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畜牧兽医中心汭丰工作站,744300)
1.1 发病时间:该病由蜱传播而蜱的一个世代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变态阶段,每个阶段都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不同地区又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蜱,而焦虫病的发生与外界蜱的繁殖和活动时间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气候的变化,焦虫病的垂直传播(已被大量病例所证明)以及被感染牛可长期带虫,甚至终生带虫和牛的买卖调运等原因,使得本病发生的地区性、季节性已不十分明显。但在我国北方多在4~9月份发生,以6~9月份最严重。
1.2 发病年龄:据报道1 ~3 岁牛发病率占57.1%,3~4 岁牛发病率占27.1%,4~6 岁牛发病率占15.8%。这一点与我们的观察基本相符,本病多发生于1~3 岁牛只,成年牛发病较少,外购牛的发病率高于本地牛,奶牛发病率高于黄牛和肉食牛。感染过焦虫的牛可对同种虫体产生带虫免疫,但不同焦虫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现象。
该病典型症状为高度贫血、黄疸和高热,最后可因缺氧和营养高度不良或肝脏功能障碍而死亡。潜伏期8~15 天不等。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0.5~42℃,呈稽留热,持续1~5 天,泌乳量急剧下降。患畜喜卧阴凉处,鼻镜干燥,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巴贝斯焦虫感染的患牛还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尿液呈淡红色或棕红色。可视粘膜由潮红逐渐转变为苍白甚至黄染。呼吸加快,甚至喘息,口吐白沫,全身出汗。心跳加快,每分钟90~100 次,甚至高达130~150 次,节律不齐。粪便黄棕色,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粪便内常带有粘液与血液,有的病例还排出黑褐色恶臭黏液粪便,死亡率较高。
焦虫病主要通过适宜的蜱作为传播媒介而扩散病原,只要我们破坏病原体(焦虫)、蜱和易感动物(牛、羊)三者中的某个环节,就可达到预防目的。
3.1 消灭牛蜱:根据当地蜱的种类、活动季节及活动规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决策性灭蜱措施,这是预防的关键。首先,搞好圈舍卫生,消灭越冬的硬蜱幼虫;春季着重消灭牛体上的幼虫和若虫;夏季即蜱的繁殖季节,进行逐头牛体及圈舍的灭蜱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中间宿主。目前多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如灭净菊酯类)和毒素类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灭蜱,也可采用天敌杀蜱的方法。
3.2 免疫预防 坚持自繁自养的方针,减少和控制外购牛。新引进牛或调动牛时,尽量避免在蜱活动高峰期进行。为了防止焦虫的传播在疫区对新购进的没感染焦虫的牛只使用抗焦虫病疫苗进行预防。
4.1 应尽量做到早确诊早治疗,针对病情给予对症治疗,除使用抗焦虫药物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心、补液、调理胃肠及输血等,并加强饲养管理。要从患畜实际出发,病急治标、病缓治本,标本兼治。咪唑苯脲:每千克体重2mg,配成10%溶液,分2 次肌肉注射。或用贝尼尔,按每千克体重3.5mg 配成10%水溶液,分点皮注或肌注。在选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采用对症疗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用维生素B12治疗贫血,中等个体的牛1 次皮下注射1--1.5ml(80--120mg)。
4.2 输血疗法
对于疾病中期和部分病危的牛,可采用输血疗法,有明显的疗效。每日输血犊牛500~1000ml,成年牛2000~3000ml,同时结合药物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3 中药治疗
在用西药驱虫的同时,结合中药扶正固本。可用处方:黄芪、党参各60g,柴胡25g,茵陈50g,当归40g,生地100g,阿胶40g,白芍50g,郁金50g,栀子50g,知母50g,黄柏45g,青蒿40g,地骨皮45g,双花40g,六曲、麦芽各100g,陈皮50g,为100Kg 体重牛用量。共为末,开水冲服,一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