一般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故在运用“以毒攻毒”方药治疗肿瘤中,针对体强病重危急者,侧重于选择汤剂,而体弱病轻势缓者,侧重于选择丸剂。

“以毒攻毒”方药还可通过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减其毒性,壁虎毒性小、不良反应少,无特殊配伍,但运用大毒之品时,必注重药物配伍,如为减轻消化道反应,配之竹茹、旋覆花、炒薏仁、黄连;为防治泌尿系之毒,配之以海金砂、车前草、泽泻,且以鸡蛋清送服。

3 小结

癌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毒中药的以毒攻毒法具有重要治疗意义。然而,在临证运用中,一方面应了然于药物性味功效,攻毒基础上切中肿瘤核心病机,兼顾气、血、痰、湿、瘀、虚等病理因素,另一方面全面了解中毒剂量及不良反应,娴熟于减毒之法[9-10],如此方可熟练运用以毒攻毒之法。

猜你喜欢
癌毒方药壁虎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壁虎
壁虎的尾巴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熬夜也会生“癌毒”专家教您养阴祛燥抗肿瘤
基于智能算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