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玲云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白水洋中学 浙江台州 31703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要使学生具有高深的知识,还应时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地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注重推理的学科,对此,我们更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这样学生才能有所进步、有所超越。我认为,数学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所谓直觉思维能力,是指不经逐步分析、严密推理与论证,而根据已有的知识迅速对问题的结论做出初步推测的一种思维能力。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具有浓缩性与高度跳跃性,受学生所喜爱,它极易创造一种“冒险心理”和“满足感”,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在讲解习题和例题时,可选择一些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题目,先让学生凭直觉猜测结论,然后依据逻辑思维加以证明。经过一次次的对比、总结,使学生的猜测一次比一次准确,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1]。
例如:在Rt△ABC中,∠C=90°,∠A=30°,AB=2,求AC和 BC的值。
分析:根据本题所给条件,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出BC=1,用勾股定理可得另一个边的值。
教师可再提问:若去掉题目中∠A=30°这一条件,能不能求出其余两边的值?若题目中AB=2去掉,能不能求出两边的值?这时学生的直觉思维就会发生作用了,在猜测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际图形是“动”起来了。这种猜测在课堂上,学生是乐于接受的,如果掌握得当,所提出的猜测问题会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积极思索,进行直觉思维的各种判断。通过这种直觉思维的训练,事后再结合逻辑的证明,无疑会提高学生直觉的正确率,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的源头是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教师在认识过程中由于受认识框架束缚,难免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冲出课本局限。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两圆相交时,对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的关系:R+r>d-r。我在课堂上左量右比,学生就是看不出来,这时一位学生大胆提出:利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来理解,全班同学顿时领悟。我对这位同学的创新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极大地鼓舞了全班同学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后来,其他同学受此影响,思维灵活多变了,数学成绩也上升很快[2]。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过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只懂得死记硬背,遇到问题多采取生搬硬套的做法,学生在听课时看不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此,我们要重视定理、公式、法则等推导过程,如当初科学家发现该结论时那样既体现各种不同的思路,再分析各种思路正确与否。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获得提高[3]。
例如,学习菱形的判定定理1时,若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学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不妨先安排一个作图题:任意图∠A,画一弧与它两边交点B、D,再分别以B、D为圆心,以原半径再作两弧,两弧交点为C,连结BC、BD,得四边形ABCD。
这时,教师设计如下问题:1.菱形、平行四边形及矩形,它们各自如何定义?2.大家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行吗?是矩形或是菱形?3.在作图过程中体现出四条边有什么关系?4.请同学们下一个结论。于是,许多同学便能猜测“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余下的工作便是指导学生对命题进行证明了。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有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能够发现学生的“亮点”,对他们采取激励性学习机制,使他们自觉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从而体验到探索成功带来的欢乐。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取得了点滴进步时,教师要送去甜蜜的微笑,投以真诚的目光,赠给热烈的祝贺,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当学生经过努力暂时没有成功时,老师也应报以信任的目光,赠予温馨的话语,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让我们从每一节课做起,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