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玲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数词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数字是全人类所认知的共同范畴,但在汉语中,一些数词自身具有特殊性,在读法和用法上不同于其他语言,如数词“一”,其在词义、读音和省略方面都比其他数词复杂,这增加了留学生学习的难度。近年来,人们对数词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但把数词“一”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却不多。李鹏兴在《数字词语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分析了含有数字“一”的词语特点和留学生数字词语学习中的具体偏误情况,提出了对外汉语数字词语教学的建议[1]。包宇超在《数字“一”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对“一”蕴藏的深厚文化意蕴进行归纳探索,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数字“一”的教学提供参考[2]。周文婷在硕士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成语研究——以含数字“一”的成语为例》中对含有“一”的成语教学提供了教学建议[3]。高丽娟在《对外汉语数字谚语教学研究——以“一”为例》中对含有“一”的谚语进行分类,从教和学两方面提出学习谚语的方法[4]。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侧重对数词“一”的某个知识点进行研究,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为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数词“一”,通过调查对数词“一”的教学难点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提出具体教学方法,希望为留学生学好汉语提供帮助。
“一”在汉语中是作为数词出现的,属于基数词。数词“一”是所有数字的基础,写法最简单,书写形体从古至今没有明显变化。留学生在书写时很少出现偏误,但它的词义在不断丰富,衍生出许多除表示数词以外的其他意义,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列举了数词“一”的10 种意义。分别是:(1)最小的正整数;(2)表示同一;(3)表示另一;(4)表示是整个,全;满:一生;(5)专一;(6)表示动作的短暂、一次或动作是试试的,用在重叠的动词中间;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8)和“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连续发生;(9)一旦、一经;(10)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5]1531-1532。
调查问卷针对“一”的词义设计了几道题,从调查结果看,留学生对于数词“一”表示数目的意义掌握得很好,但对于其引申义的认知还不够准确。例如:把“一心一意”中的“一”理解为最小的正整数“一个”,这导致留学生对这个成语的认知存在偏误。在对“一名士兵”和“番茄一名西红柿”中的“一”进行理解时,很多留学生能够理解前一个“一”的意思,这里的“一”表示的是最小的正整数一,对后一个“一”的词义理解比较模糊,在这里“一”表示的是另一。
声调学习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是一个难点,加上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会出现连续变调的现象,这就更增加了汉语学习的难度。“一”在汉语中的读法较多,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有专门的章节学习“一”的变调,可见数词“一”读音的特殊性。数词“一”的本来声调是第一声,在单读或位于词句末尾时读本调阴平,如一、二、三……初一、第一。在连续变调的作用下,“一”在以下3 种情况下会出现变调:
(1)“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yì。例如:一天、一人、一起。
(2)在去声前变调为阳平yí。例如:一辈子、一趟、一辆、一吊钱、一块儿。
(3)用在重叠词语中间和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读轻声yi。例如:等一等、看一下、贵一些。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为防止“一”和“七”的听说混淆,“一”出现在手机号码、门牌、车牌号等中时要读“yao”,读一声,如门牌号1103 读作“幺幺零三”。
总而言之,“一”只有在单读或位于词句末尾时不变调,而处在其他调类之前都要变调。数词“一”读音多变,增加了留学生的发音难度。
在对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留学生对数词“一”变调的规律掌握不牢固,甚至发生混淆,尤其是“一”出现在多音节连读中,比如:“一生一世”这个词语,正确读法应是“yì shēng yí shì”,很多留学生读成“yī shēng yī shì”,这表明初级班的留学生还未形成对汉语声调音变的概念,在平时的使用中容易忽略变调的问题。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汉语的句法分析之所以比印欧语系语言困难,原因之一就在于汉语隐藏和省略的部分太多。”[6]534日常交际中会经常遇到省略这种语言现象。此次调查问卷涉及“一”的省略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多困惑,因而将具体阐述在句法位置影响下,数词“一”的省略和保留规律。
先来讨论不能省略“一”的情况。当[一+量+ 名词]作句子主语时,“一”不能省略,如“一个男人在房间里”“一排队伍站三个”。当[一+量+名词]作句子谓语时,“一”不能省略,如“包子一个一块钱”。当[一+量+名词]结构作句子的定语表示一类时,“一”是不能省略的,如“一根胳膊够不着”。当[一+量+名词]在双宾语结构中,“一”不能省略,如“他盛碗里一条鱼”和“他扔河里一块石头”,在这种情况下,“一”是不可以省略的,但有的留学生却选择把“一”省略,说成“他盛碗里条鱼”和“他扔河里块石头”,产生错误。这里的动词“盛”和“扔”表示的是一个完整事件,完整的事件要求动词和名词都是有界的,因此“一”不能省略。当[一+量+名词]作句子的状语时,“一”也不能省略,如在“他经常一个人吃饭”和“她写完作业就一阵风跑了”这样的句式中,如果省略“一”,句子语义则不通。
再来讨论可以省略“一”的情况,当[一+量+ 名]作动词的宾语时,如果量词是单音节词,“一”可以省略,如“他喝一口水”“我去一趟家”可以省略为“他喝口水”“我去趟家”。当[一+量+名]前有修饰成分,像“这、哪、那”等,“一”也可以省略,如“这一本书送给你”“哪一件衣服好看”。在“一点儿”“一些”作程度补语时,“一”也可以省略,如“你把手拿过去一点儿”“你行为礼貌一些”。在[一+ 量]的重叠式中,像“一件一件、一本一本”中,第二个“一”也可以省略,如“她把衣服一件件叠起来”。
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设定一些贴近生活的语境,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对于“一”的各种词义和性质,如果直接讲解,留学生会难以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解释“一见钟情”这个成语时,可以设定“假如你和一个男生或女生第一次见面,就对他或她有好感,这时你会用什么成语形容呢?”在这种特定语境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容易。同时,在编写汉语教材时,可以附加注释,以便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留学生想要完全掌握数词“一”的发音,把汉语说得“够味儿”,需要长时间学习,这要求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讲解,将声韵调单项训练和语流训练相结合,加强此方面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自我辨音和纠音能力,且当学生发音错误时,应及时纠正他们。张捷鸿提到:“有时对出现的错误也不纠正,尽量启发学生思考,有时甚至展开争论,最后由教师作归纳性的总结,并讲清楚为什么这样,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7]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把关于“一”的变调讲解清楚,课后也要和学生多交流,把数词“一”运用到平常的对话中,举例子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
数词“一”是现代汉语中的特殊数词,其相关知识点是数词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本文立足于从语言学角度对数词“一”的词性、词义、变调以及省略4 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在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留学生在学习数词“一”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教学建议,以期为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数词“一”的知识点提供帮助,进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和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