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疫”看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

2020-01-10 06:15王小红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民规则意识

王小红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 556011)

一、引言

2020 年1 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病毒肆意传播,为阻断疫情扩散,国家统筹兼顾,各省不断传来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的消息,道路交通封闭、聚餐聚会取消、小区封闭管理、走亲串门禁止等一系列相关举措与宣传并行而施,有些省份甚至采取“封城”的措施。在疫情来袭之时,谁都不能置身事外。病毒不分老幼、疫情不管南北,突然间人人都变成了战“疫”者,但大多数人无法像医务工作者那样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也无法同基层工作者一起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而是作为普通公民面临规则意识的考验,如自觉“宅”家不外出,拒绝亲朋好友的探访等。然而,在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仍然有极少数人规则意识不强,如:隐瞒病情、弄虚作假;不听劝阻、冲关闯卡;走亲访友、聚餐聚会;制造谣言、蛊惑人心等等,在给社会和他人带来负面影响和危害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回顾过去,每次遭遇大灾大难之时,人们都无一例外地经受着规则意识的考验。基于此,本文将从实例入手,着重探讨疫情之下规则意识的培养。

二、“疫情”期间公民规则意识实例

“疫情”期间,由于时间的特殊性(恰值中国春节),人们对“疫情”下的相关规则反应不一。

例1:2020 年2 月10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居委会,了解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总书记戴口罩量体温的画面,瞬间在网上刷屏。总书记走出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居委会时,遇到两位买菜回来的居民——刘长宗和李春志。总书记说:“非常时期,就不握手了。”[1]

例2:武汉疫情爆发之后,钟南山院士告诫全国民众能不去武汉就不去武汉、能不出武汉也不出武汉,然而84 岁的他却带上了自己的团队,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冲向了抗疫救援的第一线,被赞国士无双[2]。

例3:一位从武汉乘坐大巴返回老家陕西安康的大学生,在2020 年1 月28 日被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但与他同乘大巴的乘客以及与他密切接触过的父母等40 余人却无一被传染。他在获悉肺炎疫情消息后,就买了口罩,在学校活动以及回家的车上坚持全程佩戴口罩,在车上他不吃饭、不喝水,也不同别人讲话,途经西安停留一晚时也没有外出,回到家后立即用酒精对行李箱和手机等物品进行消毒。同时,他劝说家人取消年夜饭,并主动向当地政府报备,然后开始居家隔离。因为他的“硬核”防护措施,最终使得他的密切接触者都没有被传染[3]。

例4:居住在广州保利天悦小区18 栋的一个业主,在明知自己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情况下,还自驾车带父母从湖北返回广州家中,在确诊后仍然刻意隐瞒,并在社区内活动,造成同一栋楼全体住户被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截至2 月11 日,该栋楼共有6人确诊为新冠病例[4]。

例5:修文县被确诊患新冠肺炎的夫妻二人,因疫情期间先后在河南、浙江台州、修文和黔西等地与多名亲友共同生活并多次聚餐,最终导致省内的密切接触者出现12例病例[5]。

例6:赫章县张某某、安某某酒后到该县兴发乡政府设置在兴发乡丫都村丫都组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点辱骂、恐吓执勤人员,寻衅滋事,最后,两人分别被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8 个月和6个月[6]。

例7:卢某某在凤冈县集中隔离观察点不听劝阻,欲强行自行驾车离开,执勤民警进行阻拦,卢某某便与执勤民警发生抓扯,并将民警手背及手臂咬伤。卢某某最后被凤冈法院以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6]。

例8:田某某在无口罩货源的情况下,将在互联网上截取的他人营业执照、口罩销售等图片转发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并虚构有大量口罩现货销售的虚假信息进行诈骗。骗取被害人罗某某、杨某某购买口罩资金5 万余元。田某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 年零6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6]。

例9:独山县陈某春节期间置疫情管控政策于不顾,先后购买5 台麻将机开设赌场,聚众赌博,被独山县法院以开设赌场罪判处有期徒刑6 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 000元[6]。

不管是总书记的自觉测体温,还是大学生的“硬核防护”,都体现出在非常时期任何一个公民都应遵守疫情防控规范;钟南山的临危受命、逆向而行,展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疫情面前“故意隐瞒病情”“聚会聚餐”“寻衅滋事”“妨害公务”“诈骗”“开设赌场”等各种行为则反映了有些人对于规则的漠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反映的是公民规则意识的不同。规则意识从广义上讲是社会各类主体对各种社会规则(规范)诸如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而狭义的公民规则意识是指公民在法治状态下,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的认同,进而把法律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自觉的程序规则意识和自觉服从与遵守法律的自主意识[7]。规则意识的核心是对规则或规范要认同,要发自内心地尊崇,从而自觉地遵守。

三、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要有序运转,离不开每一位公民对各种规则的尊重和遵守[8],即规则意识的确立。规则意识是法治意识的核心[9],公民规则意识的高低,体现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法治秩序建构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7],因为再好的规则都需要有规则意识的人去执行,否则就如一纸空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10]。可以说,立法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但规则的健全并不代表规则意识就一定能与之相匹配,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的规则意识还比较薄弱,社会整体文明程度还有待提升。

