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助力后疫情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01-10 13:20:57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家校心理健康疫情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1 背景

在全国人们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下,我国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家继续努力在避免疫情反弹的前提下尽快让社会恢复常态,这一时期我们称其为“后疫情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相应重视,更值得重视的是中小学生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比如对被传染疫情的恐惧和焦虑,对回归线下学习的情绪波动以及复学后的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学校需要重视的,同时也是家长需要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家庭—学校教育”,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产生实效,亟需家校合作来助力,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 家校合作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1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长期家庭生活中,家长按照一定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对子女进行的综合性的教育,包括家庭氛围、家庭风气对家庭成员所形成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孩子最早直接接触的、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家庭见证了一个人各个成长阶段的变化,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的影响也渗透着整个人的生命过程,并对一个人的三观、人格的形成初期都具有关键作用,在家庭中发展形成的心智能力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其日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此外,由于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家长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早做出应对行为,避免不良行为的持续。

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科学系统的目标和计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根据教学目标,学校还制定科学明晰的教学大纲,由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撰写教学计划并实施,专业教师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丰富的咨询实践经验,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还具有规范的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等硬件设施供教师进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用。此外,学校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比如表演心理情境剧、制作心理健康知识美篇、拍摄心理健康Vlog等活动。

2.3 家校合作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合作是指家长和学校之间开展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首先学生教育的共同目标。家庭和学校是对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家校合作有助于巩固后疫情时期家校关系、亲子关系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家校沟通,学校可以帮助家长了解更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懂得科学的教育方式,而家长也会变得更加支持与配合学校工作。后疫情时期的亲子关系因居家隔离产生不少矛盾,家校合作通过开展一些亲子活动来拉近学生和父母的心灵距离。家校合作强调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互相弥补各自教育中的不足,真正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 后疫情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

3.1 提高家校合作意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家长应统一目标,提高家校合作意识。当前,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不关心学生在校情况,而教师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但学生在家怎么样却不知情,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种现象不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学校学习环境和家庭成长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同等重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因此,学校需努力搭建如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课堂等形式的宣传平台,或者发放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帮助家长了解教育前沿动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对其消极和偏激的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为增强家长的家校合作理念,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作了一个主题为“家校合作,抗疫护童”的主题讲座,这种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有利于家长切实学习到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措施。

3.2 加强家校合作沟通

针对面对面的家校沟通,教师不仅需要用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还需要运用一些智慧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沟通之前,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尽量鼓励家长在主题范围内畅所欲言;沟通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具体事例来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体现出自己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而反映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时,运用欲抑先扬谈话方式,能让家长更容易接受,教师和家长的良好的双向互动是形成合力的关键点。

新时代发达的网络有助于家校加强线上沟通。学校可创建家长、教师之间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网络沟通平台。学校先建立家校合作的专门的网站,让家长注册账号,登录该网站,家长可以在上面学习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及前沿的教育理论。家长也可以将自己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该网络平台与教师、其他家长交流,大家献计献策并分享有效的教育方法,共同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且每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该平台上有专门的教师账号,教师可分享教育日志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知识,既能与家长共同分享教育经验,又可加深家长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了解。

3.3 优化家校合作形式

疫情之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以往状况更多,家校合作形式应基于传统形式进一步优化。定期召开家长会,鼓励家长畅所欲言,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献言献策;教师与家长沟通学生近期在校表现,引导家长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家长可定期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情况,若发现孩子行为与心理有问题,应趁早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寻求帮助。此外,学校可以针对家长们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锦囊妙计”的征文活动,增加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促进家长之间的互相学习。

家校合作活动不仅局限于家长和学校的互动,还应注重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亲子互动,以改善因隔离带来的亲子矛盾。比如,浙江省金华市的永康大司巷小学设置有“家长助教日”,不同行业的家长可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事先准备好课件、教具,给学生们上一节综合课。学校也可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观看心理健康相关电影,观看结束,家长和学生从心理视角分析角色的变化,分享彼此的感悟。在生活中,家长需多花时间与孩子体验亲子活动,比如去游乐场玩一些例如过山车、鬼屋之类的刺激活动,能够释放压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抗压心理素质。

3.4 建立家校合作保障

欧美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发展史,因此,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文件的大力支持和保障。我国政府和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之类的文件有提及要求各妇联组织、教育部、家庭要和学校合作交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没有专门的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早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家长的责任,约束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的高效开展。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开展还没有形成高效统一的体系,每个学校都是边尝试边总结经验,这就需要教育部指派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家给学校专业的指导。例如,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副局长黄萍带着专家团队召开了该区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调研会,就如何开展心理健康家校合作进行了讨论,并给各学校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此外,教育部需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督查组来督导各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

4 结语

后疫情时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家校合作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突破,实现学校紧密合作,需要从思想层面先做出改变,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作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密切沟通,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对家校合作的支持和保障,来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但家校合作真正的落实到全国每一个中小学校,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家校心理健康疫情
家校距离
战疫情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抗疫情 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