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0-01-10 10:25:39江石娇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重难点长方体图形

文江石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通常存在一些问题,对数学没有科学准确的认识,教师应在教学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授课方法,使学生能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1]。

一、利用多媒体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的学习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信息技术能够将图片、声音、文字、视频等信息一体化,这种超强的表现能力是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不了的。因此,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在上课前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小故事:小红去商店买铅笔,一只铅笔2.5元,小红想买三只,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学生可能很容易就会想到2.5×3=7.5(元),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这是小数点后一位小数×整数,很容易就能计算出来;接着继续播放另一则小故事:假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34千米,那么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往返一共要走多少米?这道题的算式则是1.34×2=2.68(千米),这样小数点后两位数计算起来不太方便,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用134×2,再从268后取小数点后两位数,这样计算起来就简单多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数学教材,将其扩展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有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让数学贴近生活,把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和易于理解[2]。

二、利用多媒体制作导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虽然信息化技术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但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并科学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自己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氛围会更加活泼,互动性也更高,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而且具有交互功能,教师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组织和编写教案上,只需要帮学生确定学习主题,查找学习资源就可以了。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周围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物体,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会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长度相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细木条和橡皮泥来构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并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回答“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这样的多媒体导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其能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特性[3]。

三、多媒体信息展示图形的旋转,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旋转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避免其在重难点学习过程中出现理解错误、认识不足的现象,使学生能够克服学习的重难点、锻炼其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灵活性。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直观形象的展示能让难点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方便学生学习。例如,学习“图形的运动(三)”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动图——大风车来回转,摩天轮的转动,汽车过路时车杆的起落,小朋友们荡秋千来回的摆动。并提问学生:你们还记得这是什么现象吗?然后给学生播放钟表上指针旋转的画面,从“12”到“1”,从“3”到“6”,看时针沿着点O旋转了多少度。通过课件,教师能直接让学生看到整个图形旋转的过程,使其对知识的印象记忆更加深刻。多媒体的出现,让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都变得更加容易,而且相比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创造更加活泼的氛围,比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的效率要有很大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加形象、详细、生动,将课堂内容更完美地体现出来,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易于理解知识,并能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信息化教学为今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小学数学教学踏上了信息技术高速路,让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重难点长方体图形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分图形
找图形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