2018 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01 名受访者开展了一项调查,有69%的受访者认为相比过去人们的规则意识增强了。不过,依然有65.9%的受访者直言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其他不文明现象也占有不小的比例[11]。上述数据说明,随着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我国公民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显著增强,但同时,还有许多人不遵守规则,究其原因,是这些人规则意识有待提高。公民的规则意识是公民意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可以说,培养公民的规则意识是捍卫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基础和关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公民的规则意识参差不齐,与我国的古老文明和大国形象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12]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公民规则意识的培育。

四、公民规则意识培养的核心方面

(一)遵守法纪规则意识

虽然从全社会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是遵纪守法的,但依然有不少人遵守法纪的规则意识不强。如:“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等宣传标语,我们都耳熟能详。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但公民的交通规则意识还是不够强[13],不走斑马线、不系安全带、开车吸烟、开车玩手机、超速行驶、酒驾醉驾、无证驾驶、飙车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交通事故中百分之九十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题,“安全为天”,如果出了安全事故,那就是天塌下来了。但不管如何强调,总还是有一些安全生产规则意识不强的员工,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思想上麻痹,甚至工作中违章,导致每年都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发生,给国家、集体、企业和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赌博是一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对此均有规定,违者轻则批评教育、罚款、拘留,重则构成犯罪被判刑,然而现实生活中,参与赌博或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等问题仍然突出。贪污、挪用、私分公款公物、行贿受贿是违纪违法行为,可是每年因此类问题违反纪律、法律被打掉的“老虎”和“苍蝇”依然数不胜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本是对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行政机关的基本要求,但人熟好办事,给好处好办事,不严格按法纪规章办事的现象也不少见。由此可见,从最基本的遵守交通法规、安全生产法规,不赌博、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等具体事情做起,培养法纪规则意识也是迫在眉睫的。

(二)责任担当规则意识

责任担当规则意识不仅包括对自己负责,同时,还包括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等。如:疫情期间,出入公共场所,人人都应自觉佩戴口罩,这不仅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同时也是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每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对工作负责,要履职尽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这是履职尽责;千千万万的基层和社区工作者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这也是履职尽责。作为医生,大疫当前,将生死置之度外,“逆向而行”,这是有责任担当意识;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是有责任担当意识;还有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作为父母,要教育好子女,这些都是责任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都要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扛起责任的担子,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公共文明规则意识

当今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特别是公共文明规则意识还较为淡薄。公共文明规则意识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社会公德意识,比如:在医院大声喧哗、高谈阔论,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在地铁上吃东西;在公共场所吞云吐雾、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守秩序乱插队;言语粗俗,等等。这些就是没有公共文明规则意识,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是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个人形象,也严重损害国家形象。而这些不文明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而培养公共文明意识也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必修课。

(四)权利保护规则意识

公民权利规则意识是公民规则意识的重要方面,它包括积极的权利主张与合法权益的保护两个方面。法治秩序的构建,首先是公权力的约束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公民依法依规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要求他人自觉地维护和服从规则,这是权利规则意识的主要体现。权利行使的正当性和节制性,是权利规则意识应有之义。在依法行使权利,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尊重他人合法权益[14]。

五、如何培养规则意识

(一)建立健全规则——因规则制约而“不能”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像人的“筋”和“骨”。有了规则人们的行动就有了边界,有了规则来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就不会出现无序和混乱。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的流动性强,网络信息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世界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地球村”,人们的行为更需要用明确的规则来约束。从法律到纪律、制度、章程、守则再到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规则不仅仅包括法律制度层面的,还包括道德层面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序良俗,它是公民内心不成文但管用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以来,我国各种法律、纪律、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健全。随着制度的“篱笆”越扎越牢,规则越来越完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人们的行动边界就越来越清晰,知道什么是“带电的高压线”不能碰,在约束公权力和保障公民个人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公民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因为有规则的约束,从而使人们“不能”去违法。

(二)加强宣传引导——因觉悟提高而“不想”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15]。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各级各部门各方面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宣传教育,鼓励大家学习规则、熟悉规则、遵守规则、维护规则,营造遵守规则荣、破坏规则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公民将规则内化于心,认同规则并自觉遵守,从认知到觉悟再上升到文化,从而使其“不想”去违法。

(三)惩罚不守规则者——因敬畏规则而“不敢”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让违反法律法规者受到法律的制裁,让违反纪律者受到纪律的处罚,让违反公序良俗者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和纪律本身具有强制性,一旦触犯,将受到严厉制裁。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打虎”“拍蝇”“猎狐”,仅2019 年中纪委国家监委就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5 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61.9万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8.7 万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2.1 万人[16],因为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而公序良俗多是属于道德层面的,相对成文的法律和纪律而言,其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尽管如此,由于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自媒体时代,网民众多,舆论监督力量十分强大,人们如行为失范,立即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法纪规则的强制性及来自舆论监督的强大威慑力,使人们清楚不遵守规则就要付出“代价”,从而因怕被惩罚和谴责而“不敢”去违法。

六、结语

公民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一体推进是关键。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规则意识教育。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遵守规则,群众就能感受到规则不是“马列主义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而是人人都得遵守的规范,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遵守规则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同,那么群众也会自觉遵守规则。其次是抓住学校这个规则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规则意识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赏罚分明,营造良好的校风;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教风;学生要遵章守纪,文明言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学风。此外抓好家庭、父母的规则意识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和父母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形成影响很大。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公民规则意识会内化于每位公民心中,从而更加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猜你喜欢
公民规则意识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让规则不规则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