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 勇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基础是要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充分学习,使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的深度,提高综合能力,未来发展为优秀的人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达到高效学习呢?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当把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之后,学生才会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数学课中,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下文是我针对情境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一些浅析。
小学生正处于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游戏感兴趣的这一性格特点,结合数学课本知识,设计相应的游戏,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既可以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又可以在做游戏中收获知识,一举两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在享受娱乐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做游戏的学习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数学[1]。
学习概率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几组装有不同颜色彩色小球的小袋子,先把五六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学生进行抓小球的游戏,让每个学生从袋子里拿出一个小球并不放回袋子,让小组学生在本子上做下记录,通过自己动手,根据小组的记录算出同一种小球出现的概率。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放回小球的概率计算。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辅助学生了解、学习及探讨数学的一种很有效的辅助工具,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趣味。因为,多媒体可以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多媒体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折线统计图前,教师可在备课时制作一个PPT。在第一页写上今天的学习内容,在旁边要有一些装饰,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看下一页,第二页要表明学习这些的目的和学习目标,旁边依旧要有装饰,接下来的几页就是与“折线图”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这些图最好用小动物的卡通人物进行修饰,在PPT的结束部分,出一些延伸性的问题,然后给学生时间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教学情境中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以讲解课本教材为主,小学生往往容易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教师不愿意作太多解释,这样容易造成课堂交流缺少。长此下去,学生很容易缺少课堂参与感,学生会觉得数学课堂乏味、没有参与感。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学生为主,把学生放在主要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交流,组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自主探究,用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把课堂还给学生[2]。
做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先留给学生十几分钟让学生先对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生差不多都做完的时候,教师再随机点名,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教师运用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创设生动有趣且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探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把情境与教材完美结合,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