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2020-01-10 08:39段益莉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居园林景观景观

段益莉,江 强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内江 641100)

0 引言

中国农业用地面积广阔,根据《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6)》,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1.349 566亿hm2,占国土面积的14.00%,是建设用地面积的3.45倍。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动者聚居的地方[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乡村地域面积占到57.79%,但中国长期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城市居民偏向的分配制度以及工业偏向的经济体制[2],促使其地域内不断发生着物质、人才、人力等资源要素单一地向城市涌入,造成目前乡村“空心化”、“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现象愈发严重,新农村建设迫在眉睫。2017年10月,就如何发展、如何振兴乡村,“十九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如何提升农业效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建设性规划[3]。这对新农村建设无疑是雪中送炭。

乡村环境整治、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4]。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战略实施以来,村镇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如火如荼进行。根据各地方出台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河南省加强乡村规划管控,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乡村绿化覆盖率达30%,国家级和省级卫生县城数量占比达到80%,卫生乡镇数量占比达到25%。河北省努力实现“2018年每个县至少创建1个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每100户设置1名保洁员”计划;着力推进通村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推进村庄绿化。新疆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推进农村“四旁”绿化,鼓励农牧民发展多元化庭院经济,将庭院经济与现代农牧业、休闲旅游、改善居住环境等紧密结合,美化绿化家园。

合理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是有效利用建设资金、建设乡村宜居环境的前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环节。目前有关新农村园林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分类、景观评价及景观规划方面。乡村园林景观规划的研究最早见于王仰麟等对景观生态学方法在观光农业规划中应用的探讨[5];随后,王竹等[6]认为在乡村聚落空间构建过程中,不能只强调设计者的主体地位,应将村民居于主体之位;吕雅静[4]认为目前国内乡村景观规划层次太低,规划大多局限于道路以及住宅庭院,且大多由村民自发配置,随意栽种,层次单调,并且使得原有乡村长久以来积累、沉淀下的历史文化、格局形式消失。以往研究只着眼于乡村景观主体,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对新农村景观园林景观规划进行分析的研究没有。鉴于目前全国正多方位、多角度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容村貌改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规范及技术指导十分必要。文章在深刻剖析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农村环境建设现状及园林景观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振兴角度就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实现乡村振兴,并丰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体系,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农村,打造乡村宜居地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意义

乡村园林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人类和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结果的最直接体现[4]。体现在乡村生活、生产和生态3个层面上,即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生产性景观和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目前,中国正处于传统乡村景观向现代乡村景观转变的过渡阶段[4],开展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形成并丰富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的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规范及技术,有助于对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给予正确引导,在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环境振兴。(2)将风景园林、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通过景观规划有机地运用到乡村人居环境美化上,增添了农村美化及艺术气息,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指数的同时,有利于吸引农村劳动力返乡,减少农村人才外流;促进招商引资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村旅游等多种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积累了人才、开拓了途径。(3)新农村园林规划设计将统筹整合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文人典故等,使村庄的历史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传承,永葆历史文化底蕴。

图1 乡村园林景观结构

2 基于乡村振兴的新农村环境建设现状

2.1 政策引导性加强

中国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推进乡村发展,相继实施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及新型城镇化,但都以发展乡村经济、完善乡村管理体制、重塑城乡关系为主,并未细化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具体实施层面。乡村振兴战略则把乡村振兴作为解决新时代发展矛盾的重要抓手,细化了乡村建设的各方面,明确指出“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并针对性地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强新农村景观建设在省域、市域、县域范围内实施落实。北京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贵州实施“33155”工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除此之外,河北省及下辖石家庄、廊坊等市,河南省及下辖市、直管县,新疆自治区、贵州省及下辖贵阳市、岑巩县等各省、市、县相继出台农村环境整治政策文件,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对新农村乡村景观建设的政策引导性。各地对新农村环境建设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乡村环境建设上了新台阶,有了政策上的规范、保护及监督,这是区别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前对新农村环境建设取得的最大进展,使新农村环境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其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推进作用。

2.2 建设目标数字化

政策实施以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细化到各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短期目标,并将目标数字化。北京市政府规定到2020年底,北京市农村地区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基本达到等级标准,完成约1 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基本形成以中心村为核心的30分钟公共服务圈;山东省提出“一年提标扩面、两年初见成效、3年全面提升”的战略目标,规定总体投资1 500 亿元,包括省级整合各类资金不少于300 亿元,2020年95%以上的村庄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部乡镇内30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完成农村公共厕所无害化建设改造,30%以上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全省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100%。贵州大力实施“33155”工程,即3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3年实现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1年“东南西北”四条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5年实现城乡环卫保洁“一把扫帚扫到底”,5年内金融机构持续提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融资支持。建设目标的数字化,使利用切实有效的数字将乡村环境建设目标具体化,避免了政策的空洞性,是切于实际地将政策付诸于实践,督促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顺利实施。

3 基于乡村振兴的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现状

3.1 乡村特征依旧缺乏

目前,全国乡村总体规划水平依然较低,缺乏乡村自有的特征。“城市照搬”式规划现象普遍,总体布局千篇一律。管理者和设计人员是乡村景观规划的执行者,而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更多彰显的是管理者的意志,乡村主体村民逐渐走向缺失[7-8]。比如居住区采用城市布局模式,形式单一;景观设计采用象形或大片的行列式排列,使乡村应有的自由、亲切的生活氛围缺失,这些都使乡村自身特征缺乏。乡村是区别于城市而单独存在的地域系统,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及演变,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其形成了区别于城市的显著特色,乡村人口稀疏,空间充裕,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建筑分散,且以低层建筑居多,明显区别于城市。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规划仅仅依靠照搬城市景观模型是行不通的。

