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情定教路

2020-01-10 02:19吕明丽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2期

吕明丽

摘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按文情设计教学思路。《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因此,引导学生从朴实的语言中感悟语言背后蕴涵的丰富内涵,领悟文章说明的道理,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精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对聋哑青年观鱼、画鱼表现的细致描写,赞美了其勤奋专注的品质。作者观察细微、构思巧妙成文,写得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生动感人。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很喜爱阅读的一篇课文。

关键词:文情定教;预习指导;分段练习;联系全文;积累材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282-01

小学教材选用的讲读课文层次清楚、段落分明,一个段落表达一个意思,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教学时通常采用逐段讲读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从内容到思想的理解能力。

然而,课文《鱼游到了纸上》却与众不同,独具特色。课文讲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画的鱼好象在紙上游动,赞美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格。从这篇文章的特点看,后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前面的字里行间都已经暗含着。有很多问题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所以就不宜采用逐段分析讲解的方法,而要根据文章的特点设计几个层次,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体会,体现出从内容到思想,逐步加深理解的过程。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教学时大致可以安排这几个环节。

1.重视预习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有初步了解

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课前的预习提示进行预习,反复阅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把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画出来,并想想这些话的意思,再画出可以看出那位青年是聋哑人的语句,通过这样的预习练习,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就有个初步了解,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打下基础。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分段练习

学生通过预习,对文章的重点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让学生再阅读课文,想想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情。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玉泉观鱼→认识青年→青年画鱼→笔上交谈的顺序练习分段,做到既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作较深入的理解

《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是后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在字里行间已经暗含着,许多问题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因此在设计问题时应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作深入的理解。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指出那位青年的举止有什么特别之处?找出有关描写那位青年神态动作特别的语句。接着抓住“忘我的境界”——词语,在理解这一词语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圈圈面画,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他好象和金鱼融为一体了”。再如,“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位青年爱鱼的忘我程度,体会到他画鱼的勤奋和专注的优秀品格,而那位勤奋专注的青年竟是一位聋哑人,因此更令人感动和饮佩。那位青年是聋人,这在前面的字里行间暗含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有关语句说一说。再接着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位勤奋、专注的青年是怎样画鱼的?画得怎样?“金鱼游到了纸上”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如果理解了这些环环紧扣的问题,对文意内容也就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师提出“鱼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我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在理解这两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胸有成竹”这一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总结时加以升华,无论画什么事物,都要细心观察,把事物的形态动作清晰地记在心里,画起来才能活灵活现。

这样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览全文来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为从读段到读篇打下基础。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训练,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

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除理解课文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是重点训练项目“注意积累材料”的例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从中学习积累材料的方法。从文中可以看出:一、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对周围事物观察处处留心,细致入微不但对鱼的观察,还留心观鱼人的情况,特别注意对聋哑青年细致观察,并抓住特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指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事物特别留心?作者观察聋哑人抓住了什么特点?二、作者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多看、多听、多问,所以对聋哑青年有更多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说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听到的?哪些是作者问到的?使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在这方面有点具体感受。最后教师必须强调,积累材料的方法还在于勤动笔,有了见闻感受,就要及时记下来写成文章。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好的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语文,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每一次的遗憾和失败,虽然让我心情沉重,但也让我在语文的教学之路中不断地看清自己的不足,带来思考。人,只有自省,才能常新。

参考文献:

[1] 丁莉莉.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08期.

[2] 刘兰格.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2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