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琼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重庆 402260)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要具备适应自己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尤为突出学生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塑造,当然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小组合作的参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尤其在十八大中提出,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亮点。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甚至导致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极为缺乏。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以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为主题的教学模式,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适应学生的成长成才,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完善。本文以高中政治为例,阐述在政治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根据现代化教学的特色,学生主动意识的发挥,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进行深刻解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利用该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政治知识,借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在实际的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情感需求为目的,设置出灵活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政治知识、探索政治内容的能力。比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以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如房价的变化趋势,以及某地区具体的房价发展情况,借此向学生详细介绍市场配置资源的形式、内容及优势,然后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深刻的印象,及时高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演变,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并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和探索做好铺垫,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政治课程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贴近生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中政治教材与实际生活贴近,尤其是时事部分的内容,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时事案例掌握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自己的政治成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视野下,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信息,组织教学,让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热情得以不断地攀升。比如,某地区的两名高中学生,在演奏国歌时,打闹嬉戏,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一谈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这一政治话题一经提出,教师便可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提问:此种行为是否妥当?这样做有何影响?学生根据这一事件的始末进行回答,分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再从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政治知识的提炼,认识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必要性,实现知识的情感升华,最后从正面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全面提升。这样一来,学生既能扩展自己的学习思维,又能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2]。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性地将自己作为教学的主角,完全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其学科核心素养很难提升。鉴于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广大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观念,转换角色,将学生彻底变成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引导者、组织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准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利用政治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授“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授基础概念,还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概念有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注现代化经济发展状况,把知识融入到每个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最后举一个实例,与学生携手探讨,如:两个公司在生产中,可能会遭遇到经济危机的干扰,在此状况下,运用所学知识,如何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发学生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深度思考。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领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深化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概念[3]。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学习,明确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利用时事问题提升学生政治认同及法治意识。同时,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原则,在政治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把政治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政治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