3.2 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当下在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重经济收益,轻文化传承”现象仍较为严重,设计者片面追求借助城市流行文化和西方文化、乃至创造出来的“假文化”来打造乡村景观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大量仿古建筑的建造、民俗风情街的应用等,以及欧式别墅、法式建筑等,与乡村历史、文化毫无联系,设计者片面的认为照搬城市、仿制国外就是新农村现代化,缘于此,中国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落寞,乡村逐渐失去本真。此外,规划时乡村房屋建筑千村一面,形式雷同,乡村规划缺乏文化内涵。古村镇、古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例,每一处空间布局,每一个建筑构件,除了实用功能外,都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而现在乡村的许多建筑,除了实用功能外,很难从中读出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有着“中国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摒弃原来农村民宅传统的建筑形式,采用“整体化一”的楼式居住模式,农村建筑均采用统一风格,整齐排列,并打造了七级十七层的标志性建筑,以及青山、湖面、高速公路、航道、隧道、机场应有尽有,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景观城镇化的代表,乡村原有风貌全然消失,已从乡村转变为城镇,乡村传统文化消失殆尽。

3.3 自然、半自然景观退化,生态平衡失调

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一方面是以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为目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变相地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渠道及基础。在任何一个乡村,大树、河流、小溪、池塘与自然植被都是固有的特征[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管理者在规划设计时对乡村经济增长的片面式追求依然存在,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现象并未得到改善[9]。乡村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基本农田面积、自然斑块面积减少;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使原有浓荫的森林消失;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这些都促使乡村自然、半自然景观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甚至不可逆转。

4 乡村振兴角度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路径

4.1 聚落景观规划

4.1.1 聚落规划

聚落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是乡村景观的核心部分[10],包括田园山水、聚落形态、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等方面。在对乡村聚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和改造时,要尊重原有的村庄肌理,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理念,以统筹协调为方法,以传承乡土民俗为特色,尽可能少破坏原始的村庄形态,将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功能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注重保护、鼓励新建、保守改建、谨慎拆除,同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相呼应。

4.1.2 主干道路绿化

主干道路绿化即对村级道路级别以上的各类道路进行绿化,具有改善空气、减少热辐射及噪音、缓解汽车尾气、美化环境等功能[11]。绿化树种宜选取速生、主干笔直、树冠浓郁、飞絮落果少、不易生病害的乔木树种,并根据当地地域经济条件和生长环境合理配置。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优先考虑龙柏、雪松、银杏、木兰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或采用混交栽植的方法科学配置大中型的花灌木、中乔木以及花草;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区域,可选择适应性很强、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进行纯林栽植,如柳树、杨树、国槐等。

4.1.3 庭院绿化

乡村庭院绿化要以不影响住宅采光为前提,在庭院内可选择低矮的树篱、花篱,或多年生草本花卉,如冬青、月季、黄杨等,或种植开花结果的果木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即可美化庭院环境,又可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对于庭院面积较大的村户,可考虑选择乔木、花灌木混合配置,以形成高低错落之感。

4.2 生产性景观规划

乡村生产性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物质上的需求,对大自然进行长期改造利用的结果,是乡村主要的生产内容和重要的环境资源,包括乡村农田景观、乡村林业景观、乡村畜牧业景观和乡村渔业景观[12]。目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新类型正处于如火如荼发展时期,进行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如何实现农业景观同休闲、观光等产业相结合,创造更多、更客观的经济效益,给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生产性景观规划重要发展方向。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要将增加生产性景观的参与互动性、生态自然性、娱乐教育性、地域文化性作为重要方面。比如,对乡村地区的河流水系、包括果林、农田等原生态景观进行规划,可增加田间道路形成景观游览路线,并采用小火车等形式的交通工具吸引游客;对耕地周边的沟渠、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晒场、码头以及休憩设施等服务设施景观进行规划时,可用石磨做成桌椅、适当增加一些非乡村的元素突显逼格;同时注重将一些创意元素及艺术创作融入到农业景观中,如卡通类雕塑、色彩化木桩等,形成极具创意的生产性景观。

4.3 自然景观规划

乡村自然景观指由乡村山岳、溪谷、河流、森林、植被等生态资源构成的自然景观,是乡村宝贵的自然财富,其不仅是乡村重要的生态屏障,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规划者在合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是规划时的核心原则,从宏观上控制破坏性建设,并根据地域特色划定保护范围[13]。对于可以利用的资源,规划者要秉持自然主导、生态完整、和谐共生的原则,将乡村自然景观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乡村“多元经济发展体”,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可在森林、河流、山岳等自然资源规划游客观光小路,但注重垃圾收集装置、环境保护标识的设立,打造“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5 结语

乡村空间异质性大、建筑村舍布局不规整、景观元素丰富,乡村自然、经济、社会现状与需求与城市的巨大差异,注定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和城市景观建设有很大的不同,照搬城市规划模式根本行不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园林景观建设日益受到关注。乡村具有丰富的大地景观资源,巧妙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是行而有效的方式。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乡村环境的振兴、文化的振兴,更是乡村经济的振兴、产业的振兴,并且彼此间相辅相成。乡村经济振兴是实现环境振兴的有力保障,乡村环境的振兴又能促进乡村产业的振兴,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进行乡村园林景观规划时,除了要注重考虑植物种类与材料的选择、景观功能的表现手法、景观营建成本等因素,更要充分考虑如何将乡村景观与乡村经济振兴相结合,利用乡村现有资源实现农业与休闲旅游业、服务业、电商物流业相结合,塑造一个自然生态平衡、景色优美的乡村环境的同时,更打造一个多产业,多就业的经济强村。

猜你喜欢
人居园林景观景观
景观别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