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友明
(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中心小学校 重庆酉阳 409800)
班主任在开展小学日常管理工作时,要想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就必须要意识到家校合作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在其中应用的重要性。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在其中的应用和实施,有利于加深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但是在与现阶段家校合作模式应用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该模式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存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而且还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日常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意识到家校合作模式在其中应用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保证该模式的有效落实。但是在与该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整体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班主任自身的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由于班主任自身的能力不足,所以家校合作模式很难有效落实到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自身的文化水平如果偏低,那么很难理解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即使应用该模式也很容易会出现各种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可以理解该模式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现阶段与其相关的实践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到实处,所以整体实施效果也不是很好。
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该模式的应用,顾名思义除了要注重班主任在其中的主体责任之外,还要意识到家长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在与当前的管理现状进行结合分析时,发现家长大多数都处于被动状态,很多家长在参与管理工作时,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与班主任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一般情况下都是在班主任的百般邀请下才能够与班主任进行主动的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家长本身在个人素质、文化素养以及知识水平等因素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很多家长根本无法理解家校合作实施的意义,更加理解不到该模式在小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在自己孩子出现问题时,全部将责任推卸到学校、教师的身上[1]。很多家长有一种“传统”性的固定式思维,觉得将孩子交给学校、教师,那么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这种想法从本质上就存在问题,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家校合作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无法落实到实处。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以及实施,无形中对小学生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时,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根据当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由于班主任缺乏有关家校合作相关理念、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其自身的专业性不足,导致家校合作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要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班主任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班主任提供参与专项培训的机会,聘请一些知名专家,通过案例来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业务水平。久而久之,班主任在开展小学班级内部日常管理工作时,可以在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一些管理理念、想法以及思路应用其中,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2]。比如,学校可以构建和落实“家校合作实施情况的考核制度”,同时还要加大对班主任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家校合作的奖励机制,对于该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比较良好的班主任适当给予奖励,这样可以对其他班主任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在其中合理的利用,不仅有利于让班主任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家校合作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还可以保证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虽然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会比较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即使孩子们进入到小学阶段之后,家长也要参与到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家长要在参与过程中,真正了解和认识到家校合作的作用和意义。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家长还要与班主任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心理健康状态等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学生如果出现问题时,班主任告知家长后,家长要理性看待这些问题,不能够一味的将责任全部都推卸给学校、老师,而是要与老师共同商量解决对策。这样不仅可以为小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且还可以将教师、家长各自的责任、义务落实到实处,实现家校合作模式在日常管理中的有效落实。
家校合作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促使家长、教师双方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无论是家长、班主任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完善现有管理体制,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